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赵伟

旬刊

1004-9290

cvate1632@vip.188.com cvatezbs@163.com

010-5855672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慧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6层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教材开发的理论、技术与政策

    徐国庆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知识属性、职校生学习方式偏好、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等因素决定了数字化是职业教育教材形态创新的重要方向。但数字化教材开发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偏离预期的现象,如把数字化教材等同于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把数字化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混淆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将给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带来困境,并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数字化教材应定义为对纸质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表征处理产生的新形态教材,它是纸质教材的平行版本,核心特征是知识的数字化表征处理。数字化教材开发在选择合适支撑技术的同时更应加强对职业知识呈现方式的研究。为了规避数字化教材开发与应用可能带来的系列问题,有必要规范其开发行为,实施集中管理,但允许开发者有充分的教材修订自由度。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开发理论开发技术管理政策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洪国芬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推动数字教材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数字教材特征的基础上,从选题确定、项目(场景)设计、资源开发、应用终端开发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路径。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教材应用终端中的应用,在自主学习和班级教学两种不同模式下,构建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智能体和教材智能体,实现数字教材的学习评价创新。通过教育大模型构建,开发教材能力图谱,建设数字教材平台,支撑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能力图谱人工智能实践探索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出版的策略研究

    冯朝军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出版数字化教材,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展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和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教材开发缺乏创新、建设标准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整和市场监管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建设、出版过程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材建设相关主体多方密切合作,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材结构,科学确立教材建设标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全力推进研发创新,逐步完善平台设备,扎实推进机制建设,着力规范出版治理,稳步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出版建设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教材出版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在线教学:变革、风险与路向

    杜艳红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求职业教育在线教学重塑更为开放性、多样性、建构性的职业教育形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脱离了实践现场的在线教学极易产生异化、物化、浅化、简化的潜在风险。深刻反思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内在风险,探索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未来路向,以既反映职业教育与技术融合,又彰显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与社会文化、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结合的方式去转化和应对其内在风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重塑数字化教学理念;建立在线教学人文关怀,重构数字化教学关系;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重造数字化教学流程;优化在线教学评价,重铸数字化教学质量等举措予以应对。

    职业教育在线教学数字化转型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吴静姜春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式教育环境下存在在线学习者学习成效低、流失率高等问题。以学习者画像在群体特征识别与分析上的应用为研究起点,从如何建立画像以及如何支持服务学习者进行剖析,探索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从知识水平、行为特征、兴趣特征三个维度构建学习者画像模型并开展标签化处理,以群体化、个性化作为设计思路,探究适合不同学习者群体的服务方式,同时为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设计提供服务实施依据。

    学习者画像在线学习学习支持服务xAPI

    数字时代职教学生数字素养:内涵与框架

    周自波张丽娟白芳
    42-4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职业教育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并构建其数字素养框架,对数字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及ASK模型,结合职教学生"身份"和"类型"特征,构建了一个包括数字知识、数字技能、数字态度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以及21个三级维度能力指标的职教学生数字素养框架,以期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提供理论参考。

    职业教育数字素养职教学生内涵框架

    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

    杨振坦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台农业合作、教育交流已成为近年来闽台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为了探赜新形势下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在系统总结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路径现状基础上,提出并遵循了闽台教育融合发展新路"人才培养提质需求""教育资源汇聚融合""多元协同体系建设""职教深度融合发展""闽台产学研创贯通""铸中华民族共同体"六个方面的价值意蕴与发展内涵,映射并实践了"闽台新质生产力提质促融""闽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闽台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闽台校企融合混合制办学""行业标准闽台共研共融通""耕读红色文化续民族文脉"教育融合发展"六新路径",推动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

    闽台农业高职融合发展教育交流

    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和破解策略

    邱志军李琼王聪陈文轩...
    59-6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国家近年来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持续导向,也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模块化教学既是一种课程观,也是一种教学观,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源头整体设计。基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视角,综合分析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和专业绿色化改造、技能型社会建设和落实国家标准体系、教育数字化转型等现实情境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理念、开发路径、模块构建、实施保障、质量评价等主要问题,提出遵循标准、系统调研、分析模块功能、深化产教融合、重构数智评价体系等相关策略。

    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刘兴恕关志伟尹艺霏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既要符合职业性又要体现高等性。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本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厘清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并以职业领域工作过程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分析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目标定位、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化课程实施设计、基于典型产品的模块化课程评价改革等要素,提出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基础,构建模块化课程目标定位机制;以课程资源为支撑,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机制;以"三教"改革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课程实施设计机制;以赛促评,构建模块化课程评价改革机制,以达到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基于职业锚理论的高职院校专业思政建设研究

    王丽君朱景达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时代要求的应然选择,是深化与统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专业思政依托专业平台和行业,通过教师与学生、课程与职业场景的互动关联,对学生个人价值观、能力认知、需求认知产生影响,助力学生形成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锚,理智锚变,坚定职业锚向,以契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目的。遵循职业锚理论,立足国家、社会、行业、岗位、人才五个维度的专业教育格局与价值逻辑,探究专业思政的内涵体系。基于教育场、职场、学情三个面向,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协同、课程思政场景化设计、师生互动职前干预等方面,阐释专业思政建设助力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行动方向与策略选择。

    职业教育职业锚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职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