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黄雪娇邢小帅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本中心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畸形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评价单独应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 联合检查检出纵隔子宫7例、单角子宫5例、双角子宫10例、残角子宫3例、弓形子宫2例,共检出26例,诊断符合率为96。29%;经腹部超声检出以上各类子宫畸形分别为为6例、4例、8例、2例、1例,,共检出21例,诊断符合率为77。78%。联合检查的符合率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的应用,利于提高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丰富的信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子宫畸形临床诊断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动态心电图及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

    王文成
    5-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动态心电图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自2020年1月—2022年7月接诊的1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非重度组和重度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动态心电图及CTA检查,比较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指标[动脉硬化度(β)、颈动脉顺应性(AC)、弹性系数(EP)、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指标、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对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分析CTA检查对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重度组β、EP、IMT均大于非重度组,AC小于非重度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组SDNN、SDANN、RMSSD均小于非重度组,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SDNN、SDANN联合RMSSD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AUC为0。930,β、EP、IMT联合AC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AUC为0。908;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检查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异度为78。05%,敏感度为89。06%。结论 颈部血管超声、动态心电图及CTA检查结果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有助于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可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冠心病冠状动脉颈部血管超声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诊断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对比分析

    艾瑛张学强雷罗春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10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进行常规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心电图指标。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计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短阵性房颤、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缺血性ST-T改变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相比于常规心电图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更高,可提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诊断

    新形势下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探讨

    陈苏蒋骏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为扎实推进科研工作高质量开展,持续增强医院科研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通过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合理调配,组建完整的科研模式,更好地服务科研活动。文章系统总结过往医院科研管理现状,梳理工作短板与不足,着眼医院科研管理新定位与新要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科研管理现状,明确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优化工作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策略,旨在通过管理体系优化调整,构建科研活动新业态,促进医院健康全面发展。

    学术创新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举措

    探讨明道云系统对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所发挥的作用

    张银山金凯英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应用明道云系统对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院自2022年1月起开始应用明道云系统,2022年1月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应用明道云系统前后管理质量、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明道云系统后管理质量明显较应用前提高,应用前后管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明道云系统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明道云系统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患者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应用明道云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及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可减少护理差错,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显著提高,对于推动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明道云系统管理质量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肺结节检出率及良恶性诊断研究

    张斌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肺结节疾病采用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肺结节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通过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共计检出结节126个,检出率为93。33%。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50例肺结节患者中,35例患者为良性结节,15例患者为恶性结节。通过计算,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灵敏度为97。14%、特异性为100。00%、准确率为98。00%,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对肺结节疾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能够鉴别结节良恶性,值得推广。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胸部CT肺结节检出率良恶性诊断

    2019-2022年佛山市三水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现状与防治对策

    陆敏芳劳少泉苏小媚黄应和...
    25-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2年佛山市三水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现状,并针对区内重点职业病防治问题提出防治策略。方法 根据《广东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佛山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进行佛山市三水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收集2019-2022年该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基本情况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2年监测用人单位危害因素申报率均保持100%,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率存在差异(P<0。05),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最高(100。00%),2022年最低(77。90%)。2019年"三同时"开展情况最好,全部开展率为100。00%,2022年"三同时"开展最差,全部开展率≤50。00%。2019-2022年用人单位配备及发放防护用品情况存在差异(P<0。05):2019年用人单位防护用品发放率及佩戴率最高,均为100。00%;2020年用人单位防护用品发放率最差,均≤88。33%;2022年防护用品佩戴率最差,均≤90。00%;2019-2022年防护用品佩戴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2022年用人单位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分别为80。00%、86。67%、80。00%,整体有待提升。2019-2022年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和噪声为主;且四年间的粉尘和噪声超标率存在差异(P<0。05),2019年粉尘超标率最高,为46。00%,2022年噪声超标率最高,为88。89%。结论 佛山市三水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较好,但职业卫生培训率、职业卫生"三同时"开展率不足,仍有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不够重视,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也有待提升;本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矽尘)和噪声。未来应继续加大本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监管力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提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控意识,推动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开展,加强矽尘、噪声防治。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险因素

    广东省湛江市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周娇玲申爱君单振刚陈嘉莉...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湛江市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检测取消互助献血前2016年3月—2018年2月献血人群的标本113304份和取消互助献血后2018年3-12月献血人群的标本36473份。ELISA阳性的标本送到广州市血液中心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和PCR确证试验,PCR确证阳性的视为HTLV感染。结果 113304份标本中酶免阳性77份,其中化学发光阳性17份,PCR确证阳性7份;36473份标本中酶免阳性16份,其中化学发光阳性3份,PCR确证阳性1份;感染率分别为0。062‰和0。027‰,总感染率为0。053‰。8位感染者均来自广东湛江市。结论 湛江市献血人群HTLV有低流行分布。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献血人群流行分布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

    曹文宇樊兴娟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80%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胸腺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疲劳后加重的肌无力症状,多数患者于晨起或下午发病,晨轻暮重,活动后症状加重。可伴发吞咽困难、说话不清、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治疗方法,目的在于全面而真实地了解不同疗法的效果及副作用,通过真实的综合结论为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提供依据。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综述

    关于《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体会

    杨昊东杨巧芳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之祖,藏象学说是其精髓。《移精变气论》指出藏象学说是医家修成"神医"的"大则""要极"。而"五脏"是"藏"的中心。基于此,本文在对藏象学说定义及本质特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脾、肾、肝、心、肺"五脏"的藏象内容及其临床应用展开了探讨,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藏象说指导疾病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