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病原菌和sRAGE、Ghrelin与MCP-1水平及其预测价值

    谢敏吕睿肖红娟游长江...
    1697-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病原菌和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86例进行研究,根据并发腹腔感染情况分为腹腔感染组(55例)、非腹腔感染组(131例);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比较两组及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血清sRAGE、Ghrelin、MCP-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RAGE、Ghrelin、MCP-1及其对其预测价值.结果 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革兰阳性菌24株,真菌10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屎肠球菌为主;腹腔感染组血清sRAGE、Ghrelin、MCP-1高于非腹腔感染组(P<0.05);严重感染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血清sRAGE、Ghrelin、MCP-1高于轻中重度感染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sRAGE、Ghrelin、MCP-1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0.726、0.715和0.941,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风险较高,随着感染的发生及进展血清sRAGE、Ghrelin、MCP-1表达增加,联合检测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诊断.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生长激素释放肽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预测价值

    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

    王祥盛胡冰辉马万里卢秀芬...
    1702-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115例,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为34例、81例;统计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分析法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归纳.结果 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60.78%,革兰阳性菌20株占39.22%,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环丙沙星较敏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深部脓肿、肛周皮肤感染灶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可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和干预,以减少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

    肛周脓肿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危险因素

    耳尖刺血技术治疗火毒蕴结型早期低位感染性肛周脓肿的效果

    郑海霞潘铨陈文捷
    1706-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耳尖刺血技术治疗火毒蕴结型早期低位感染性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火毒蕴结型早期低位感染性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常规组(30例)和联合耳尖刺血技术治疗的耳尖刺血组(30例);统计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细胞因子、炎性因子水平及创面血氧供应情况、水肿情况、症状与体征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耳尖刺血组总疗效优于高于常规组(P=0.039);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创面血流量、经皮氧分压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耳尖刺血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血清激活素A(ACT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创面水肿、肛门疼痛、全身症状、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耳尖刺血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耳尖刺血组发生2例耳尖红肿,未经处理隔日后自行消肿,常规组发生1例恶心,饮用温水后症状消失.结论 耳尖刺血技术可有效改善火毒蕴结型早期低位感染性肛周脓肿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创面血氧供应情况及症状与体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创面水肿消除及愈合,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早期低位感染性肛周脓肿低位感染肛周脓肿火毒蕴结型早期耳尖刺血技术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炎症指标及FcγRIIA基因多态性与预后的关联

    张玉芬李旻雪仲杰曹乃月...
    1711-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炎症指标及FcγRIIA基因多态性与预后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55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感染患者(研究组)与65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未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检测患者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M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降钙素原(PCT)、FcγRIIA基因多态性.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NLR、MLR、PLR、PCT均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静脉血NLR、MLR、PLR、血清PCT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研究组FcγRIIA-R型占比高于对照组,FcγRIIA-H型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FcγRIIA-R型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FcγRIIA-H型占比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临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感染及不良预后与静脉血NLR、MLR、PLR、PCT水平异常升高有关,且FcγRIIA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发生及不良预后有明显关系.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感染致炎指标FcγRIIA基因多态性

    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及Smad通路和骨代谢指标水平

    张勤致杨国红沈哲源何守玉...
    1715-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及Smad通路和骨代谢指标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分为术后感染组(27例)、术后未感染组(958例);统计术后感染组病原菌耐药性及其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术后Smad通路和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27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占61.76%,革兰阴性菌12株占35.29%,真菌1株占2.9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利福平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噻肟、米诺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术后感染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mad 1、Smad 2、Smad 3蛋白高于术后未感染组,而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OC)、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 Ⅰ NP)、骨γ-羟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低于术后未感染组(P<0.05).结论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可激活Smad通路,降低骨代谢水平,不利于骨折愈合恢复,且其发生与基础疾病、骨折类型、治疗情况等有关,而其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存在差异.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感染病原菌Smad通路骨代谢

    新冠疫情流行期间COVID-19感染与诱发皮肤病的关联

    陈思珏曹炜肖显俊石云舟...
    1720-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出现的皮肤病,确定与之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 通过"易表达"网页发放、回收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基础病史和新冠病毒病史等信息.结果 在1 047份问卷中,有827份纳入分析,性别、慢性病史和年龄与新冠病毒期间的皮肤病无关;在多元逻辑分析中,有皮肤病史的受试者在感染新冠病毒期间出现皮肤病的概率是无皮肤病史的3.998倍(OR=3.998,95%CI:2.234~7.157),其中有疱疹病史的受试者出现皮肤病的概率是4.434倍(OR=4.434,95%CI:1.277~15.403),而荨麻疹史的受试者出现皮肤病的概率高达4.907倍(OR=4.907,95%CI:2.755~8.740);过敏史也是感染新冠病毒期间出现皮肤病的危险因素,有过敏史的患者出现皮肤病的概率是无过敏史的1.807倍(CR=1.807,95%CI:1.049~3.113).结论 过敏史和皮肤病史是感染新冠病毒期间出现皮肤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荨麻疹和疱疹史,在感染SARS-CoV-2期间应注意可能出现皮肤病.

    新冠病毒感染慢性疾病过敏史皮肤病史皮肤病

    基于H19/miR-195-5p/SGK1通路分析金银花提取物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

    张正宇杨倩葛恒琳石磊...
    1725-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H19/微小RNA-195-5p(miR-195-5p)/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通路的金银花提取物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70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取其中30只进行LD35试验,确定致死量后,选取80 mg/kg的剂量进行给药及观察;剩余40只中10只作为空白组,30只建立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模型,共有26只大鼠建模成功,将其分为模型组8只、药物对照组9只、金银花提取物组9只;药物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金银花提取物组给予金银花提取物,空白组、模型组不做处理,干预14 d后观察大鼠变化.检测各组小鼠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水平和H19、miR-195-5p、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药物对照组、金银花提取物组IL-8、TNF-α、IL-1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水平、H19、SGK1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miR-195-5p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金银花提取物组IL-8、TNF-α、IL-1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水平、H19、SGK1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miR-195-5p mRNA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与药物对照组相比,金银花提取物组IL-8、TNF-α、IL-1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水平、H19、SGK1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miR-195-5p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 金银花提取物可减轻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大鼠炎性反应,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其机制可能与H19/miR-195-5p/SGK1得到调节有关.

    金银花提取物子宫内膜癌感染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H19微小RNA-195-5p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

    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血清型和ASO、CL-1、miR-125及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司秀云司亚楠鞠文艳王德彦...
    1730-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血清型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趋化细胞因子配体1(CCL-1)、微小核糖核酸(miR)-125及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53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研究组)和55名正常孕检女性(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组(27例)和不良组(26例);分析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的血清型,比较两组血清ASO、CCL-1、miR-125水平及其对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53例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血清型Ⅲ型为最常见,其余分别依次为Ⅰb型、Ⅴ型、Ⅰa型、Ⅱ型,Ⅳ型和NT型最少;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ASO、CCL-1、miR-125水平升高(P<0.05);不良组血清ASO、CCL-1、miR-125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ASO、CCL-1、miR-125联合检测对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88.89%.结论 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常见血清型为Ⅲ型,此类患者血清ASO、CCL-1、miR-125水平高表达,且在妊娠结局不良患者中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孕晚期B族链球菌血清型抗链球菌溶血素O趋化细胞因子配体1微小核糖核酸-125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

    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及LPS、SAA、PCT的诊断价值

    李芳戴伶伶马文君卢金金...
    1735-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脂多糖(LPS)、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宁波明州医院进行分娩的96例产妇及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分娩的124例产妇及未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统计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病原菌,比较两组血清LPS、SAA、PCT水平,分析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实验室指标对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组血清LPS、SAA、PCT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破膜距离胎儿娩出时间、母亲产前发热、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均为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LPS、SAA、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和敏感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可引起患者血清LPS、SAA、PCT水平升高,其易感因素较多,且血清LPS、SAA、PCT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病原菌易感因素脂多糖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诊断价值

    孕期病原菌感染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联

    姜素娥谢艳朱晓琴韩雪芹...
    1740-1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期病原菌感染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孕期保健科收治的102例胚胎停育孕妇(记为胚胎停育组)和同期于医院接受常规、产检的孕妇45例(无不良妊娠结局,记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孕妇病原学、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胚胎停育的关联性.结果 胚胎停育组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胚胎停育组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 C677T中TT基因型、T等位基因和MTH-FR A1298C中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及MTRR A66G中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明(P<0.05);MTH-FR C677T中TT基因型、T等位基因和MTH-FR A1298C中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及MTRR A66G中G等位基因与胚胎停育具有相关性(P<0.05);胚胎停育孕妇MTH-FR C677T显性模型和MTRR A66G显性模型与胚胎停育相关(P<0.05);病原菌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IgM阳性)和叶酸代谢位点多态性(MTH-FR C677T和MTRR A66G位点)是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原学、叶酸代谢MTH-FR C677T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与胚胎停育有关,可通过孕前检测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和病原菌感染情况评估孕妇胚胎停育发生风险.

    胚胎停育病原菌感染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