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2022年某三甲妇产科医院多药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

    李莉王珏高晶王靖...
    2662-2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分离的多药耐药菌(MDR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医院制定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MDRO菌株,分析MDRO临床感染情况、分布科室、标本来源及耐药性.结果 临床共分离5 257株细菌,其中1 308株MDRO,来自1 168例患者,MDRO检出率为24.88%;其中59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 143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91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9株碳青霉烯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REC)、5株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1株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CRAB),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和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MDRO患者,科室分布为:产科(15.24%),妇科(82.96%),新生儿科(1.71%),乳腺科(0.09%);标本来源主要是尿液,分离409株(31.27%),其次是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分别分离386株(29.51%)、145株(11.09%);1 308株MDRO,经判定分离自584例次(44.65%)的医院感染患者,184例次(14.07%)的社区感染患者和540例次(41.28%)的定植患者;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均敏感,对磺胺甲噁唑/甲氧嘧啶、利福平、莫西沙星等耐药率较低.结论 妇产科医院CRE检出率不高,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MDRO的主要类型,主要分离自妇科肿瘤患者.可通过对目标患者入院的主动筛查,强化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

    多药耐药菌妇产科临床分布耐药性流行病学

    HBV感染及其病毒载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肝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叶张艳李妙红季聪聪胡玉玲...
    2667-2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病毒载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肝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GDM合并HBV感染孕妇为感染HBV组,并根据HBV-DNA载量将其分为HBV-DNA高载量组(n=37),HBV-DNA中载量组(n=34)和HBV-DNA低载量组(n=35),同期选取53例GDM未合并HBV感染孕妇为未感染HBV组,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和糖代谢指标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统计孕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感染HBV组GDM孕妇ALT、AST、TBIL、FPG、2hPG和HbAlc水平均高于未感染HBV组(P<0.05);与HBV-DNA低载量组相比,HBV-DNA中、高载量组ALT、AST、TBIL水平升高(P<0.05),HBV-DNA高载量组TBIL水平高于HBV-DNA中载量组(P<0.05);与HBV-DNA低载量组相比,HBV-DNA中、高载量组FPG、2hPG水平升高(P<0.05);感染HBV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未感染HBV组(P<0.05),且HBV-DNA高载量组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GDM合并HBV感染孕妇妊娠期肝功能受损,HBV-DNA中、高载量肝功能损伤和糖代谢紊乱更严重,HBV感染及HBV-DNA载量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均产生一定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病毒载量妊娠期糖尿病肝功能妊娠结局

    孕产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特征及其妊娠结局

    李敏吕艳红吕健房冬梅...
    2672-2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殖道感染孕产妇B族链球菌分离株血清型、耐药及毒力基因和妊娠结局.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于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检的56例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产妇(研究组)和58名产检未发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产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分析生殖道B族链球菌分离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和其耐药基因及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结果 研究组早产(16.07%)、产后出血(14.29%)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56株B族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青霉素、万古霉素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基因占比较高的为ermB、mefA/E,gyrA、ermTR占比较少;血清型Ⅰ b型、Ⅰ a型占比较高,其余占比依次为Ⅲ型、Ⅱ型、Ⅴ型,Ⅵ型和NT型,所有菌株均携带毒力基因,其中hylB、scpB占比较高.结论 B族链球菌感染能够造成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mefA/E,血清型Ⅰ b型、Ⅰ a型为最常见,所有菌株中携带毒力基因hylB、scpB占比较高.

    生殖道B族链球菌耐药性血清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妊娠结局

    25(OH)D和PDCD5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刘浩川缪爱梅
    2677-2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联合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PDCD5)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收的9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肌损伤组35例,非心肌损伤组59例,另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测定其25(OH)D、PDCD5、心肌酶指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5(OH)D和PDCD5对MPP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25(OH)D、PDCD5、心肌酶指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损伤组25(OH)D水平更低(P<0.05),PDCD5水平更高(P<0.05);心肌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水平更高(P<0.05);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更高(P<0.05);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白细胞分化抗原簇(CD4+)和CD4+/CD8+表达水平更低(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25(OH)D和PDCD5联合检测对心肌损伤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值达到0.953.结论 MPP患儿合并心肌损伤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炎症反应增强,25(OH)D和PDCD5表达水平对MPP患儿合并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血清25-羟维生素D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伤诊断价值

    2018-2022年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过程类质控指标调查与趋势

    林丹查筑红李凌竹罗光英...
    2682-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近5年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掌握全省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全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过程类区域数据监测平台对2018年-2022年参与上报到该平台上的医院感染相关指标,包括: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以及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8年-2022年共监测住院患者3 537 328例,发生医院感染30 854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0.87%,全省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范围为0.72%~1.14%;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17%,范围为0.13%~0.2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1.524%0,范围为1.052‰~3.74‰;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为0.669%0,范围为0.520‰~1.255‰;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094‰,范围为0.059%~0.122‰,除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近5年未表现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余指标均表现为下降趋势(P<0.05).结论 全省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今后除了加强个性化和精细化的院感管理外,应注意对监测数据的核实和验证.

    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过程类质控指标Ⅰ类切口感染器械相关感染贵州

    基于医务人员内在动机的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行为调查

    芦永华张晓晓李义芳黄芳...
    2687-2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内在动机相关理论,构建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防控行为机制模型,为帮助和改善医务人员VAP防控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国内22家医院的ICU医务人员744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对ICU医务人员VAP防控行为的影响.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KMO值为0.939,TLI=0.955,CFI=0.896,RMSEA=0.052,各条目载荷系数均>0.6,内在动机与VAP防控行为呈正相关(β=0.502,P<0.001);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呈正相关(β=0.195,P<0.001);外在动机与VAP防控行为无相关性(β=-0.046,P=0.278).结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VAP防控行为背后的两个基本力量,内在动机直接正向影响执行行为,外在动机通过正向影响内在动机而间接影响执行行为.

    呼吸机相关肺炎结构方程模型内在动机行为机制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精准手卫生干预对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

    沈小玥苏欣董维鹏戚瑾...
    2693-2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动态监测,精准干预手卫生,观察对MDROs防控的效果.方法 自2023年1月-12月在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普外科采用医院感染软件"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ICU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在线动态监测,一旦患者检测出MDROs感染或定值立即对相关医护人员、护工、保洁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手卫生进行精准干预.结果 手卫生进行精准干预后,护工、患者、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升高(P<0.05);医院感染发病率(9.19%vs.4.47%),尤其是MDROs感染率(5.29%vs.1.26%)明显下降(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检出率下降(P<0.05),其中MRSA检出率明显下降(63.64%vs.5.56%).结论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对ICU MDROs动态监测,精准干预手卫生,可以明显提高相关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护工、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从而使MDROs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提升MDROs防控效果.

    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干预多药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彭威军唐锦辉徐敏谭昆...
    2698-2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风险优先指数(RPN)和措施优先度(AP)相结合的方式,应用FMEA法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及评价,筛选出需要采取干预措施的高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自查督导不完善;人员管理不到位;布局及设备设施不符要求;操作流程不规范和监测不到位这五大方面共44个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有9大风险点的RPN值超过125,其中3大风险点的AP值为"H",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改进效果良好.结论 采取RPN和AP相结合的FMEA法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识别高风险点,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风险优先指数措施优先级风险评估

    弱酸性次氯酸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效果

    张亚迪赵荣涛王立群苏玉娟...
    2704-2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弱酸性次氯酸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消毒及生物膜清除效果.方法 采集口腔科3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牙科手机、三用喷枪和漱口水共108份水样,分析微生物污染状况并鉴定.用不同浓度次氯酸对供水管路和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进行冲洗消毒,随机选取13台牙椅,采集消毒后牙科手机、三用喷枪和漱口水出水端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 消毒前牙科手机、三用喷枪、漱口水水样菌落总数中位数分别为340、240、217 CFU/ml;检出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嗜温鞘氨醇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等为主;50 ppm次氯酸定时消毒,第1天DUWLs末端水样菌落总数下降,然后迅速升高,第3~5天达到顶峰,各类出水端水样菌落总数中位数均为消毒前的10余倍,并有黄褐色絮状物流出.消毒后第7天菌落总数下降.100 ppm定时消毒第1天断崖式下降,第3天各类出水端水样菌落总数均<50 CFU/ml;低浓度(5 ppm)持续性消毒过程中,菌落总数<20 CFU/ml.结论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中存在微生物污染,高浓度弱酸性次氯酸对清除DUWLs生物膜有显著效果,低浓度弱酸性次氯酸能够抑制管道内微生物的生长.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弱酸性次氯酸生物膜消毒效果

    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研究进展

    王靖杨永芳杨丽芳付雪...
    2709-2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被誉为对抗病原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AB)耐药性增长严重,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医院获得性病原体之一.噬菌体作为细菌的天然杀手,在应对其日益增长的多药耐药性威胁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目前大部分噬菌体对抗AB的研究,按照单噬菌体疗法、噬菌体鸡尾酒疗法、噬菌体衍生酶来对抗病原体等方面进行分类阐述,并探讨治疗效果,为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论支持.

    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内溶素裂解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