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特征

    何倩常文娇黄开泉张士杰...
    3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分子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19年临床检出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121株,检测其δ溶血、mecA基因、Agr系统分型、Spa分型等,并对mec A基因阳性菌株进行SCCmec分型。结果 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A)67株,甲氧西林敏感菌株(MSSA)54株;MRSA菌株主要携带Ⅲ型SCCmec元件(18,26。86%)和Ⅳ型SCCmec元件(24,35。82%);Agr系统主要为Ⅰ型和Ⅱ型;121株临床菌株中共有Spa类型54种,最为常见的是t437(15,12。40%)和t034(9,7。44%);在12株δ溶血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1株(91。67%)为MRSA菌株,δ溶血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Agr系统类型主要为Ⅱ型(50。00%),携带的SCCmec元件主要为Ⅱ型(占58。33%),δ溶血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有Spa类型8种,最为常见的是t18363(41。67%)。结论 本研究阐述了医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及遗传学特征信息,有助于追踪医院内流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的出现、传播,并提供对临床感染控制策略。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学特征感染控制

    摩氏摩根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林超仲李占结
    327-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摩氏摩根菌临床分离株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出的276株摩氏摩根菌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菌株;分析其基本信息、万人检出率变化趋势、标本来源、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 276例摩氏摩根菌检出患者中,>60岁占63。41%;感染类型中由高到底分别为社区获得性感染(CAI,39。49%)、定植(37。68%)和医院获得性感染(HAI,22。83%);科室分布中,以外科(63。77%)为主,外科中泌尿外科(15。94%)和心脏大血管外科(12。32%)最多;2013-2020年摩氏摩根菌每万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01);标本来源中以痰标本(39。49%)、中段尿(27。54%)和分泌物(10。51%)为主;以2年为单位,2013-2020年摩氏摩根菌的耐药趋势分析显示,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吡肟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摩氏摩根菌主要分布于外科科室,来源于痰标本和中段尿,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趋势整体较稳定,需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密切关注其耐药变化。

    摩氏摩根菌临床分布耐药性趋势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及PCT和IL-16与TGF-β水平

    薛鸣帖永新张如楠陈利军...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6(IL-1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放疗的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并根据肺炎程度将研究组分为1级组(n=17)、2级组(n=56)和3~4级组(n=35),选取同期治疗的148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病原菌情况,比较各组血清PCT、IL-16、TGF-β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PCT、IL-16、TGF-β对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08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占55。81%,革兰阳性菌50株占38。76%,真菌7株占5。43%,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研究组PCT、IL-16、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4级组血清PCT、IL-16、TGF-β高于1级组和2级组(P<0。05),2级组高于1级组(P<0。05);PCT、IL-16、TGF-β及三者联合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888、0。886和0。965。结论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患者PCT、IL-16、TGF-β水平显著上升,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肺癌放射性肺炎肺部感染病原菌降钙素原转化生长因子-β

    重症急性脑梗死继发肺部感染患者miRNA-146b和miRNA-29a-3p与miRNA-21水平及其预测价值

    韩雅男孙向红郭银华龚晓莹...
    337-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脑梗死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微小RNA-146b(miRNA-146b)、miRNA-29a-3p和miRNA-21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脑梗死继发肺部感染患者69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26例和重度组7例,同期选择单纯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未感染组,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miRNA-146b、miRNA-29a-3p和miRNA-21,评估以上指标对继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血清miRNA-146b、miRNA-29a-3p和miRNA-21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iRNA-146b、miRNA-29a-3p和miRNA-21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miRNA-146b诊断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最高,其次为miRNA-21、miRNA-29a-3p;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肺部感染的价值。结论 血清miRNA-146b、miRNA-29a-3p和miR-NA-2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继发肺部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重症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微小RNA-146b微小RNA-29a-3p微小RNA-21预测价值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联

    杨红红吴婷曹静李敬...
    341-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道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77例;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归纳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革兰阴性菌38株,真菌2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ApoE基因存在3种等位基因e2、e3、e4,共有6种基因型e2/2、e3/3、e4/4、e2/3、e2/4、e3/4,感染组的e3/3基因型及e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非感染组,而e4/4基因型及e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ApoE e4携带者是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而ApoE e3携带者是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其中e4等位基因可能促进呼吸道感染,而e3等位基因则抑制呼吸道感染。

    冠心病呼吸道感染等位基因基因型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关联

    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

    金茜刘永花杨艳周艺...
    346-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65例)和未感染组(51例);统计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并归纳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65例老年急性左心衰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1株,其中真菌3株占5。88%,革兰阳性菌16株占31。37%,革兰阴性菌32株占62。74%;年龄、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和激素滥用史、心功能分级Ⅳ级是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0。673+年龄×1。011+合并糖尿病×0。978+抗菌药物和激素滥用史× 1。033+心功能分级Ⅳ级×0。89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敏感度为69。23%,特异度为80。39%。结论 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和激素滥用史、心功能分级Ⅳ级,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急性左心衰老年肺部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原学及其炎性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许丽妍吴宇翔崔瑶
    35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检出病原菌及其炎性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分析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不良预后组(36例)和无并发症组(49例),分析患者检出病原菌及淋巴细胞(LY)、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的数量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炎症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85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学检测阳性70。59%,检出病原菌2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占28。99%,革兰阳性菌147株占71。01%;血培养阳性患者的WBC、LY、NEUT、ESR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P<0。05);不良预后组患者PCT、CRP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随访3个月,PCT低表达患者有52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56±0。09)个月,高表达患者33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09±0。11)个月,两组的Logrank分析卡方值为29。476(P<0。001);CRP低表达5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49±0。13)个月,高表达患者2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07±0。12)个月,两组的Logrank分析卡方值为25。976(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是影响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PCT与CRP及联合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预后的AUC分别为0。922、0。997和0。999。结论 革兰阳性菌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且以链球菌最为常见,血培养阳性患者的WBC、LY、NEUT、ESR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不良预后组患者血清中的CRP及PCT均明显较无并发症组的患者高,且PCT和CRP联合诊断预后的准确性均较高,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不良预后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感染病原菌血清炎性因子预后

    胃癌组织中CHI3L1和NEAT1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

    吴晓颖徐杨兰运彤李佳芯...
    35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核富集转录体1(NEAT1)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例于2018年6月-2023年3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进行检查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为胃癌组(n=202)和癌旁组(n=202),根据是否HBV感染分为HBV(+)和HBV(-);比较胃癌组和癌旁组中CHI3L1、NEAT1表达及HBV感染情况,CHI3L1、NEAT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患者胃癌组织CHI3L1、NEAT1表达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CHI3L1、NEAT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P<0。05);在胃癌组中,HBV阳性患者CHI3L1、NEAT1阳性表达率高于HBV阴性患者(P<0。05);胃癌组不同TNM分期患者中,Ⅲ~Ⅳ期患者的NEAT1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患者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CHI3L1、NEAT1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高(P<0。05);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的CHI3L1阳性表达率较中高分化低(P<0。05);肿瘤浸润深度中,侵犯浆膜及浆外层的CHI3L1、NEAT1阳性表达率较侵犯黏膜及肌层高(P<0。05);胃癌组CHI3L1、NEAT1表达与HBV感染呈正相关(r=0。431;0。479,P<0。05)。结论 胃癌患者癌组织中CHI3L1、NEAT1呈高表达,CHI3L1表达可能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有关,NEAT1表达可能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胃癌组织中CHI3L1、NEAT1阳性表达情况与HBV感染呈正相关。

    壳多糖酶3样蛋白1核富集转录体1胃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临床病理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患者NF-κB/NLRP3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韩静王柏清王珏磊李甜甜...
    36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癌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Hp阳性胃癌患者为感染组,选择同期Hp阴性的47例胃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1(Caspase-1)的水平;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 p56、NLRP3、Caspase-1三个基因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感染组外周血炎性因子IL-1β、IL-18、TNF-α、Caspase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 p56 mRNA、NLRP3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对照组Ⅲ期患者NF-κB p56、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Ⅰ~Ⅱ期,蛋白表达量随着病理分期增加而上升(P<0。05)。结论 Hp感染能促进胃癌患者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及IL-1β、IL-18等炎性因子的释放,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胃癌核因子κB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1白细胞介素-1β

    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血清GP73和miR-122a与miR-125b水平及其预测价值

    任艳艳虞志新杨宏锋金兆辰...
    36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微小核糖核酸-122a(miR-122a)与miR-125b对脓毒症患者并发肝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肝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34例),另选132例同期收治的单纯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和不同肝损伤程度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血清GP73、miR-122a、miR-125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P73、miR-122a、miR-125b对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GP73、miR-122a、miR-125b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GP73、miR-122a、miR-125b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GP73、miR-122a、miR-125b联合诊断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高于血清GP73、miR-122a、miR-125b单独检测(0。872、0。847、0。806,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血清GP73、miR-122a、miR-125b水平呈高表达,三者水平变化参与患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且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

    脓毒症肝损伤高尔基体糖蛋白73微小核糖核酸-122a微小核糖核酸-125b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