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蓝光治疗慢性伤口疗效的Meta分析

    贺娟张菊何谦税方...
    85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红蓝光联合辅助慢性伤口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样本量为7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口痊愈率高于对照组[OR=2。03,95%CI(1。33~3。11),P=0。001],肉芽组织分级高于对照组[MD=0。95,95%CI(0。18,1。73),P=0。02],创面面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MD=14。43,95%CI(10。98~17。87),P<0。001],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MD=-7。16,95%CI(-8。56~-5。74),P<0。001],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MD=-5。44,95%CI(-5。94~-4。95),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伤口附近皮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0。93~1。12),P=0。85]。结论 红蓝光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伤口能有效提高伤口痊愈率、肉芽组织分级及创面面积缩小率,同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且对伤口附近皮肤无影响。

    红蓝光伤口治疗效果Meta分析

    AQP1在胆囊胆固醇结石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周中成朱明远陈静陈徐艰...
    859-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在胆囊胆固醇结石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100例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胆囊胆固醇结石组和胆囊息肉组。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胆囊上皮细胞中AQP1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胆囊组织中AQP1的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石组胆囊黏膜中AQP1表达明显较少,而在胆囊息肉组中AQP1表达率达90%。结石组AQP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胆囊息肉组(P<0。05)。结论 在胆固醇结石的胆囊中,AQP1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胆固醇结石水通道蛋白1表达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刘振华翁鹏华
    861-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Ⅰ期缝合51例,T管引流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及腹腔引流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估、住院时间、住院费。结果 Ⅰ期缝合组术中血量及术后胆漏情况,与T管引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减少(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诊6个月至2年无胆管狭窄。结论 LCBDE Ⅰ期缝合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的方法。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

    成人尿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林建锋
    863-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尿邻苯二甲酸盐代谢物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3-2012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中提取包括八种尿液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的水平,以及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酯代谢产物(ΣDEHP)的汇总。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指南,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130 mm Hg或舒张压≥80 mm Hg。在控制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水平、尿肌酐、体质量指数和糖尿病后,通过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估计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高血压的比值比(OR)。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检验ΣDEHP对高血压的预测。结果 ΣDEHP高的参与者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率。二元Logistic逻辑回归显示,ΣDEHP水平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P<0。05)。ROC分析显示,ΣDEHP可以预测整个人群以及男性和女性人群的高血压。结论 ΣDEHP与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

    成年人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高血压病

    日间手术模式在经剑突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

    叶慧黄日胜郑元亮
    866-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剑突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1年1月至12月经剑突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27例,根据住院时间不同被分为日间纵隔肿瘤切除组(13例)和住院纵隔肿瘤切除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7 d再次住院率及急诊就诊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日间纵隔肿瘤切除组中位住院时间21(18。5,22。5)h,住院纵隔肿瘤切除组中位住院时间59。5(55。0,69。5)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纵隔肿瘤切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比例高于日间纵隔肿瘤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住院纵隔肿瘤切除组再次住院及急诊就诊比例高于日间纵隔肿瘤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纵隔肿瘤切除组再次住院及急诊就诊比例高于日间纵隔肿瘤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在经剑突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中安全可行,同时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日间手术快速康复胸腔镜纵隔肿瘤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黄素文樊振勇
    868-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椎间盘源性下腰痛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磁共振成像髓核T2弛豫时间值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髓核T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能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T2弛豫时间

    参麦注射液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姜成军方美灵吴静良方静...
    871-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营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4周、6周后血液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在躯体状态、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失眠、腹泻、便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6周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参麦注射液气阴两虚晚期肿瘤生活质量

    PD患者治疗期间血清miRNA-124、miRNA-221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刘红军杨水琴张明颖
    873-874,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miR-124、miR-224在不同治疗时期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为临床PD患者非运动症状监测和治疗提供潜在干预靶点。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PD患者106例,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4、8、12周时,对患者血清miR-124、miR-221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分析血清miR-124、miR-221与帕金森患者NM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血清miR-124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1表达水平及NMSS评分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124与患者NM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6,P<0。001);miR-221与患者NMSS评分呈正相关(r=0。409,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血清miR-124和miR-221表达水平是其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D患者血清miR-124和miR-221表达水平与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可考虑通过监测或干预血清miR-124和miR-221表达水平,缓解PD患者非运动症状,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帕金森病miRNA-124miRNA-221非运动症状

    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的延迟增强MRI指标与血清HA、AngⅡ、NT-proBNP的相关性分析

    朱丽刘坚
    875-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的延迟增强MRI指标与血清透明质酸(H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72例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单纯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肌延迟增强(LGE)扫描,并检测血清HA、AngⅡ、NT-proBNP水平。对LGE检查的心肌节段进行定性(LGE阴性,LGE阳性)和定量分析(LGE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A、AngⅡ、NT-proBNP水平,并分析LGE积分与血清HA、AngⅡ、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A[(187。15±43。25)VS。(117。36±38。81)]、AngⅡ[(4357。71±977。31)VS。(3616。59±705。42)]、NT-proBNP[(174。51±46。37)VS。(136。55±40。0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GE阳性节段检出数和LGE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LGE阳性节段≥6个患者血清HA、AngⅡ、NT-proBNP水平高于LGE阳性节段<6个患者和LGE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GE积分与HA(r=0。456,P<0。001)、AngⅡ(r=0。384,P=0。001)、NT-proBNP(r=0。299,P=0。011)均呈正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AUC=0。760,95%CI:0。658~0。861)、AngⅡ(AUC=0。773,95%CI:0。684~0。862)、NT-proBNP(AUC=0。834,95%CI:0。755~0。913)对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均有较高诊断价值(P<0。001)。结论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HA、AngⅡ、NT-proBNP升高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可作为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系统性硬化症心肌纤维化透明质酸血管紧张素Ⅱ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延迟增强MRI

    胃宁散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许宝才徐鑫陵陈伟陈凯...
    879-880,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胃宁散治疗慢性胃炎(CG)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CG脾胃气虚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胃宁散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95。7%)优于对照组(83。0%)(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病理组织学疗效有效率(84。8%)高于对照组(63。8%),且观察组病理组织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损伤指标G17、PGI及PGR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宁散是治疗CG脾胃气虚证的安全有效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胃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