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郭阳璐马晨阳孙科沈宇雯...
    1142-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SCI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5例)、针刺组(15例)、高压氧组(15例)、针刺+高压氧组(15例)。4组患者入组前均已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针刺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5次/周,30 min/次;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0。1 MPa,加减压各20 min,稳压60 min,5次/周;针刺+高压氧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和高压氧治疗。四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针刺+高压氧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01),另外针刺+高压氧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高于针刺组、高压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醒脑开窍针法高压氧随机对照研究

    脑小血管病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陈媚娇陈煜阳许佳颖叶玲琪...
    1145-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71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CSVD组)。同期健康体检的71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TT3、TT4、FT3、FT4、TSH、TgAb、TPOAb、Tg、TRAb)的差异。结果 两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TT3、FT3、FT4、TSH、TR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TSH、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年龄是CSVD的影响因素(P<0。05)。FT3是CSVD的保护性因素,TSH是CSVD的危险因素。结论 CSVD与甲状腺激素FT3及TSH存在相关性。建议CSVD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重点关注FT3及TSH水平。

    脑小血管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林青岳林臣国陈立军
    1148-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未发生组(n=150)和发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65岁)、基础心脏疾病、长期卧床、肝肾器官功能健康状况、降钙素原(PCT)>5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基础心脏疾病、长期卧床、肝肾功能不全、PCT>5 ng/mL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77(95%CI:0。809~0。930),预测效能良好。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有基础心脏疾病、长期卧床、肝肾功能不全、PCT>5 ng/mL,通过构建与验证模型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区分度。

    老年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危险因素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

    关节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疗效比较

    简宏鹏洪沐汉徐敏
    1151-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腘窝囊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内引流术,观察组采在此基础上联合囊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Rauschning-Lindgren分级,同时评估其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量表(QOL-74)、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及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更短,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后0级、Ⅰ级、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auschning-Lindgren分级改善情况更优(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及术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对照组,观察组Lysholm评分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QOL各维度评分更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3。57%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43)。结论 关节镜下引流术联合囊壁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腘窝囊肿囊壁切除术关节镜下内引流术膝关节功能

    不同胃肠管喂养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

    方卫琴杨静
    1154-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经鼻胃管与鼻肠管喂养对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关于鼻胃管与鼻肠管喂养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影响的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经筛选纳入研究的24篇文献进行合并,求其效应合并值,得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结果 经Meta分析,采用鼻肠管喂养在脑卒中患者中吸入性肺炎、反流、误吸、呕吐、胃潴留、腹胀、腹泻7项并发症指标发生率低于鼻胃管喂养,所纳入的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在我国脑卒中患者中采用鼻肠管喂养方式相比于鼻胃管喂养可以有效降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鼻肠管喂养是脑卒中患者施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优选方案。

    脑卒中鼻胃管鼻肠管并发症Meta分析

    外周血miR-30表达水平与气道炎症指标以及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肖远超盛美玲刘晟齐云峰...
    1159-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外周血miR-30表达与气道炎症指标以及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8)、中度组(n=34)、重度组(n=18)。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外周血miR-30水平、气道炎症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3(IL-33),分析其与患者哮喘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miR-30、TGF-β1、IL-6、IL-33、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miR-30、TGF-β1、IL-6、IL-33、TNF-α、嗜酸性粒细胞(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外周血miR-30与TGF-β1、IL-6、IL-33、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miR-30、TGF-β1、TNF-α、FeNO、EOS是哮喘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外周血miR-30在哮喘患者中异常高表达,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指标密切相关,miR-30高表达会加重哮喘病情程度。

    哮喘miR-30气道炎症病情程度

    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疗效观察

    徐丹妮金鑫孙亚朱美红...
    1162-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脑卒中伴腕关节痉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组(A组)、局部振动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各3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AROM、Ashworth、FMA和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 采用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腕关节的痉挛程度,提高腕关节的活动能力。

    腕关节机器人局部振动脑卒中痉挛

    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长径>2cm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李峰金杭阳方旭栋陈芸...
    1165-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长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39例使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长径>2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9例;年龄51。6(31~73)岁。结石长径之和2。8(2。1~6。9)cm,CT值1005。2(577~1361)HU。28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1~2周,11例Ⅰ期手术。39例术中成功置入F14/12输尿管导引鞘,未使用套石篮。记录手术次数、激光碎石时间、术后发热、输尿管石街形成、结石清除率(SFR)等情况。结果 实施单次手术30例(76。9%)、两次手术7例(18。0%)、3次手术2例(5。1%)。多次手术者结石长径3。7(2。1~6。9)cm,较单次手术者2。4(2。1~3。7)c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值1164。9(1062~1282)HU较单次手术者975。9(532~1361)HU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激光碎石时间65。3(30。0~120。0)min。术后3个月内SFR 64。1%。含下盏结石20例,SFR 65%。残石长径0。73(0。50~1。20)cm。术后发热3例,输尿管下段石街1例。无尿源性脓毒血症、肾包膜下血肿、输尿管穿孔、撕脱、狭窄等并发症。50例次手术均无软镜损坏情况。结论 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长径>2 cm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输尿管软镜一次性结石钬激光

    硬性输尿管镜在新截石位下治疗上段输尿管小结石的效果分析

    路建磊孙贝贝丁友鹏
    1168-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截石位方法下应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小结石(<1 cm)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至2022年1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新截石位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摆好新截石位:患者患侧腰部垫高,对侧(健侧)放置侧卧位挡板;手术台向健侧倾斜,稍头高脚低。输尿管镜接近结石后及时用套石网篮锁住结石,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取出稍大结石。分析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与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或经皮肾镜方式碎石)比较。结果 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47。30±14。20)岁;左侧8例,右侧7例;结石直径(0。87±0。25)cm。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6。50±18。25)min,住院时间(2。00±0。50)d,手术费用(1。10±0。12)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新截石位输尿管硬镜下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捕获结石概率高,碎石效果好,手术安全、可靠,患者治疗费用低,恢复快。

    新截石位输尿管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

    前列腺癌筛查对高危人群的效果评价

    陈荣宋立德徐琦祝凌飞...
    1170-1171,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筛查对高危人群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诸暨市前列腺癌筛查基地(筛查组)和诸暨市人民医院(门诊组)收治的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562例。比较筛查组和门诊组患者前列腺癌阳性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筛查组和门诊组患者前列腺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38,P=0。081)。筛查组高危前列腺癌检出率低于门诊组(P<0。05)。两组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水平、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危人群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有效提高低危、中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检出率。加强PSA异常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有利于前列腺癌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