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

陈剑平

双月刊

1004-1524

zjnyxb@126.com

0571-86404190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浙江农业学报》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涵盖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土壤肥料学、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田信息、农业经济等相关领域。所设栏目有: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科技简讯、文献综述与进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农业学报》两年影响因子达0.749,五年影响因子再创历史创新高,达到0.837(他引率为0.95),在同级区域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不包括农业大学学报)中位居第二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粱ZF-HD基因家族鉴定与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吴国江周伟李艳肖侯杰...
    1217-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ZF-HD(zinc finger-homeodomain)是仅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分析ZF-HD基因家族成员在高粱基因组中的组成与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高粱转录组数据,对高粱ZF-HD基因(SbZF-HD)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4个SbZF-HD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高粱的8条染色体上,且基因结构各异;它们编码的氨基酸的基序组成较为相似,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ZF-HD蛋白质的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bZF-HD与玉米的ZF-HD亲缘关系较近,与拟南芥的ZF-HD亲缘关系较远.SbZF-HD启动子区域中包含多个激素调控类元件、胁迫响应类元件和光响应元件.SbZF-HD基因组织表达分析显示,SbZF-HD基因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根、叶和种子中的表达量较高.转录组分析表明,盐碱胁迫条件下,SbZF-HD2、SbZF-HD7、SbZF-HD8和SbZF-HD12这4个基因在2份盐碱耐性不同的酿造高粱材料中表现出相反的表达趋势,可能在高粱耐盐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SbZF-HD基因家族成员可能是高粱耐盐碱胁迫的关键调控基因,该研究为高粱耐盐碱转基因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高粱ZF-HD基因表达模式盐碱胁迫

    贵州两地野生大厂茶嘌呤生物碱与儿茶素组分比较

    杨春杨代星苏胜峰梁思慧...
    1232-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普安和盘州两地野生大厂茶生化差异,为贵州野生大厂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普安和盘州两地40份野生大厂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厂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的嘌呤生物碱组分和儿茶素组分和含量,并结合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两地大厂茶种质资源进行类别区分和关键差异化合物筛选.结果表明,两地大厂茶种质资源中主要嘌呤生物碱不同,普安大厂茶为咖啡碱,盘州大厂茶为苦茶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是大厂茶中含量较突出的儿茶素组分.两地大厂茶的苦茶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普安大厂茶中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53 mg·g-1和0.29 mg·g-1,极显著高于盘州大厂茶(2.92 mg·g-1和0.13 mg·g-1).盘州大厂茶中苦茶碱、C和EC含量平均值分别是22.88、2.37、36.83 mg·g-1,极显著高于普安大厂茶(1.58、1.81、26.55 mg·g-1).相关性分析显示,11个生化成分间相关性较强,有14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6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0份野生大厂茶可分为3类,第Ⅰ类为30份盘州大厂茶种质资源,主要生化特点是苦茶碱和C含量较高,咖啡碱含量较低;10份普安大厂茶资源被分作两类,GT-PA-03等7份种质资源构成第Ⅱ类,它们的咖啡碱、EC和ECG含量较高,苦茶碱、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较低;GT-PA-01、GT-PA-02 和 GT-PA-09 组成第 Ⅲ 类,它们的没食子酸、EGC和EGCG含量较高.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咖啡碱、苦茶碱和没食子酸是区分普安和盘州两地大厂茶的关键生化因子.40份大厂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苦茶碱(>25.0 mg·g-1)种质3份,高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15.0 mg·g 1)种质2 份,高 ECG(>80.0mg·g-1)种质3 份,高 EC(>50.0mg·g-1)种质3份.

    普安盘州大厂茶苦茶碱咖啡碱

    桑树桑黄JM-1胞外多糖液态培养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曹乃馨罗阳兰阎勇解修超...
    124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桑树桑黄胞外多糖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组织分离法纯化并鉴定1株桑树桑黄菌株JM-1,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菌株胞外多糖液态培养基配方,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4g·L-1、葡萄糖17.0 g·L-1、蛋白胨5.8g·L-1、维生素 B1(VB1),10.0 mg·L-1、KH2PO4 3.0 g·L-1、MgSO4·7H2O 5.0 g·L-1,该条件下菌株 JM-1 产胞外多糖含量为5.918 g·L-1,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 13.6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 mg·mL-1时,JM-1菌株产胞外多糖的还原能力为3.187 mmol·L-1,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3.9%、54.3%.研究结果可为桑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桑黄胞外多糖Plackett-Burman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调亏灌溉对苜蓿产量品质效应的荟萃分析

    许立婷齐广平康燕霞银敏华...
    1256-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苜蓿产量和品质对调亏灌溉的响应,为苜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定量研究以充分灌溉为对照的调亏灌溉下苜蓿产量、品质的综合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调亏灌溉的苜蓿产量降低19.3%(95%置信区间-22.5%~16.0%),但品质极显著(P<0.01)提升,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14.5%(95%置信区间12.4%~16.6%),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平均降低10.8%(95%置信区间-12.3%~-9.2%)和13.2%(95%置信区间-14.4%~-11.9%).综合产量和品质效应,在年平均气温0~5 ℃和>10~15 ℃、年降水量<200 mm和>400~800 mm的地区,种植密度>20~25 kg·hm-2时,调亏灌溉有利于苜蓿稳产,且品质较高.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区,以滴灌配合分生育期调亏、调亏度75%~85%(以田间持水量为基准)能够维持苜蓿较优的生产效应.

    苜蓿调亏灌溉产量品质荟萃分析

    柯乐猪CRISP3基因SNP鉴定及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

    向进王春源吴燕谭元成...
    1270-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富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3(cysteine rich secretory protein 3,CRIS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对柯乐猪繁殖性状的影响,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250头健康经产柯乐猪母猪CRISP3基因的SNP突变位点,利用SPSS 22.0软件分析SNP位点与柯乐猪产活仔猪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和断奶均重6个指标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柯乐猪CRISP3基因第4内含子共发现3 个 SNP 突变位点,即 g.43796318T>C、g.43796424T>A 和 g.43796425G>T,均存在 3 种基因型.g.43796318T>C和g.43796424T>A位点的优势基因型为TT,优势等位基因为T;g.43796425G>T位点的优势基因型为GG,优势等位基因为G.x2检验显示,g.43796318T>C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43796424T>A 和 g.43796425 G>T 位点基因型分布均极显著(P<0.01)偏离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3个SNP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5~0.50,表现为中度多态.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g.43796424T>A与g.43796425G>T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关联分析显示,g.43796318T>C位点TT和CC基因型个体的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均显著(P<0.05)高于TC基因型;g.43796424T>A位点TA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猪数、初生窝重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P<0.05)高于TT和AA基因型;g.43796425G>T位点GT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猪数、初生窝重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P<0.05)高于GG和TT基因型.双倍型关联分析显示,双倍型H2H4(CCTAGT)个体的产活仔猪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显著(P<0.05)高于H1H2(TCTAGT)个体和H2H2(CCAATT)个体;双倍型H2H2(CCAATT)个体的初生均重显著(P<0.05)高于除H4H4(CCTTGG)个体外的其他个体,且其断奶均重显著(P<0.05)高于其他双倍型个体.CRISP3基因第4内含子上的3个突变位点与柯乐猪的6个繁殖性状均存在显著关联,可作为柯乐猪繁殖性状选择的候选分子标记.

    柯乐猪CRIS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繁殖性状

    饲粮中不同含量油樟叶对肉兔肠道pH、盲肠发酵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刘雯雯胡连清周万海魏琴...
    1279-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向饲粮中添加油樟叶对肉兔肠道pH、盲肠发酵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30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120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A组)、3%(B组)、6%(C组)、12%(D组)油樟叶,于60 d喂养期结束后测定其肠道内的pH值,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通量技术分别测定盲肠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油樟叶对各组肉兔肠道的pH值和盲肠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油樟叶添加量对肉兔盲肠的微生物OTU数量有显著(P<0.05)影响,B组的细菌OTU数量显著低于C组、D组,C组的真菌OTU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与A组相比,在门水平上,B、C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C、D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和D组互养菌门(Synergist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属水平上,B 组粪厌氧棒杆菌属(Anaerostip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Muribaculaceae unclassified、Marvinbryantia、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Akkermansia和互养菌属(Synergis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D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油樟叶对肉兔肠道pH、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添加适宜含量(3%)油樟叶可改善肉兔盲肠微生物菌群丰度,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

    油樟叶肉兔盲肠发酵菌群结构

    金银花光形态建成因子LjCOP1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宛燕周晓春房海灵林沂...
    1290-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合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COP1 E3连接酶是光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该研究基于金银花转录组数据库,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克隆得到LjjCOP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13个外显子,编码区(CDS)长度为2 034 bp,编码677个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显示,LjCOP1与其他植物COP1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均包含环形锌指结合域、卷曲螺旋形和WD40重复序列等特殊结构域.基于SWISS-MODEL对金银花LjCOP1基因进行的蛋白结构预测显示其与拟南芥AtCOP1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层面高度保守.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LjCOP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激素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系统发生分析表明,LjCOP1与莴笋LsCOP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表达模式分析显示,LjCOP1在金银花不同部位及花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在叶中高量表达.与黑暗条件相比,白光下LjCOP1基因表达丰度最高,且对黑暗转蓝光响应更强烈.

    金银花LjCOP1基因表达模式

    NaCl对樱桃砧木组培生根、IAA原位分布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高兰芸刘昊李爱张婷婷...
    1300-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NaCl对樱桃砧木组培生根的影响,试验以吉塞拉6号组培苗为材料,首先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组培苗不定根发生指标,然后根据生根指标进一步研究了 10 mmol·L-1和80 mmol·L-1NaCl处理下的解剖结构、发根过程酶活性及吲哚-3-2酸(IAA)的原位分布.结果表明,10 mmol·L-1NaCl处理下樱桃组培苗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58%和13.43;该处理下生根最快,2 d时形成层开始增厚,6 d时根原基形成,10 d时不定根突破表皮.各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6 d时均达到峰值;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各处理存在差异,CK均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10 mmol·L-1处理IAAO活性于2 d出现峰值.利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IAA进行原位分析发现,10 mmol·L-1处理2 d时IAA主要分布于形成层,6 d时IAA大量分布于根原基,10 d时IAA集中分布于不定根维管组织.综上,10 mmol·L-1NaCl处理对樱桃组培苗不定根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樱桃组培苗不定根发生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樱桃砧木生根酶活性免疫组化

    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朱学慧谢辉韩守安王敏...
    1309-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的影响,筛选提升果实品质、增加香气含量的最佳处理,以乌鲁木齐地区树龄9年的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赤霉素(GA3)(30、50、70 mg·L-1)加氯吡脲(CPPU)(0、1、2mg·L-1)9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于果实膨大期蘸施,以清水为对照,测定成熟期果实纵横径、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Vc)含量、酚类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香气物质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70 mg·L-1 GA3+1 mg·L-1 CPPU处理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粒重、果形指数分别提高33.93%、10.06%、56.18%、19.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5.79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0.14百分点,固酸比提升69.44%.此外,GA3和CPPU组合处理对果实中多酚、原花青素、黄烷醇等酚类物质含量的增加效果显著.果实中共检测出74种香气物质,其中玫瑰香型物质有β-大马士酮、香叶醇、月桂烯、香茅醇、α-松油醇、(+)-柠檬烯.与对照相比,50 mg·L-1 GA3+2mg·L-1 CPPU处理后β-大马士酮含量提高47.00%,70mg·L-1 GA3+2 mg·L-1 CPPU处理后香叶醇、月桂烯、香茅醇、α-松油醇含量分别提高16.67%、18.05%、50.65%、1 043.46%,50 mg·L-1 GA3+1 mg·L-1 CPPU处理后(+)-柠檬烯含量是对照的6.57倍.综上可知,无核白鸡心葡萄经过70 mg·L-1 GA3+1mg·L-1 CPPU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果实品质,经70 mg·L-1 GA3+2 mg·L-1 CPPU处理后香气物质含量显著提升.

    无核白鸡心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品质香气物质

    蜂糖李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邓利君王铁胡娟姚远...
    1320-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蜂糖李的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为田间蜂糖李花期管理和授粉树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蜂糖李及其授粉品种四月李、凤凰李、茵红李为试材,调查研究蜂糖李及其授粉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活力、蜂糖李的柱头可授性,以及不同授粉组合和不同外源处理的蜂糖李坐果率.结果表明,4个供试品种花期基本一致,相互重叠;各品种的花粉量在504.76~1 622.64粒;花粉萌发率在34.47%~51.22%,花粉活力高低为凤凰李>四月李>茵红李>蜂糖李;蜂糖李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当天表现最强;以凤凰李授粉的蜂糖李坐果率最高,为49.56%,自花授粉坐果率最低,为12.20%,表明蜂糖李与凤凰李授粉亲和性最高且蜂糖李自交亲和.综合而言,蜂糖李授粉品种的适宜性为凤凰李>四月李>茵红李>蜂糖李.此外,花期喷硼可以有效提高蜂糖李的坐果率.

    蜂糖李开花授粉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