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罗海鸥

双月刊

1006-4702

xb3041@vip.163.com

0759-3183041

524048

广东湛江市赤坎寸金路29号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乇党的“双百”和“两为”方针,及时反映学院和国内外学术前沿研究成果,近年来开设的“康德美学研究”、“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与文论笔谈”等专栏专题,反饷强烈,深受专家学者好评,为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作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从"鬼神文化"伸至"人的文化"之道德开拓与血统传承

    劳承万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化是血缘之心性文化.此可二分为:日常求生的"人的文化"与精神寄托及信仰的"鬼神文化"(仁义道德与血统之传承).两类文化均通过"天—地/阴—阳"构成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天地—人—鬼神"的大圆环,此曰"义理系统"."鬼神文化"在先,是源头,具有"德"性;"人的文化"在后,融合了"鬼神文化"的神圣信仰与精神力量,具有"仁义"精神.中间的过渡、转换环节是"礼—乐"文化中的"礼"与周易古经的"阴—阳"观念."鬼神文化"的原生态源头是墓葬的玉琮,后是从甲骨文的"贞人"说辞:从"求吉赐福"开始,中经"巫师文化",进向"礼—乐"文化,与周易古经的"占卜"世界而终结;"人的文化"之行程,始于"礼—乐"文化中"礼"的祭礼观念转向人际行为规范,直至周易古经的"系辞传",而终于孔子的"慎始追远,民德归厚矣"、孟子的"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中庸》"鬼神之为德,盛矣乎"等,此是"人的文化"的张扬与光大.从墓葬的玉琮、"贞人"说辞的"求吉赐福"延至《中庸》的"鬼神之为德",是两类文化转换、汇聚的巨流.此等奇特的二型贯通汇聚的文化,唯中土所有.它没有"上帝"创造和信仰.只有列祖列宗情怀与圣人传说贯通历史.这种文化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道德"精神统辖、贯通"天地",与血统力量的上下奔流,万代不绝.这种文化的二重性,体现在一般士人身上,便是"人格—学术"融会贯通的一体性;体现在劣等学人身上,即是可怕的人生悖论.

    心性血缘鬼神文化人的文化圣人传说

    闽东文书的内在脉络及文化内涵初探

    陈若青周正庆
    24-3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东文书是以家庭为单位、时间跨度长、留存数量多、成体系的民间文书.闽东文书的时间跨度从明代中期至1949年,留存数量超过100 000件.这些文书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四大文书群:土地买卖与租赁契约;经济与社会治安文书;婚书、承嗣与继产文约;民间日常生活文书.四大文书群涵括了私有财产的确权体系文书,以及代表人们社会地位与"颜面"的生活类文书,深层次地反映了闽东社会的契约诚信、民族大义与家庭情怀等精神文化内涵.

    闽东文书脉络文化内涵

    从"权力缺位"到"国家在场":清朝苗疆治理的制度逻辑——以乌蒙改土归流为例

    丁超张兴年
    31-3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雍正朝乌蒙地区改土归流,既是钳制云南、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亦是苗疆治理的政治写照.乌蒙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之地,实为三省之要害,乌蒙土司肆虐违法,危害社会,中央王朝无力直接管辖,可谓是改土归流重要目标.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重要流派之一,通过聚焦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揭示制度变迁背后的动力因素.从深层结构、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出发,可为我们研究统治者及相关官员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乌蒙地区改土归流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以及影响,乌蒙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提供理论方法支撑.以乌蒙改土归流为切入点,从"权力缺位"到"国家在场",见微知著,可管窥清朝苗疆地区治理的制度逻辑.

    历史制度主义苗疆乌蒙改土归流

    异化现象与弱小者文学理论新展望

    蓝国桥蓝梦遥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之知和文学之行,在中国当代学界,出现了某种背离和断裂.只有理论而没有文学,致使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出现了异化的危机.消弭危机的关键,是回归理论的现实居住地,敞亮文学的经验.经文学的感性、具体,上升到理论的知性、抽象,再由理论下降到文学的丰富规定,理论与文学便在升降中,达到新的统一.内敛着文学的中西方理论,展现出从融合走向分化的趋势.弱小者文论的中国构建,能弥合文学之行与理论之知的鸿沟,是扬弃异化的重要选择.

    异化现象弱小者文学理论文学经验扬弃新展望

    身份之困:法律视角下的《可怜的东西》

    李璇刘胡敏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拉斯代尔·格雷的小说《可怜的东西》中揭示的法律议题鲜少受到关注.小说中的科学实验与19世纪英国法律相冲突,贝拉作为科学产物,其法律身份引发了争议.同时,小说也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婚姻法对女性独立身份和自主权利的剥夺,强调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在医药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法律困境和女性身份问题更加突出.贝拉的故事展现了 19世纪医学实践、法律框架与女性身份之间复杂交织的关系,并为思考新科技背景下法律的适应性问题提供了启示.

    《可怜的东西》法律身份科学

    隐性视觉:美术中的图式化演绎

    门龙朋
    5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德的图式理论,调和了范畴与显象的异质,基于其先验方法论,确立图式的普遍性和统一性,为知识判断提供基础.在美术研究中,该理论的原理分析能够阐释艺术家从感性直观到知性图式的转化过程,并使可视化成像的演绎成为可能.同时揭示内感在视觉知觉映射中的隐性显现,这一内在的感知和想象过程,是观者对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与知性理解互动的结果,构成了其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当绘画作为概念性图式激发出观者的想象力与记忆力时,便超越了单纯再现的解释.

    图式理论绘画安东尼·塔皮埃斯综合材料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机制研究——以岭南师范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

    何浩钟双连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师范学院基层党组织立足于建设实际,提出了激发"源动力"、增强"向心力"、提升"组织力"的"三位一体"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机制的构想,并从以"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为目标,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源动力";以"头雁工程建设"为引领,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向心力";以"考核体系构建"为抓手,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组织力"等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机制,总结提炼可复制的岭师经验.

    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机制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高校党建引领信访工作效能研究

    关刘君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信访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高校信访工作要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成为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基于当前高校信访工作存在的信访本质认识不到位、信访体制机制不完善、信访工作队伍建设滞后、信访问题解决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从政治高度摆正信访工作本质认识、夯实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保障、全面提升信访问题解决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信访干部队伍等对策建议.

    社会冲突理论高校党建信访

    需求本位视角下我国融合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因应策略

    石梦良屈玉霞吴雯桐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教育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文献回顾,文章对融合教育的内涵、价值以及我国随班就读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简要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需求本位为视角,重点提出6种支持策略:创造积极正向的环境;持续、全面地了解学生及其需求;持续观察评估学生;提供差异化课程与教学;保持信息沟通的畅通;提供部分时间抽离到资源教室的特殊教育服务.这些策略旨在针对目前随班就读的现实困境,全面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融合参与和学习成效,落实高质量融合教育的精神内涵.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需求本位支持策略

    转型期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与共同富裕

    彭灵灵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是应对该问题的必然选择.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不断创新和深化社会治理,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在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层面,须着力规范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深化税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将有助于解决转型期发展不平衡问题.总之,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从转型期社会治理视域探讨共同富裕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共同富裕政策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