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省根瘿亚粒线虫记述

    石明明刘永刚李文豪倪春辉...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寄生在甘肃省天祝县草地早熟禾根部的线虫种类,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线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侵染草地早熟禾的线虫的形态学特征和形态测量值与根瘿亚粒线虫Subanguina radici-cola(Greeff,1872)Paramonov,1967 一致.rDNA-ITS和28S rDNA D2D3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群体与比利时群体、中国云南群体、爱沙尼亚群体和俄罗斯群体的根瘿亚粒线虫聚为一支,且置信度较高.室内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该线虫后,草地早熟禾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症状,繁殖系数为1.7.综上,将侵染甘肃省草地早熟禾的植物线虫鉴定为根瘿亚粒线虫,上述结果对了解粒科线虫在我国的种类多样性,及掌握该类线虫的发生、分布及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根瘿亚粒线虫形态学系统发育

    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包玲凤苏银玲李孝梅张达...
    93-10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肥对改善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防治根结线虫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已发表的文献中筛选出72篇符合设定标准的文献,从中提取有效数据245组进行Meta分析,探讨国内不同施肥措施、作物类型和气候条件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根结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显著影响植物寄生线虫和杂食/捕食性线虫丰度、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及线虫通道比.综合比较在不同作物类型、年平均降雨量和气温下施肥对线虫丰度的影响发现,施肥显著影响禾本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土壤线虫丰度,在年平均降雨量<400 mm 和>800 mm、年平均气温>15℃时施肥对土壤线虫丰度影响最为明显.施用有机物料、生物肥料可显著降低土壤根结线虫J2数量和病情指数.因此,通过施肥措施调控土壤线虫群落应综合考虑不同的作物类型和气候条件.该研究可为优化农田管理措施改善土壤环境、防治根结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施肥线虫根结线虫Meta分析

    灰葡萄孢培养基种类和继代培养对松材线虫致病力的影响

    王道涵瞿红叶米仁军谈家金...
    106-11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在8种培养基上培养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以灰葡萄孢喂饲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采用3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作为接种材料,研究松材线虫繁殖力和致病力的变化,同时探究了在PDA-灰葡萄孢上继代培养84代的松材线虫致病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以玉米、小麦和PDA 3种培养基培养的灰葡萄孢喂饲松材线虫,其繁殖力显著高于CDA和4种合成培养基,其中PDA-灰葡萄孢上的松材线虫数量最多,比合成培养基C或D培养的灰葡萄孢上的线虫数量提升了 48.94%;接种PDA-灰葡萄孢组松材线虫的黑松病情指数最高,较最低的合成培养基D-灰葡萄孢组高了 47.87%.松材线虫在PDA-灰葡萄孢上继代培养至第14代后,继代次数的增加会导致其致病力下降,接种第79代松材线虫后黑松病情指数已为0.因此,为保证松材线虫的致病力不衰退,应使用PDA-灰葡萄孢培养基喂饲松材线虫,且松材线虫继代培养应控制在14代以内.研究结果将为松材线虫的繁殖技术与致病相关机理分析等提供参考.

    松材线虫繁殖力致病力培养基继代培养

    海南省哈密瓜根结线虫病原种类鉴定

    王孟萍赵晶许环茹丁晓帆...
    112-11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海南省哈密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及病原种类,2023年4月在海南哈密瓜主产区进行随机调查采样,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线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哈密瓜根结线虫病在海南4个市县的11个调查点均有发生,其中东方好瑞村4-1采样点植株发病最严重,根结等级为5级.通过2龄幼虫形态测量和雌虫会阴花纹形态比对,结合线虫28S rDNA D2D3区段序列和SCAR特异性引物鉴定,最终鉴定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和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ii,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在8个调查点有检出,个别点位出现南方根结线虫混合象耳豆根结线虫或花生根结线虫的情况.南方根结线虫为海南省哈密瓜上的主要病原线虫种类.

    哈密瓜根结线虫种群鉴定海南省

    淡紫紫孢菌及其复合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杨志花刘阳杨玉凤李世东...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结线虫病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淡紫紫孢菌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可寄生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等多种植物线虫.本文研究了日光温室条件下淡紫紫孢菌在番茄根际和根内的定殖能力,测定了淡紫紫孢菌分生孢子和微菌核制剂及其复合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菌剂施用30 d后在番茄根际和根内均可检测到淡紫紫孢菌,各处理根内的菌含量可达到100 cfu/g.淡紫紫孢菌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控作用,施用后90 d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高浓度微菌核制剂(含量6 000 MS/g)效果最佳,达到87.27%,土壤中线虫数量减少96.0%.此外,施用淡紫紫孢菌和淡紫紫孢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复合菌剂(m/m=2∶1)还可以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增加叶面积,提高番茄产量17.9%~41.3%.本研究为淡紫紫孢菌生防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植物线虫病害的高效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淡紫紫孢菌根结线虫微菌核生物防治复合菌剂

    云南常见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金线虫的抗性及其与抗性基因H1的相关性

    段锦凤杨艳梅刘玉竹李乾坤...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云南省常见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抗性的差异,选择云南省常见或生产上主要推广的马铃薯品种25个,参考Koroleva的评价方法,结合抗性分子标记N146、N195、57R、TG432、Gro1-4-1和抗性基因H1的相对表达量,评价马铃薯品种对金线虫的抗性,分析抗性与抗性基因 H1 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供试的25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根系上马铃薯金线虫的孢囊或雌虫≤5个,表现抗性,其他品种根系上的孢囊或雌虫大于5个,表现为易感;抗性分子标记检测发现,有10个品种含有抗马铃薯金线虫基因H1;对这10个品种的H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接种马铃薯金线虫后'V7''黄金薯''会薯19号''宣薯5号''云薯202''云薯304''云薯505'7个品种的H1基因较未接种时上调表达,而'P14187''会薯15号''希森3号'3个品种的H1基因下调表达,携带H1基因的马铃薯品种是否对金线虫有抗性与抗性基因H1表达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抗金线虫马铃薯品种选育与应用及进一步阐明马铃薯抗金线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品种马铃薯金线虫H1基因抗性

    枯草芽胞杆菌ZWZ-19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研制及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车婷玉李猛赵远征杨帆...
    133-14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防治药剂,本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枯草芽胞杆菌ZWZ-19,制备一种可用于马铃薯拌种的可分散油悬浮剂.通过测定不同乳化剂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制剂的悬浮率、倾倒性、粒径、静态表面张力及动态接触角等指标,筛选出ZWZ-19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20%枯草芽胞杆菌母药、15%NP-10、3%有机土、0.5%乙二醇、3%白炭黑,大豆油补足至100%.该制剂热储前后悬浮率均高于95%,且有效成分分解率低于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ZWZ-19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防效为69.61%,增产效果达到16.38%.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枯草芽胞杆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效

    我国防虫网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破解对策

    吴跃民燕炳辰贾倩张红艳...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虫网阻隔是一项常见的农业害虫物理防控措施,对虫传病害的阻断、预防也有直接作用,因而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推广应用防虫网是支撑化学农药减量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在防虫网的相关理论研究、生产一线实际应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概述了防虫网应用中以"目"为依据的不科学性和应用基础研究欠缺等突出问题,并从开发新型防虫网、加强应用研究、注重技术集成、制修相关标准、加大科普宣传、扶持重点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防虫网的科学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防虫网小型害虫田间小气候绿色防控

    纳米酶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郭艳国潘兴鲁刘振江薛原...
    146-15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农药的过度和不规范施用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构建快速准确检测农药残留的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农药残留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纳米酶作为生物传感快速分析技术一个重要部件,具备尺寸微小,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高的优势,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酶的分类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发展可靠、高效的农药残留纳米酶生物传感器提供指导,为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纳米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苹果类受体激酶MdFER1负调控腐烂病抗性

    郑艳鲁远孙娥蔡敏蕊...
    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挖掘抗病基因可为苹果抗病育种提供基因材料.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分析了长春花类受体激酶-1 类蛋白(Catharanthus roseus receptor-like kinase-1-like,CrRLK1L)亚家族成员 MdFER1在苹果腐烂病抗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MdFER1与拟南芥FER同源但序列相似性较低,仅为46.4%.在'烟富6号'果实和'王林'悬浮细胞中瞬时表达MdFER1,果实和细胞对苹果腐烂病的抗性显著降低.MdFER1瞬时表达可显著诱导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关基因TaNOX和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相关基因HSR203的表达,但抑制防御相关基因PR1和EDS1的表达.综上所述,MdFER1负调控'烟富6号'果实和'王林'悬浮细胞对苹果腐烂病抗性,ROS和HR信号被激活和防御相关基因表达被抑制是该基因负调控苹果腐烂病抗性的重要原因.

    苹果腐烂病长春花类受体激酶-1类蛋白标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