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孙国军

月刊

1673-2596

cfxbs@163.com

0476-2205717

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学院学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赤峰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刊号为ISSN1673-2596(国际标准刊号);CN15-1341/C(国内统一刊号)。现任主编孙国军教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出版法规为准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质量第一的原则,以推动学术进步,优化学术生态为己任。学报注重学术性、思想性、高校性、前瞻性,在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学院专业学科建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辟有“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艺术研究”等特色栏目与固定栏目。200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优秀期刊;在2008年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评选活动”中,《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 “优秀学报”称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身为《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创刊。 2003年,赤峰学院成立,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更名后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致力于“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建设,依托学科优势与地域优势,培育学报特色,打造期刊品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红山文化玉雕龙造型的考证——兼谈"龙"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张瑞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考古学文化,其玉雕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体现了红山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文章通过分析红山文化玉雕龙的时间地域分布、造型特点、典型实例,考察了龙形象在红山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深刻影响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红山玉雕龙的发现,为研究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线索,彰显了以龙为图腾的中华文明的悠久与灿烂.

    红山文化玉雕龙传统文化

    红船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刘晓云李欣杨杰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瑰宝,彰显了党的先进本质与纯洁风貌,是党的核心价值与高尚品质的集中展现,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新征程、新使命,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掘红船精神新的时代价值,激发新的时代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迅速前进、蓬勃发展.

    红船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价值

    论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的平衡:以欧盟为例

    于成瑶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观外交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种重要的外交形式和手段.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价值观为特征的外交现象在国际交往中频频出现.欧盟是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价值观外交在欧盟对外关系中具有显著特征,欧盟追求在广泛的世界关系中秉持和推广其核心价值观,也彰显了欧盟独特的行为体特征.当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正在重组、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外政策影响力、价值观和现实利益的关系等问题越来越引发学界关注和讨论.本文试图以欧盟价值外交为典型案例,论述对外价值观目标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剖析价值观外交的本质.

    欧盟价值观外交规范性力量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轻罪治理背景下刑罚配置的优化路径

    程延军宋佳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刑事立法上呈现出了积极态势,轻罪罪名不断扩增,催化犯罪结构呈现出轻罪率、轻刑率上升,重罪率、重刑率下降的结构性变化,刑事政策对轻罪的打击极度趋于缓和,我国刑事治理朝着轻罪治理不断发展.但我国轻罪治理中仍存在着重刑主义倾向,轻罪的刑罚适用存在短期自由刑依赖过重、管制刑名存实亡、罚金刑的预设功能发挥不足、缓刑适用率不足等问题.轻罪治理的刑罚配置应该遵循原则从宽、例外从严,功利为主、报应为辅的原则,改造短期自由刑,同时完善轻刑刑种替代短期自由刑,持续推进轻罪刑罚的轻缓化,提高轻罪治理的社会效能.

    轻罪治理刑罚配置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

    《说唐前传》汉文版本系统论略

    李明聚宝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说唐前传》汉文版本庞杂、歧义纷呈,今海内外图书馆藏有多种《说唐前传》汉文版本.目前,学界对《说唐前传》汉文版本的研究相对滞后.仅有少数学者在论著中提到《说唐前传》汉文版本的问题,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据当前存世文献,《说唐前传》汉文版本根据文字内容多寡可分为足本和节本两大系统.足本与节本系统在章回结构、诗词韵文的数量、正文文字内容等方面存有显著的差异.今存《说唐前传》汉文版本的搜集、整理与版本系统建构对于其版本、传播和译介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说唐前传》版本系统足本节本

    蒙古族神话《神箭手埃尔希》文化意象的心理分析

    陈慧媛刘春辉萨仁通拉嘎余微...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蒙古族神话《神箭手埃尔希》为例子,通过"多重证据法"和"原型分析法"深入分析故事中的文化英雄心理及象征.在意识水平上,神话故事中包含了人、神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先民在战胜自然过程中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无意识水平上,通过"原型分析法"对英雄神话所承载的文化原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英雄原型的心理内涵,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及自我成长的借鉴作用.

    蒙古族神话原型意象文化原型心理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镜像——由新时期以来蒙汉女性写作的乡村女性形象说起

    包天花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以来蒙汉两个民族女性作家有关乡村女性的表述,是女性知识主体对中国式现代化发言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作为"风景"的乡村女性形象,还是传统乡村情境中女性受难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都提供了有别于同类型男性创作的文学镜像,较深入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女性的真实处境,以及内在的差异性和差序性.

    中国式现代化蒙汉女性写作乡村女性

    论武者小路实笃爱情小说的共同特征——以《天真的人》《友情》《爱与死》为例

    齐膺军梁铠凡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白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宣扬乌托邦思想和人类之爱的"新村运动"的实践者.武者小路实笃的作品《天真的人》《友情》《爱与死》是其爱情观的具体反映.纵观其爱情小说可知,它们在叙述结构、人物设计、故事主线等方面存在显著特征.本文以《天真的人》《友情》《爱与死》三部爱情小说代表作为例,从"女主人公的角色设定""以悲剧收场的爱情""男主人公不屈的特质"三方面来探寻其中的共同点.

    武者小路实笃白桦派爱情小说日本文学

    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策略与绩效提升

    金立林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负责招聘员工,更重要的是塑造和维护企业文化,而这一文化决定了企业内部的交互方式、决策方式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反应方式.绩效是衡量企业或个体达到其目标和期望程度的标准.高效的人力资源策略不仅可以确保人尽其用,还可以确保培训、激励和职业发展策略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其绩效.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策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明智、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策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绩效,而高绩效的员工和企业又会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策略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策略与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策略绩效提升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贸易财务审计沟通策略

    左燕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促进全球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重大战略.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大量跨境经济活动应运而生.然而,参与国在语言文化、法律制度、监管政策等方面的显著差异,给跨国审计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作为第三方独立鉴证服务,在规避海外投资风险、维护各方权益、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对审计行业的深远影响;其次剖析了语言文化差异、治理环境异质、人才储备不足等多重因素交织导致的跨文化审计沟通障碍;最后提出优化审计沟通的策略建议,强调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国审计行业把握"一带一路"机遇,解决跨文化审计沟通瓶颈,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提供有益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贸易财务审计跨文化沟通语言文化差异治理环境异质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