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

    刘英陈亚楠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 2 月—2022 年 2 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 124 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 124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比较两组HPV转阴率、临床效果、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PV转阴率为 90.32%,高于对照组的 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4,P=0.0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7.10%,高于对照组的6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1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D4+、CD4+/CD8+及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能提高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能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提高HPV转阴率,缓解临床症状.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炎症因子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干扰素及阿昔洛韦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影响

    吴萍余波波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干扰素及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4 月于咸宁市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 78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9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及干扰素喷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干扰素及阿昔洛韦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中,能促进临床症状消退,缓解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小儿热速清颗粒阿昔洛韦疱疹性咽峡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孙海源苑刚孙波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1 年 3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 94 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vs 1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美沙拉嗪炎症因子免疫力

    CT不同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的影响

    应朴李星露姚铖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不同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 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按2∶1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观察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比较两组心率、扫描时间、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成像质量(解剖结构显示、CT值标准范围、运动造影、图像质地)及患者舒适度(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率、CTDIvol、DLP、ED低于对照组,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CT值标准范围、运动造影、图像质地评分、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相较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具有更低的心率、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同时能提供更高的成像质量和更优的患者舒适度.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像质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袁婷婷李吉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贵州茅台医院收治的 89 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统计常规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对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检出情况.分析常规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鉴别诊断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的价值.分析常规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比较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患者不同b值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89 例肝脏肿瘤患者经术后病理检出肝细胞癌 34 例,肝血管瘤 55 例.常规MRI平扫检出肝细胞癌 29 例,肝血管瘤 60 例;磁共振DWI检查检出肝细胞癌 33 例,肝血管瘤 56 例.磁共振DWI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常规MRI平扫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尚可(Kappa=0.731,P<0.001);磁共振DWI检查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极好(Kappa=0.928,P<0.001).肝细胞癌患者 50 s/mm2、400 s/mm2、1 000 s/mm2 平均ADC值均低于肝血管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价值更高,可提高疾病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减少漏诊、误诊发生,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

    胎儿NT超声检测联合颜面轮廓超声指标筛查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沈春明戴斌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颈后透明层(NT)超声检测联合颜面轮廓超声指标筛查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1 月—2023 年 6 月在江苏盛泽医院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确诊的 101 例孕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胎儿筛查结果正常的 80 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NT厚度、额-上颌(FMF)角、上颌-鼻根-下颌(MNM)角和鼻前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PT/NBL)及各指标诊断结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T厚度单独、联合FMF角及联合FMF角和PT/NBL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MNM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T厚度、FMF角及PT/NBL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T厚度增加,FMF角增大和PT/NBL增大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M角减小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厚度、FMF角和PT/NBL三者联合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40,明显高于NT厚度诊断(0.878)和NT厚度联合FMF角诊断(0.887).结论:NT增厚、FMF角增大、PT/NBL增大与胎儿唐氏综合征有关,与NT厚度单独和NT厚度联合FMF角相比,联用NT厚度、FMF角和PT/NBL三项参数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胎儿唐氏综合征颈后透明层超声颜面轮廓超声诊断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刘小寒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及结核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22 年 1-12 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216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依据是否存在结核病进行分组,分为肺结核组(n=151)和非肺结核组(n=65),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TB-IGRA、TB-Ab水平,观察两项指标检测肺结核阳性结果,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组中TB-IGRA阳性检出率、TB-A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TB-Ab诊断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 岁肺结核患者TB-IGRA阳性检出率、TB-Ab阳性检出率高于≤60 岁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肺结核诊断中应用TB-IGRA、TB-Ab检查均有较高诊断效能,但相对而言TB-IGRA检查方式更优,且该检查方式阳性率易受年龄因素影响.

    肺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杆菌抗体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与疾病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相关性研究

    徐冬梅朱善军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与血浆过氧化还原酶 6(PRDX6)、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热休克蛋白 70(HSP70)、尿酸(SUA)、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 2021 年 2 月—2022 年 12 月于沂南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 92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正常检查的 95 例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激素、血浆PRDX6 及血清AMH、HSP70、SUA、IMA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低于对照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血浆PRDX6 及血清AMH、HSP70、SUA、IM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E2 和血浆PRDX6 及血清AMH、HSP70、SUA、IMA呈负相关,血清LH和血浆PRDX6、血清AMH、HSP70、IMA呈正相关,血清T和血浆PRDX6 及血清HSP70、IMA呈正相关,血清PRL与血浆PRDX6 及血清AMH、HSP70、SUA、IMA呈正相关(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血浆PRDX6及血清AMH、HSP70、SUA、IMA水平升高,同时性激素水平与血浆PRDX6 及血清AMH、HSP70、SUA、IMA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为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相关性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

    陈舒明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 2020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接收的 85 例疑似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至影像科接受常规CT、多层螺旋CT及支气管造影检查,以支气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影像技术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效能,观察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病灶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所呈现的影像学表现.结果:85 例观察对象中有 77 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共检出支气管扩张肺段 117 个.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病变肺段的诊断准确率为 94.87%,高于常规CT的 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主要分为囊状型、柱状型、静脉曲张型、混合型,其中混合型根据其混合种类的不同,可同时呈现出 2 种甚至 3 种征象.结论:与常规CT相比,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时应用多层螺旋CT能够全面展现支气管腔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为提升诊断效能奠定良好基础.

    多层螺旋CT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造影诊断价值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周丽清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 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53 例帕金森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 53 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脑区黑质强回声面积、中脑面积、黑质强回声面积/中脑面积(hyper-substantia nigra/midbrain,S/M),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黑质强回声面积、S/M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脑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黑质强回声面积、S/M及联合检测诊断帕金森病的AUC分别为0.824、0.857、0.914,且黑质强回声面积、S/M检测的cut-off值分别取 0.220 cm2、7.210%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帕金森病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将黑质强回声面积、S/M作为帕金森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参数.

    帕金森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