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李敏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ST)理念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 月—2023 年 4 月首钢水钢医院收治的 160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 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80 例)实施基于FST理念下的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 1 周.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心理应激[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22±1.06)h、(21.26±3.65)h、(4.29±0.54)d,均短于对照组的(14.35±1.28)h、(35.36±4.33)h、(5.18±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6.35±3.18)分、(47.78±3.96)分,低于对照组的(48.05±3.66)分、(50.15±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较低,护理满意度(96.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实施基于FST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可减轻心理应激、疼痛程度,加快术后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子宫肌瘤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心理应激术后康复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董琳张维维邱无双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5 月—2023 年 5 月苏州市立医院接收的 100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予以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分娩控制感[分娩控制量表(LAS)]、分娩方式、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产妇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产妇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以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减轻其疼痛,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及分娩控制感,同时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感染率.

    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初产妇产程新生儿健康

    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

    王天依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 80 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评分、依从性、创伤后成长评分、腰椎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评分以及腰椎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评分以及康复锻炼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积极影响,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创伤后的成长水平,进而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水平.

    接纳与承诺疗法核心肌力训练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后成长应对方式

    基于叙事护理的干预模式在人工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管理水平和心理的影响研究

    郑琳梁艳玲谢洁凤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叙事护理的干预模式在人工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管理水平和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人工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基于叙事护理的干预模式,两组均完成 3 个月干预,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心理波动、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观察组药物管理、心理管理、症状管理、社会适应性及饮食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缓解,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 3 个月后依从性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叙事护理的干预模式用于人工肛患者中,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减轻患者心理波动,可获得较高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叙事护理干预模式人工肛自我管理水平心理波动依从性满意度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路径化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及患者生活状态的影响

    单清艳刘桂英黄焕容黄颖...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路径化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及患者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200 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n=100),双号为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路径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分级情况、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 7(PFIQ-7)、PFD问卷(PFDI-20)、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健康状况调查表(GQOL-74)评分及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Q-7、PFDI-20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ISQ-12 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 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D产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路径化康复护理后,能明显提高产妇盆底肌肉功能,改善产妇生活状态.

    生物反馈电刺激路径化康复护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生活状态

    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高朝辉张延芹滕红伟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4 月滨州市优抚医院收治的 7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康复效果、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的同时配合精神护理工作,可改善其心理、精神症状,促进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提升.

    精神分裂症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康复疗效精神状态

    改良式无痛翻身方案联合集束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

    罗志琼李冬妹何欢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无痛翻身方案联合集束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2023 年 1 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良式无痛翻身方案联合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自尊感[自尊感评分(SES)]、压力性损伤(Braden压力性损害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前、翻身时、翻身完成即刻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IM、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 d后、干预 7 d后,观察组患者SE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Braden压力性损伤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式无痛翻身方案联合集束化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提高髋关节活动能力、自尊感,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改良式无痛翻身方案集束化康复护理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

    肩痛穴平衡针法配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对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

    张铃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肩痛穴平衡针法配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对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 115 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8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肩痛穴平衡针法配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对照组 57 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 2 个疗程后,肩部窜痛、肩部伴有沉重感及畏风恶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疗程后的前屈、内旋、外旋及外展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疗程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中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及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2 个疗程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6(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痛穴平衡针法配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对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且能减轻症状和炎症反应.

    肩周炎寒湿痹阻肩痛穴平衡针法运动留针法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

    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恐惧调查及影响因素、应对措施分析

    林秋实林瑞梅林荫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恐惧调查及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85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线资料以及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85 例宫颈癌患者FoP-Q-SF评分为 28~51 分,平均评分(36.80±4.67)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功能不健康、自我效能低水平以及健康素养低下的患者FoP-Q-SF评分高于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家庭功能健康、自我效能高水平以及健康素养充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功能、自我效能以及健康素养对是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恐惧水平相对较高,文化程度、家庭功能、自我效能以及健康素养是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

    宫颈癌宫颈癌根治术疾病复发恐惧文化程度自我效能

    非接触式全视野镜在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许雪玲齐奇胡琪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非接触式全视野镜在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 月—2023 年 6 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 240 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使用 25 G玻璃体切除系统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1 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BCVA、CMT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VEGF、ET-1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为 9.17%,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非接触式全视野镜应用于PDR患者治疗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视力,降低VEGF、ET-1 水平,安全可行.

    非接触式全视野镜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临床效果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