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

    张军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PD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8 月—2023 年 8 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 83 例PD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TAPB组(n=27)、RSB组(n=28)与联合阻滞组(n=28)。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麻醉即刻(T0)、切皮时(T1)、腹直肌分离时(T2)、皮下隧道建立时(T3)及缝皮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2、T3、T4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阻滞组T1、T2、T3、T4 VAS评分低于TAPB组和R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APB组和R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B和RSB联合应用于PDC患者中,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更好,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腹膜透析置管术超声引导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郑一贤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 年 8 月—2023 年 7 月漳浦县医院收治的 160 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升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流速(Vm)均升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降低,观察组Vm明显高于对照组,PI、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好。

    脑梗死注射用尤瑞克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脑血流动力学

    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孟庆国唐守齐田希丰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 月—2023 年 6 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12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五孔组与单孔加一孔组,各 56 例。五孔组采用五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加一孔组采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单孔加一孔组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五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加一孔组术后1 d、2 d、3 d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五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单孔加一孔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水平低于五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加一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五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7,P=0。185)。结论: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与五孔法相比,可减少患者切口长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疼痛和血清CEA、CA199 水平。

    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肿瘤标志物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影响

    甘双桃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17(IL-17)、CD8+、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低于治疗前,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21、IL-17、CD8+、Scr、BUN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地塞米松和醋酸泼尼松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能够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的肾功能,且疗效安全可靠。

    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免疫功能肾功能炎症因子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王月琼郭毓娟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alis plane block,TAP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3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64 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A组(n=32)和B组(n=32)。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TAPB,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阻滞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术后 6 h、12 h、24 h的Ramsay镇静量表(Ramsay sedation scale,R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T4,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A组MAP、HR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h、12 h、24 h,A组RSS评分、VAS评分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术中患者血流波动较小,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Ramsay镇静量表不良反应

    泄热逐瘀排石汤辅助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

    郑占沛蒋毅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泄热逐瘀排石汤辅助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2023 年 9 月大田县总医院收治的 103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泄热逐瘀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相关指标、肾功能、尿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4 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分降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 d,两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均降低,研究组组Scr、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 d,两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尿道压(maximum urethral pressure,MUP)均升高,研究组最大尿流率和MU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热逐瘀排石汤辅助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协助清除残余结石,提高肾功能和尿动力学,减轻术后疼痛应激,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泄热逐瘀排石汤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肾功能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

    张静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 2021 年10 月—2022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且两组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治疗 3 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周期,两组PBAC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周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狭窄、子宫粘连、宫内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6 个月、12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PBAC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较好。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效果妊娠结局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结直肠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王焕玲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结直肠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 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 2 周后,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2 d、3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肠梗阻及总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结直肠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感,加快肠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结直肠癌术后康复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生活质量

    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诊治分析

    李雪梅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诊治措施、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11 月仙桃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24804 例产妇,调查该组产妇的基本资料,了解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总结诊治措施。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24804 例产妇,124 例因临床资料不全而排除,共调查 24680 例。24680 例产妇中,50 例发生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20%。不同产次、年龄、孕次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瘢痕子宫、手术损伤、子宫病变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为瘢痕子宫、子宫病变、手术损伤。50 例子宫破裂患者中,治疗后 31 例 1 周后拆线痊愈出院;另外 19 例由于入院时已出现感染,术后并发败血症5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7例,切口延期愈合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9 d,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产妇子宫破裂情况占比较高,影响产妇子宫破裂因素包括瘢痕子宫、子宫病变和手术损伤,因此对于这部分产妇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减少子宫破裂发生,同时,子宫破裂发生后应积极采取规范的诊治措施加强诊治。

    子宫破裂影响因素临床诊治

    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露露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2022 年12 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 116 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 58 例。参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递质水平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和多巴胺(DA)水平升高,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NE、Ach和DA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45%,低于参照组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0,P=0。047)。结论: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改善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意识水平,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少并发症。

    早期康复措施温针灸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