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理科园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理科园地
中学理科园地

双月刊

中学理科园地/Journal Field of Middle School Science Depar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马乾坤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STEAM教育理念的研究背景及组成框架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以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跨学科素材为基础,以跨学科思维将数学与中学阶段其它学科相互贯通,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课程分科过细的现状,进行情境化、实践化的教学组织来实现数学学科的真正的跨界与交融,以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的新路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STEAM教育理念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深度探究

    王丽姜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创设金属框架切割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物理情境定量计算在不同参考系中观测到的感应电动势,发现在不同参考系观察,两种感应电动势具有相对性且存在可以同时观测到两种电动势的参考系.对比研究金属杆切割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和随空间变化的磁场,发现在对地面参考系看来随空间变化的磁感应强度因为dB/dt=0,所以只有动生电动势,而没有感生电动势.因此建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将金属杆切割随空间变化的磁场问题处理成在地面参考系观察,从切割非匀强磁场产生动生电动势的角度解决问题.

    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参考系高中物理教学

    基于图像表征的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诊断性评价

    林安棋郑渊方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课后作业为例,探析图像表征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的评价功能.通过学生解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审题、物理概念应用和多重表征 3 个方面的能力,加深教师对学生现有物理学习水平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应教学调整.

    图像表征物理问题解决诊断性评价

    图形化编程的软硬之路

    张敏曾志勇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编程教育正逐渐向低龄化和普及化迈进,图形化编程作为一种直观、易学的编程方式,已在中小学编程入门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章深入分析了图形化编程软件向硬件领域的扩展,包括编程工具和开源设备的选择与项目实现,以及这些硬件如何与软件相结合,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编程体验,为未来的教育模式和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图形化编程游戏化编程开源硬件

    基于"双减"的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设计——以沪科版第三章"声的世界"为例

    陈宇芩张永林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实践作业的设计愈发重要.实践作业不仅能巩固物理观念,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还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文章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声的世界"一章为例,从观察类、操作体验类、设计制作类、实践调查类作业4方面阐述实践作业的设计,并对实践作业的设计依据做了简要的阐述.

    双减实践性作业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习题命制应注意数据的科学性——以"恒定功率机车启动问题"为例

    周小新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恒定功率机车启动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模型和重点内容,但由于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局限性,与该模型有关的习题会出现条件冗余的情况,因此此类习题常出现数据编制不科学的问题.该研究通过求解微分方程来讨论恒定功率机车启动问题,得到恒定功率机车启动问题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为t=-mP/f2lnP-fvt/P-fv0-m/f(vt-v0)和s=-mP2/f3lnP-fvt/P-fv0-mP/f2(vt-v0)+mv02/2f-mvt2/2f,为编制此类习题提供一个科学的命题依据,同时给出编制此类习题的建议.

    恒定功率机车启动数据科学性微分方程习题命制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通用技术实践试题命制

    朱仕成丛敏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结构层次水平.将SOLO分类理论引入通用技术学科试题命制,尝试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SOLO层次存在对应关系切入,结合"多层盆栽自动供水控制装置"的实践项目原创试题,阐述对通用技术实践试题命制的思考与探索.

    SOLO分类理论通用技术实践教学试题命制

    结合器材和实验方法改进的项目化学习——以"平面镜成像"教学为例

    林自强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为例,依据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开展以入项活动、知识与能力建构、探索与形成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单课时项目化学习活动.同时分析了玻璃板、物体、支架等实验器材和对应点选取方法的改进原因、改进措施、改进后的优点,最后从实施单课时项目化学习的可行性和意义角度谈实践感悟.

    项目化学习平面镜成像器材改进

    自制数字化摩擦力教具 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陶漫余润情彭朝阳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数字化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测量精度.利用Arduino开发板和薄膜压力传感器制作一种可实时探究摩擦力的数字化实验教具,克服传统教具在操作和读数上的不足.该教具可用于初高中摩擦力教学中摩擦力的定性、定量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摩擦力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传感器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摩擦力薄膜压力传感器

    基于Tracker软件的可视化定量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为例

    翁秋扬戴颖黄志高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来优化教学设计.结合视频跟踪分析Tracker软件,开发一物多用的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探究,实现平抛运动对比研究与轨迹研究方式结合;实现平抛运动与"模拟分运动"的演示对比,聚焦位移、速度等具体物理量拓展实验内容;实现更加精确便利高质的平抛实验探究.教学设计总体进行"轨迹获取—运动分解—探寻分运动特点—聚焦位移、速度物理量验证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环环相扣的平抛实验探究活动,从定性到定量,体现链接"化繁为简、化曲为直、化未知为已知"的逻辑通路.

    核心素养平抛运动物理实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