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月刊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Journal Maths Teaching Middle Schools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数学文化

    张维忠
    1页

    深化基础 强化思维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翟嘉祺赵轩郭淑媛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依托高考评价体系,贯彻高中课程标准精神,持续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通过优化试卷结构、创新试题设计等方式,深化基础性考查,聚焦主干和基础,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和教材;强化思维能力考查,突出对思维过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的考查;优化运算素养考查,提高考查质量,避免冗余计算量,合理把握思维和计算的平衡.高考数学不断提高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考数学试题评析高考内容改革

    谈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师生对话

    李大永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了研究师生对话必要性的理论基础;其次,谈了该主题所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深度学习以及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师生对话)的内涵;最后,探讨了如何展开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对话.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确定引领性学习主题,设计挑战性任务;围绕挑战性任务的解决确立对话的主题;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在对话中促进彼此思想和观念的相遇与交流;关注对话氛围的培育;课堂也是教师成长的场所.

    深度学习师生对话引领性学习

    波利亚分解重组观下一个数学解题思维模型的构建

    龙艳文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波利亚分解重组观简单综述,以2023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第(Ⅱ)问为例,构建一个数学解题思维模型:首先,对遇到问题进行分解条件和辨析特征;然后,基于积累总结的各种类型,识别所涉及问题的类型,联想相关类型问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选择方法重组问题,最后实现问题的解决.

    分解重组数学解题思维模型

    基于表征理论的对数与对数函数的解读与教学

    王历权党忠良王景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教学应强调从不同方面表征数学对象,各方面相互补充和渗透,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对象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教材中对数与对数函数部分的知识表征,给出基于指数运算性质表征的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片段.

    多元表征对数与对数函数对数运算性质

    基于问题引领的观课与议课

    张小文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针对性、高效地开展观课、议课教研活动,宜在观课后形成交流的问题串,在议课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思考与交流,期望达到共同促进、提高的目的.借观"诱导公式与对称"一节课,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观课问题引导议课

    任务驱动探究 概念生成分析——以"诱导公式(第1课时)"为例

    庄增臣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诱导公式(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载体,以探究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子任务后自然生成课时大概念.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了由已知探究未知并生成新知的探究学习模式,感知了课时大概念的结构化生成.

    诱导公式任务驱动量规测评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肖萍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中数学六个模块(函数与导致、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列)探讨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数学知识、学习习惯到思维方法的衔接,确保教学的连续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顺畅过渡.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衔接策略

    问题一线串通 提升数学素养养——以"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为例

    庄艳侠
    24-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刻画单位圆上动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入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及活动中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使弧度数与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视化,生成三角函数的定义.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实现深度学习.

    任意角单位圆三角函数的概念

    大概念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直线的方程(第1课时)"为例

    阳盛健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数学思维的框架,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大概念视角下的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挖掘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形成整体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直线的方程概念教学问题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