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物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物理
中学物理

张喜田

月刊

1008-4134

zhxwl@wanfangdata.com.cn

0451-86334515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中学物理/Journal ZHONGXUE WULI(GAOZHONG BA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该刊以全面提高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物理教育、科研爱好者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是中学物理教师、物理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321"学习目标体系模型构建与研制路径

    张亚明崔琰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设计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目标是否存在,目标是否科学,目标是否达成,直接影响教学的科学性与深刻性.但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设计者往往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无从下手,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本文提出研制教学目标所遵循的基本路径和原则,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新分类法、比格斯的SOLO分类法提出4种知识类型、3层认知层级、2维分类体系、1个核心任务的"4321"学习目标体系模型,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

    学习目标知识类型目标层级

    中学物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对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李富强高倩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获得、识别、共享、应用隐性知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借助已有量表,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我国中学物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对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隐性知识获取通过不同路径影响教研共同体的教学创新;教师的做中学在其互动中学与隐性知识意识中起到了中介效应;教师的教学过程创新在教研共同体隐性知识共享与教学产品创新中起到中介效应;知识质量对于隐性知识共享与教学产品创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的提升策略.

    隐性知识获取隐性知识意识隐性知识共享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

    物理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增值评价框架的构建——以《物理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

    应珺如刘佳丽张静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设计能力是物理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增值评价的相关理论,构建物理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增值评价框架,并以参与《物理学科教学论》课程学习的111名学生为实践对象,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能力增值情况进行研究.课程开始之初到结束的4次教学设计能力水平的增值结果表明:九成左右的学生由能力低于水平3发展为达到或超越水平3,最终整体达到良好水平.教师的及时反馈、明确的评分标准、优秀模板的示范、小组同伴的互评助力和教师一对一的指导等教学策略,对学生能力增值起到明显效果.

    物理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增值评价

    指向科学核心素养的四维整合学习模式——以"胡克定律"为例

    杨洋张宗芳王不一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发布的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以胡克定律为例,首先梳理了从胡克到胡克定律的科学史,并以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为理论框架,批判了上世纪的"郑玄说".在此基础上,使用核心素养框架重构胡克定律相关内容,融入科学史与争议问题,组成科学大概念的学习进阶,以探究实践贯穿始终,提升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与科学态度,形成思维整合学习模式,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科学大概念学习进阶科学核心素养胡克定律

    物理教科书中科学思维的呈现:建构逻辑、现实样态与推进路径

    刘雨欣荆鹏侯恕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思维作为物理学科的驱动内核,是聚焦学生未来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基于物理教科书中科学思维呈现的分析框架,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进行分析发现:科学思维的各个维度得到整体推进落实;科学思维在不同领域的呈现具有差异性;科学思维在教科书中的融入具有多维性.基于上述样态,研究认为,将科学思维融入物理教科书时应采取如下策略: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探索科学思维融入新形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找准科学思维融入契合点;坚持学科与学段相统一,确保科学思维衔接一体化.

    科学思维核心素养高中物理物理教科书教科书编写

    自制可视化教具 赋能创新型课堂——以"超重和失重"为例

    曲金龙廖妍张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课堂上的超重和失重实验,实验方法单一、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并且可视性较差,缺乏实际情景的定量实验.本文基于可视性、创新性设计了一系列超重和失重的教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超重和失重可视化教具定量实验

    指向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协同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

    任鑫曾拥军陈磊陈欢...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借助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能力.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探讨指向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并提出基于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协同的实验教学实施框架,进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实验教学高阶思维

    基于深度学习的5E教学模式实践与反思——以"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为例

    王鑫婕孙宝东冯立峰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实施,深度学习逐渐成为教学实践的主流.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框架,旨在注重建构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迁移.5E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引入、探究、解释、拓展、评估"在物理教学中层层递进,与深度学习完美契合,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深度学习5E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中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思维培养对比分析——以"电场电场强度"为例

    马贤荣李霞彭前程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电场电场强度"部分为例,对比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和俄罗斯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关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编排方式,从结构编排、编写逻辑、具体内容呈现三个方面分析了两个国家的教科书在科学思维培养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科学思维比较研究教科书对比俄罗斯教科书

    利用Multisim和Mathematica求解最大功率

    张玲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最大功率计算是高中教学以及高三复习的一个难点.以一道高三题目为例,通过结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计算,并将Multisim仿真软件和Mathematica软件用于解决直流电路中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问题的教学,避免"定值电阻的最大功率"和"可变电阻的最大功率"等概念的混淆,操作简便,数据直观,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突破.

    最大功率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MultisimMathema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