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育创新视域下特色高中跨学科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张敏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实现跨学科育人的纽带和桥梁.在美育创新视域下进行跨学科育人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深化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深刻价值意蕴,在遵循五育融合的理论逻辑和美育创新的实践逻辑下,探索出牢固树立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强化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系统构建整合·创美的课程体系;创建优化醇美课堂的教学实践;建立完善素养导向的评价机制的实践路径.

    美育创新跨学科育人全面发展

    基于"美创"特色的跨学科德育主题活动探索与实践

    刘莉萍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学校的"美创"特色,以跨学科德育为核心,精心选择并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建构了"德美一体,智美融合、劳美协同、仪美共情"四大板块所构成的跨学科德育主题活动体系,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美创"特色跨学科德育主题活动

    高中校园文创课程开发与实施——以"紫竹文创+"课程为例

    许琳
    9-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竹文创+"校本课程以校园文创设计为切入点,以设计服务辐射社区、街道作为以美育人的重要抓手,旨在通过跨学科项目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文创设计,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项目中的一门课程.课程规划着眼于将跨学科知识与艺术实践育人两者结合,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通过多学科联动、多部门协调、多形式创新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艺术志愿"实践育人新模式.围绕艺术类高中的特点,针对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案例实施路径进行剖析,梳理课程思路与创新点,探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展示新课程理念下我校高中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紫竹文创+校本课程跨学科

    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高中实验美术课程实践

    朱宇
    13-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呼唤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的素养导向日益凸显,国家提出对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更高要求.上海市紫竹园中学的实验美术课程能较好地发挥美术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方面的独特优势.课程依托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展开,引导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展开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各学科知识,并用美术的方式对研究成果予以表达.在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学习新知—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感受美术设计与未来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养成创新精神,进而落实创新素养的培育.

    创新素养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验美术课程

    基于『美创』特色的跨学科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陈静如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美创"特色,通过跨学科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构建了一个兼具创意性与实用性的学习体系.在具体课程设计中,通过创建多功能区域,涵盖传统文化、综合材料实践、现代艺术设计和基础造型创作等领域,培养了学生多元化的技能和全面的艺术素养.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过程中不仅获取了专业知识,更成为问题解决者和创作者.评价策略方面,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平衡,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标准,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对自我学习过程的理解.在问题情境的构建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展开学科融合特征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美术创意跨学科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国玻璃艺术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王俊烋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推进"双新"落实,结合我校的美创特色,基于中国玻璃艺术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开发了一门玻璃艺术跨学科高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审美表达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课程内容包括玻璃艺术史、玻璃制造工艺、玻璃艺术设计、玻璃艺术鉴赏等模块,并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跨学科项目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玻璃艺术,并将其与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中国玻璃艺术跨学科素养审美表达文化理解历史思维

    基于学校美术特色的高中跨学科教学探究

    黄莺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的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跨学科教学在高中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隔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本研究立足于学校的美术特色,旨在探讨高中国家课程中实施跨学科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最后展望跨学科策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国家课程美术特色

    跨学科视角下高中语文单元梳理课的设计与实践

    程爰
    30-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跨学科主题学习正式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高中阶段,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回归育人价值的必要路径.跨学科教学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有其理论基础,在单元梳理课中,以单元导语、学科基本要求、高考方向为依据,选取梳理点,借助信息科技、音乐、美术等多种学科要素,对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跨学科教学设计中要先进行整体规划,从思想上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并能在教学后注重反思.

    高中语文跨学科单元梳理

    跨学科视角下高中数学课情境导入的设计与实施

    陈洁
    33-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丰富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思路及实施策略,创新和拓展数学教学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教学案例法等多元化研究方法,对跨学科情境导入的设计原则、操作流程和实施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跨学科情境导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导入策略,创设有趣、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跨学科高中数学情境导入

    多模态协同视角下高中英语跨学科教学探究

    李文枢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以一节英语阅读课为例,从交际引入、语篇阅读、拓展练习、学科迁移输出四个层次入手,探寻了多模态协同视角下高中英语跨学科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在提高阅读准确度的同时又能提升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对深度学习策略的运用.在跨学科教学模式中涉及多个学科相互协作,借助多模态理论,把多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围绕特定的语篇语境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在全面理解课文之后可以进一步了解文化内涵,从语篇语境的本质出发,能够快速突破材料语言的障碍,准确把握语篇内容.

    多模态教学跨学科教学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