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教材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教材教学
中小学教材教学

郭个

月刊

2095-9338

010-5875861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中小学教材教学/Journ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文明起源专题解读——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第一单元修订说明

    张海黄朴民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第一单元作出了较多的修订,以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阐释了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新修订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第一单元的叙事逻辑和重点内容集中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个方面.教学的难点包括如何阐释关键概念、解释历史现象、认识国家和文明的起源、使用考古材料和古史传说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成果作为重点内容写入新修订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包括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多元一体特征和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

    初中历史统编修订教材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经典选入教科书还是教科书铸就经典:教科书选文经典性探析

    朱琴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历史经验、实践真理的载体,教科书选文是时代思潮、社会发展和教育理想的反映,经典应该进入教科书,教科书选文也天然具有经典性.然而,教科书是阅读群体最特别、阅读方法最精细、解读方向最权威、阅读群体最庞大的文本,经典进入教科书的同时,教科书也进一步塑造了经典.教科书是读者最多、最独特的文本,教科书通过政治力量的支撑、自身相对的独立性、编撰者独特的阐释视角,推动选文的传播与普及,从而让选文以教科书为载体实现其经典化,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经典塑造教科书选文文学经典

    义务教育地理教师教学用书的价值分析、编写理念与栏目设计

    陈实程健朱雪梅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教师教学用书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参考,是地理教学法知识融合的载体.义务教育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具有指导教学实践、整合教学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传承地理教育文化等价值.基于标准性、系统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先进性理念,义务教育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应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整体视角、项目式学习的本质要求、教学逻辑建构的原理三个维度,设计栏目及其功能,以推动地理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其更好地服务地理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成长.

    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教师教学用书

    香港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王贺许勇辉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推行科学课程改革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科学潜能、提升学生的资讯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香港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呈现出发展学生多维度共通能力、培养学生正向性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跨学科课程学习等特点.通过构建开放式课程架构、建立贯通式课程体系、采用多路径学习方式,香港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步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与育人理念.对内地来说,香港中小学科学教育突出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强调贯通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现综合路径的学习方式等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香港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大概念的内涵、呈现及突破

    陈进
    26-3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大概念以显性、隐性两种方式呈现.一种以"大概念"语词直接呈现;另一种以"概念体系"隐性呈现.两种呈现方式背后体现出以下重大突破:用大概念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框架;大概念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用落实大概念目标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追求理解的概念性表述方式;用大概念实现中小学课程衔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大概念生物学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改进

    余不易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思维是初中科学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思维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不当处理易使学生错失思维发展的良机,不仅会导致教学的低效,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可着力在情境创设、课堂提问、方案设计、活动组织、数据处理等环节开展教学改进,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教学改进初中科学

    为了理解:教学方式变革的核心——一种教育哲学的视域

    湛卫清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理解就没有教学,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理解而教.教育哲学视域的理解包括认识论视域的认知、价值论视域的选择和本体论视域的对话.理解在教学中的地位包括发展思维、知识迁移和获得知识的意义.实现为了理解而教,需要为理解而激发,培养好奇心;为理解而探究,回归过程性;为理解而对话,实现生命的可能性.

    为了理解而教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学习进阶的困境与突围

    杨静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进阶是语文学科教学转型的重要方向.基于当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只见课时目标,不见目标序列;只见课文内容,不见课程结构;只见语文活动,不见方式变革的现实困境,教师要深入理解语文学习进阶蕴含的目标序列化、内容结构化、过程层进化的内在逻辑,探索构建单元学习进阶框架、统整学科学习要素、亲历学习进阶历程的破解路径.

    语文学习学习进阶教学困境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11期目录

    46页

    融媒体视域下中小学美育的教学互动性研究

    钟洁徐军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断涌现,艺术课程的互动性教学获得了更多发展的空间.融媒体技术在中小学互动性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需要确立"变教为育"的教学理念和"变合为融"的教学方式.构建融媒体视域下互动性教学模式,需要积极实施"三互动"生成路径,聚焦"三融合"优化策略,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效率和育人效果,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融媒体中小学美育教学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