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证治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陈佳萍李享刘红旭来晓磊...
    96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证治特征及用药规律,并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核心药对治疗CMVD的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1月1日收录的有关CMVD中医诊治研究的文献,对中医证治规律进行分类统计,并挖掘中药复方的核心药对,利用TCMSP、GeneCards、DisGeNET、TTD、OMIM、STRING、Metascape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析核心药对与疾病间互作关系及相关通路,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化学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结果: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160篇,CMVD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证,中药复方涉及药物89味,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黄芪-丹参。黄芪-丹参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成分可通过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IL6)、胱天蛋白酶3(CASP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等多个靶点影响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等来干预CMVD。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良好。结论:中医药治疗CMVD多以益气活血法为主,其核心药对黄芪-丹参治疗CMVD的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凋亡相关。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医药证治规律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黄芪丹参

    冠心病病人体质与脉象的相关性

    吴正波范宗静李星星谢连娣...
    971-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体病相关理论探索冠心病病人中医体质分布,结合中医脉诊分析体质与脉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21年5月31日-11月30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通过量表辨识中医体质,切诊确定脉象,整理冠心病人群体质与脉象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体质与脉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71例冠心病病人,其体质分布多见痰湿质,为67例(24。7%),其次分别为瘀血质52例(19。2%)、阴虚质45例(16。6%)、气虚质30例(11。1%)、湿热质30例(11。1%)。脉象出现频率>10%的有弦脉(143例,占52。8%)、沉脉(74例,占27。3%)、滑脉(31例,占11。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弦脉与气虚质呈负相关(r=-0。137,P<0。05),沉脉与气虚质呈正相关(r=0。153,P<0。05),沉脉与湿热质呈负相关(r=-0。137,P<0。05),滑脉与湿热质呈正相关(r=0。206,P<0。01)。结论:脉象可反映体质倾向,冠心病病人沉脉与气虚质呈正相关,滑脉与湿热质呈正相关,体质与脉象存在一定相关性。

    冠心病中医体质脉象相关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究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庄震坤李颖陈宏昱温妙愉...
    975-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软件对GEO数据库中下载的缺血性心力衰竭(HF)的微阵列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四君子汤中4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获取四君子汤有效成分与心力衰竭的匹配靶点;通过Cytoscape(v 3。2。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在R软件上使用clusterProfiler(v3。8)和DOSE(v3。6)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DockTool、PyMOL软件进行预处理及分子对接。结果:通过对微阵列数据的分析,获得关于心力衰竭的3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共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136种,活性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4 134个,对9个匹配靶点和5个重要化学成分进行后续分析,构建了"四君子汤-心力衰竭"PPI网络。通过GO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细胞对酸性化学物质的反应、有机羟基化合物转运、轴突再生、神经元投影再生、内质网腔、胶原三聚体、蛋白结合和局灶性黏附途径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柚皮素与核心靶点载脂蛋白B(APOB)、补体C1q结合蛋白(C1QB)对接良好。结论: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可能是多靶点、多途径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为后续的四君子汤药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缺血性心力衰竭四君子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微阵列数据分析作用机制

    国内外心脏肿瘤相关研究的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

    王天琳孙梓宜段锦龙姚魁武...
    98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近20年心脏肿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领域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对获得的文献进行发表年份、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 767篇、英文文献16 330篇。国内外作者以许建屏、王红月、Reardon Michael J、Maleszewslci Joseph J等为代表,均已形成了各自的合作团队。发文期刊主要涉及影像学和心血管外科领域。研究机构以各大学附属医院的影像科及心血管外科为主。关键词图谱提示心脏肿瘤的诊断分型以及相关影像学技术是研究重点。结论:非手术疗法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应用分子病理机制来开发和应用靶向治疗药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心脏肿瘤CiteSpace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热点

    心房颤动与肠道恶性肿瘤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许志杰闫龙美邢雅璇吴弦宇...
    996-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与肠道恶性肿瘤的因果关系。方法:运用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合超过100万名受试者的6项相关GWAS研究针对AF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方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证实AF遗传易感性与结肠恶性肿瘤[OR=1。12,95%CI(1。00,1。25),P=0。043]以及小肠恶性肿瘤[OR=1。34,95%CI(1。04,1。74),P=0。025]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结论:AF遗传易感性与肠道恶性肿瘤有潜在因果关系,为心血管疾病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心房颤动肠道恶性肿瘤孟德尔随机化

    心血管病高危病人中医体质类型与代谢风险因素的关系

    秦岭鞠建庆王欣王培利...
    1001-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例心血管病高危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评估中医体质类型,收集代谢因素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和代谢风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并针对相关因素为阳性的高危人群做详细对比。结果:202例心血管病高危病人排名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痰湿质病人腹围、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病人;气郁质病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其他体质病人。结论:心血管病高危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且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相关。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心血管代谢

    恒清Ⅳ号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邓楚珺王燕燕陆燕陈慧泽...
    1005-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恒清Ⅳ号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PD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恒清Ⅳ号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评分、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脑区血流量、步态,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浆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60。66%(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UPDRS评分、PDQ-39评分均明显下降,步长、步速、脑区血流量及转身角速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PDRS评分、PDQ-39评分均明显下降,步长、步速、脑区血流量及转身角速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均下降,SOD、GSH-Px、BDNF、Glu及GAB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均下降,SOD、GSH-Px、BDNF、Glu及GAB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清Ⅳ号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PD的疗效优于单用多巴丝肼片,可降低PD病人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升高血清SOD、GSH-Px、BDNF、Glu及GABA水平。

    帕金森病恒清Ⅳ号方炎症氧化应激

    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分析

    杜毅达李成福何春颖陈芷妍...
    1011-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目前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为未来核心指标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重庆维普(VIP)、PubMed、EMbase 和 the Cochrane Library 等 6 个数据库,同时追踪已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描述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结果:纳入的23篇文献共使用了 26个疗效指标,居前5位的疗效指标依次为: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18篇(78。3%)、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14篇(60。9%)、中医证候积分量表14篇(60。9%)、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评估(ADL)量表10篇(43。5%)、临床疗效6篇(26。1%)。78%的研究访视时间在3个月之内。结论: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在结局指标的选择、测量和报告方面存在较大异质性。建议进行核心指标集的研究,完善随机对照试验疗效指标评价体系。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

    王艳珍袁海霞杨江韩新民...
    1016-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有关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2年2月-2022年2月,统计分析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主配穴使用频次、中医证候分布及穴位归经等。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1篇,涉及穴位处方95个,其中主穴94个,配穴99个,主穴总取穴频次为438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依次为百会、太冲、合谷、三阴交、四神聪、风池、印堂、神门、内关、神庭;配穴总取穴频次为427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依次为地仓、迎香、廉泉、太阳、颊车、足三里、丝竹空、攒竹、丰隆、肩井。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肝亢风动证、脾虚肝亢证、阴虚风动证、脾虚痰聚证、风痰扰动证。腧穴归经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足阳明胃经、督脉、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对12个高频主配穴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6个新组合:百会、风池;太冲、合谷;三阴交、足三里;肝俞;神门、内关;四神聪、神庭、印堂。结论: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以调神为主,祛风扶正为辅。

    抽动障碍儿童针刺选穴规律数据挖掘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5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蔡振璇张城炼许卫攀
    1021-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5(TRAF5)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以800 μmol/L浓度的二氯化钴(CoCl2)处理细胞建立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RAF5过表达质粒(pcDNA-TRAF5)和空载质粒(pcDNA-NC)转染至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细胞TRAF5基因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RAF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ypoxic组H9c2细胞中TRA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LDH水平、MDA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降低,细胞中p-ERK/ERK、p-p38 MAPK/p38 MAPK、p-JNK/JNK 比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ypoxic 组比较,Hypoxic+pcDNA-TRAF5 组 H9c2细胞中TRA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LDH水平、MDA含量降低,SOD、GSH-Px水平升高,细胞中p-ERK/ERK、p-p38 MAPK/p38 MAPK、p-JNK/JNK比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F5通过介导心肌酶活性和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有关。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5,TRAF5心肌细胞损伤氧化应激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