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月刊

1000-419X

duxiexinkongjian@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大语文论坛》(20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内涵及构成要素探究

    万进峰张静怡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衡量高中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有别于教师素养,它是特殊的教师专业素养,且受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约和指导.高中语文教师素养内涵具有专业性、统一性、发展性特征.基于对相关文献的自上而下的分析以及与一线语文教师的讨论分析,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素养可以综合为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内涵要素

    建构阅读策略:让"多读书"进阶为"会读书"——以《周亚夫军细柳》"1+X"阅读为例

    张占营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引导学生"多读书",是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但实际教学中则又出现了阅读只重视"量"不重视"质"的现象.本文结合《周亚夫军细柳》的"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阐述"1+X"群文阅读要充分发挥课后推荐篇目的学习价值,要聚焦文本体式,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学,在探究中建构阅读策略,在迁移中强化与丰富阅读策略.这样,让"多读书"进阶为"会读书",实现阅读"量"与"质"的双提升.

    文本体式阅读策略《周亚夫军细柳》"1+X"阅读

    在《赤壁赋》教学中探寻"语言建构与运用"

    白记营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文以《赤壁赋》为例,借助课堂流程,从语言解读、语言建构、语言运用三个层面来探索"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现路径.

    语言建构与运用文本细读语言规律情境设置

    群文阅读:实践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何琛司体忠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通过聚焦化的学习、整合化的学习、结构化的学习和情境化的学习为"深度学习"的实践和实现开辟了有效的路径.在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构建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群文阅读深度学习有效路径

    基于文本类型阅读取向的深度解读路径

    孔沫人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阅读动机、阅读方式等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式的解读就成为了当下亟需讨论的课改议题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不同文本类型,着力研究不同类型文本中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的解读路径和方法.

    文本类型深度解读语文教学

    教学立意:高效课堂的前奏曲——《三顾茅庐》教学实践的审视

    张永林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顾茅庐》是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最美丽的华章,选入教材可学的内容很多,作为教师必须思考,该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一番斟酌取舍就涉及教学立意的问题.教学立意是高效课堂的前奏曲,要上出好课,上出真正的语文课,就必须在立意合理、立意集中、立意新颖、立意深刻上做足文章.

    《三顾茅庐》高效课堂教学立意

    坚持素养本位实现作业"少而精"

    唐彩斌
    26页

    基于读为写服务的文本解读指向

    费明富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倡"读为写服务"侧重于根据学生的写作表现适时开发教材文本相关课程价值,以补学生作文之不足.学生作文缺少读者意识,笔者就自觉利用教材篇目,让学生见识读者意识对作文的全面影响;学生在认知方面浅尝辄止,笔者就利用教材篇目,帮助学生认识思维发展的价值与必要、空间与可能,并为其发展提供样文和观摩的机会.为此,教师要自觉增强对教材进行再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读写结合读者意识公共理论课程开发写作素养

    "非构思写作"之厘清与写作教学之优化

    汪明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秉持的是构思写作观,并坚定地认为构思之于写作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甚至达到言写作必构思、无构思不写作地步,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历来高度重视写作构思并致力于教学生重视并学会构思.而近年来,随着"非构思写作"的兴起,尤其是"非构思写作"之"非"字的否定性冲击,一时间让人们对写作构思产生了疑惑甚至动摇,并在"要构思"与"不要构思"之间摇摆不定、不知何去何从,这不仅关系到人们对写作构思的认识与定位,而且影响到写作活动以及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鉴于此,本文对"非构思写作"精神内涵进行厘清,并探讨其对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以期对"非构思写作"科学认识以及"非构思写作"理念下写作教学改进工作有所助益.

    非构思写作写作教学写作预设性写作生成性

    卮言:创意写作言语的审美追求

    俞永军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的言语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寓言、重言和卮言.卮言为"曼衍之言""无心之言""不言之言",它是创意写作言语的审美追求.学生作文,老师不妨引导学生精心捕捉生活源头,密切关注自我成长;灵活把握编排体例,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大胆展示想象魅力,积极促进思维发展,从而写出唯美的语言,抒发至真的情感.

    卮言生活思维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