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层级解读的思维进阶型促导教学模式建构

    梅培军林可可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承传统导读思想、点拨方法,以三层级解读理论为基础,构建具有层级进阶特点的"导读、促思→导悟、促探→导辨、促用"的"三导三促"思维进阶型促导教学模式;以"释义、解码、评鉴"为阅读教学的大概念,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目标体系,设计问题链,审视学情创设情境,组织学习活动,并设计嵌入式评价,促进教学评合一,通过导学与促学引领学生经历逐级攀登、逐层深入的学习旅程,让学生形成思维进阶的攀登式学习,试图建构素养导向的促导教学模式.

    三层级解读教学模式思维进阶导学模式

    "考教关联"提法可休矣

    姚春燕罗应昕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年"考教分离"之后,"考教关联"成了热词,有人以为是"教什么考什么",其实现在的"关联"也好,过去的"分离"也罢,需要关注的不是"关联"和"分离",而要关注"考"什么和"教"什么,即要关注"考"和"教"都是指向核心素养.如果简单地把"考教关联"和"考教分离"对立起来就会误入歧途.

    考教分离考教关联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项目化写作: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以九年级项目化学习"印象艾青"为例

    何丽红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项目化写作功能从"知识本位"转向"需求本位",写作成为发展思维、解决问题、展示成果的学习行动、工具或方式.项目化写作的教学目标要彰显学生主体的学习功能,实现从技能训练到素养培育的迁跃.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主体的立场需要转换,需要从任务管理的视角切入项目化写作,教师的指导方式也要脱离"套路训练",在学生任务现场"灵活助学",并给予各类学习支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教学评价的理念也要从"单向模糊"转向"全程多元",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从而准确全面地评估学生学习成果,保障学生项目学习质量.

    项目化写作写作教学语文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写作中的情境任务设计策略

    安晶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情境任务设计对项目化写作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情境任务的特征:真实性、目标导向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接着从便于项目化写作中的情境任务设计的角度出发归纳了情境任务的五种类型:模拟体验类、设计制作类、推荐交流类、竞赛评选类和媒介融合类.最后提出项目化写作中情境任务设计的建议:立足教材,设计多种类型的写作情境;把握学情,设计多层次的写作情境;扎根生活,开发地域化的写作情境.

    项目化写作情境任务设计策略

    项目化写作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策略——以"校园流浪猫"项目化写作为例

    何盼刘迪
    23-2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活动是项目化写作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文章尝试理清项目化写作中学习活动的定义与定位,结合项目化学习理论来探讨其学习活动的真实情境性、问题开放性、学科实践性、学生主体性和跨学科性等特征,最后以"校园流浪猫"项目化写作为例,提出了明确起点、达成目标,整合学科、活动递进,分解过程、功能写作,资源支持、多元评价等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策略,为一线教学实施项目化写作提供了具体和切实的指导.

    项目化写作学习活动写作教学教学设计

    语文观课评教的训练维度

    成龙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完善品格的基本手段.训练维度是观课评教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教育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科学理论等是基本性的知识基础,课堂话语分析理论、语文课程与学科教学理论是针对性的知识基础.明确"训练"的概念内涵、分析课程与学科范畴内课堂训练的类型与形式是评议的知识准备,探寻教师的教学认识论、追问训练的价值取向、考查训练形式与内容的匹配程度、检验训练前后学生的变化是评议的着力点.

    语文观课评教训练教师观念价值取向

    深度学习视域下四维联动的常态课产生机制——以《荷花淀》备课为例

    叶方碧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视域下四维联动的常态课产生机制,是为让常态课更加契合"三新"教学,和核心素养接轨,触碰学生的高阶思维,真正让学习发生在日常的每一堂课中.一堂合理化的常态课需要做到有生命性的文本解读、有阶梯状的任务设计、有颗粒质感的活动设计、有教学黏性的预设生成准备.教师力求做导游而不是探险家,让学生能像一个自由的游览者,在教师搭建的合理化活动中感受"语文场"中语言文字应用的魅力.

    常态课《荷花淀》生命性解读阶梯状任务颗粒感活动

    语文精致化教学的缘起、表征与策略

    杨玲王林喜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语文教学研究流派林立的学术现象,导致许多教师有无所适从的迷惘感.文章提出"语文精致化教学"的主张,旨在强调、整合、优化传统的有价值的语文经验、方法和思想,引导教师把握语文学科属性,以此来规避语文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文章分别从缘起、表征、策略三方面对语文精致化教学进行讨论,剖析"语文教学流派林立的现象、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之缘起,阐释"精简性、发生性、恰切性、多元性"之表征,给出"教学目标精准明确、教学内容恰当适宜、教学过程精细优化"之策略.

    语文精致化教学缘起表征策略

    初中语文主题式活动的主题建构与活动实施

    崔娟梅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主题是对语文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概括和提炼,体现语文课程本质属性.在初中语文主题式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主题能够联结人文主题与学科大概念,引导学习目标准确、有序表达,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提高语文学科实践的结构化水平.通过学习主题的价值引领,在经典课文中自然渗透立德树人价值体系,学生可以在主题式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濡染,使核心素养内化为精神品质,外化为自觉行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核心素养发展内在要求,探究学习主题的内涵、功能和意义能为主题式活动开展奠定学理基础,为实现深度学习提供思维锚点.

    主题式活动学习主题"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

    初中古代叙事诗情境创设的原点和生长点

    罗亚男方正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古代叙事诗呈现出叙事式抒情的特点,兼具叙事性和诗性.教学的难点在于借助所叙之事、所写之人,品悟诗人如何叙的艺术手法和为何叙的复杂情感.情境化教学是解决此难题的有效策略,成败的关键在情境创设.诗言情,"情"是情境创设的原点;聚焦"叙"的视角以及"事"的留白、矛盾逆折处,这是情境创设的生长点.

    古代叙事诗情境创设原点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