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语文精准教学的核心要义:知识分类的视角

    熊纪涛来凤华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知识分类的初中语文精准教学,主张精准鉴别语文知识的类型并据其类型精准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依据知识类型及其转化生成核心素养的机制,结合文言文《卖油翁》的教学,阐说了实施精准教学的基本思路:一是对知识类型的精准鉴别,二是遵循知识精准生成核心素养的机制,三是精准锚定知识并精准设置教学目标,四是创设知识精准学习的适切条件,五是采集知识精准评估的关键学习证据.这为初中语文教学正确地对待并处理知识,有效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高质量教学,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精准教学知识分类语文知识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素养导向的中考作文命题及教学建议——基于2024年中考作文试题的分析

    荣维东欧阳晖邓杨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 65 个城市的 2024 年中考作文真题(共计 120 道)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了其在话题和文体上的多样化趋势.试题涉及成长感悟、社会生活、亲情友情、人生哲理、自然科技等多个领域,题型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文体遵从惯例有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文体不限"四个类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建议:教师应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强化文体意识,鼓励创新写作与个性化表达.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与反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以更好地应对中考作文的挑战.本研究旨在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促进中考作文教学的改进与发展.

    中考作文命题话题多样化文体类型教学建议

    中小学写作评价体系的层级、建构及运用

    林荣凑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评价领域"怎样的文章是好的"这一问题,至今尚缺乏明确清晰的体系性回答与建构.理想中的写作评价体系包括通用级、文类级、亚文类级、文体级和要素级等层级,由上而下呈现为特征更为具体、更便于学习训练的金字塔结构.通用级评价标准是写作评价体系的总纲,提领文类、亚文类和相应文体的评价标准,为课标修订、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和大规模高利害测评提供专业支持.当今可大力开发具有文类或亚文类倾向的评分规则,并运用于大规模测试、阶段性测试和日常学习等评价场景.根据学段或学情需要,适当开发与上位评价相呼应的文体级评分规则.为了学生深度学习某种具体写作表现技能,可开发要素级评价标准并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全程.

    写作评价层级评价体系评分规则

    高考作文思辨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模型建构——基于2024年全国卷作文题的分析

    田伊琳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五年全国卷作文试题均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但一线师生并不清楚高考作文思辨能力的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导致无本可依.本研究溯源《德尔菲报告》思辨能力概念、融合课标具体体现,阐释高考作文中思辨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然后对主要相关的思辨能力模型展开评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考作文思辨能力的理论模型和实用模型.该理论模型将高考作文中的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统管监控思辨能力的元思辨能力;第二层次为涵盖认知技能、评价标准和思辨品质的思辨能力,其中认知技能有分析、评估和推理,评价标准有清晰性、准确性、相关性、逻辑性和深刻性,思辨品质有好奇、开放、自主、坚持、公正.实用模型则从写作实际出发,将评价标准应用于论点、论据、论证等写作要素,以发展相应思辨品质.

    高考作文思辨能力构成要素思辨能力模型

    基于三层级解读的自主合作型共进教学模式建构

    贡如云
    29-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合作型共进教学模式简称共进模式,该模式以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它以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并以此展开三层级教学目标设计.共进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自读、设问—互问、共研—互辨、共进.其操作范型有常式和变式两种.该模式有限定的实施条件,要实现既定目标需合理处置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共进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体实施分四个步骤.

    三层级解读阅读教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共进模式

    从"三无"走向"三有"——基于多向融合的整本书学习任务群设计

    肖建红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剖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无料、无序、无味三大困境,提出任务设计应追求有质、有理、有趣.实践表明,基于多向融合的整本书学习任务群设计不仅使学生从分数追求转向生命世界的成长,还使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从杂乱无序变为破界融合的创造过程,同时使阅读实施成为课程设计中的创生力量.

    三无三有多向融合整本书学习任务群

    召唤结构视域下高中生思辨性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的机制与理路

    李雯石国伟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往往存在阅读研究与表达研究相割裂的问题,且在表达教学中也存在泛化、模式化、单向化的问题.将召唤结构理论运用于思辨性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主要通过内涵阐释、培养路径剖析,提出"趣技结合,有效寻找'思辨表达召唤'""质量兼备,助力接受'思辨表达召唤'""链接内外,持续生成'思辨表达召唤'"三条教学策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高中生思辨性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使学生在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召唤结构思辨性阅读表达能力培养机制与理路

    高阶思维发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逻辑要求及其优化策略

    左婵娟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高阶思维是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自主建构性、反思判断性、自我生成性为特征的高阶思维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间具有可能性、现实性与必然性的逻辑关系.为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需积极构建"坚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坚持最佳阅读期、最佳阅读区、最佳阅读级"等多项优化策略.

    高阶思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回响千年:诵读教学与语文韵味的重塑

    杨晓琦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诵读不仅是对知识理解的追求,更是一种核心素养和道德修养提升的过程.然而,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诵读教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包括教学观念上的偏颇、教师专业能力的局限、应试教育的压力、评价方式的单一以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有限等问题.运用差异化诵读策略,包括经典文学的沉浸式诵读、诗歌的音乐化诵读、散文的情感化诵读、小说的角色化诵读和戏剧的表演性诵读等,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诵读方式.通过这些实践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文学鉴赏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诵读教学核心素养差异化实践文化传承语文教育

    经典叙事文本教学任务的结构化设计——以《祝福》层级进阶研读教学为例

    郭传斌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三层级进阶研读"对《祝福》小说文本展开由初阶梳理两个故事到中阶辨析两个故事的内在关联,最后建构以"河边问答"为情节核心的互嵌交织的多声部叙事结构;以结构化的教学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循阶而进,在从"破一树二"到"合二归一"的过程中领会小说独具一格的叙述张力,领悟文本的多重复杂意蕴,进入经典叙事文本的深度理解.

    《祝福》"三层级进阶研读"两个故事内在关联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