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审美中发现——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党龙龙亢雄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如通过引诗入画,体会诗歌画面美;以音传韵,感受诗歌韵律美;主旨探究,体悟诗歌思想美;主题创作,领悟诗歌表达美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审美素养

    投稿须知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38页

    "生命语文"观照下的写作教学

    陶昭凤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语文是熊芳芳老师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不仅强调教师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还主张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生命语文的教育观强调写作教学要以生命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开展生命化写作,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可侧重:走进生活,唤醒生命意识;尊重个体,书写生命个性;以读促写,抒发生命感悟;分段要求,关注生命成长.

    生命语文写作教学熊芳芳教学策略

    基于本体特征的文学短评写作指导

    张馨心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教材写作任务的一种,文学短评写作具有分析性、客观性、理据性特征,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参与意义建构.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的写作任务为例,教师需要重视写作指导过程中的支架创设,通过使用合宜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厘清写作要求、梳理写作思路、开拓思辨空间,构建对文学短评的认识,以完成逻辑与创新兼具的文学短评写作.

    文学短评写作指导写作过程本体特征

    凭深度之力 探文本之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文本解读举隅

    余倩雯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开展深度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通常是以独到的文本解读为前提.在进行教学文本解读时,教师可以梳理共性问题,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探究其反常处,咂摸其重复处,咀嚼其变化处,透视其内显处,聚焦其冲突处,以此展开有效、深刻、科学的文本解读.

    深度学习教学文本解读矛盾

    目标·支点·评价——语文单元教学实施之关键

    娄爽胡亚文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单元教学的内蕴及价值,教师可从"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性与结构化""聚焦任务、情境、活动,把握单元教学的三个支点""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三个方面出发,探究语文单元教学实施的关键.

    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教学价值实践路径

    指向深度写作的试题分析与教学探究——从2023年浙江省中考试题说开去

    尹永晴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浙江省中考作文命题着重体现对考生高阶思维的考查,命题从材料、问题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情境分析材料、思考现实问题、找准解决方向,并在行文中展现个人的独特见解.为回应考试评价体系变革,开发随文式、专题式、自由式的写作模式,构建关注"一兴趣三维度"的写作课堂,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聚焦现实问题,拓展写作角度,追求写作的深度.

    深度写作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写作教学

    情满于山,辞官讲学的隐忧与希望——《登泰山记》文本再解

    李梦雪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泰山记》写于姚鼐辞官之后、讲学之前,是他人生转折的重要标志.山水游记,所绘之景中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教师教学时可以游踪为切入点,将"泰山"纳入文化语境中品味作者登山之路的双重意蕴;由景到人,追溯同游之人的交往唱和之乐;对读同期诗歌创作,窥探姚鼐内心的隐忧.结合游踪、游人、游情三个维度层层深入,挖掘作者潜藏在雅洁文风背后忧乐夹杂的内心世界.

    姚鼐隐忧希望文本新解

    从空间叙事学角度解读《变形记》

    蔡佩佩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对多重空间的描写与转换表现叙事意图,展现人物关系、性格、地位.小说对格里高尔"被变形的身体空间""被限制的家庭生活空间"和"被压榨的社会生存空间"进行深度剖析,揭示了格里高尔悲惨荒诞的命运和金钱资本控制下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多重空间荒诞格里高尔空间解读

    以逆向设计赋能深度学习——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

    曾清婷刘乐琴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逆向单元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将逆向设计应用于语文教学,可通过确定学习任务、设立目标、设计"预评价"和学习活动的实施路径,阐释如何运用逆向设计实现深度学习.在提升学生参与感及批判性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逆向设计单元教学单元学习活动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