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次集会 一场论辩——《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陈晓东王中宇
    32-35页

    《氓》的三重价值探析

    丁雄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学角度,探究称谓变化、意象选择和形象对比的价值;从文化角度,探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六礼"等婚姻礼俗的内涵;从教育角度,构建学生新型的爱情观,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三个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对本诗从识文到知礼,再到铸魂的逐级解读,实现了学生从文学赏鉴到树德立魂的自我净化.

    《氓》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漫谈

    徐昌才
    39-40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实录及设计思路

    冯为民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课例首先探讨是《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序"与"辞"的文体差异和内在联系;其次是采用微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向深度学习;再次是借助对两个问题的探讨引领学生走向深度理解,走近作者的心灵.

    《归去来兮辞并序》微探究教学辞归深度解读

    功已成 名难就——《短歌行》主题背后的心结

    李旭山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抓住"功已成,名难就"这一心绪,是解开《短歌行》主题之谜的关键所在.作者设计了与不同人才对话的四种情境,表达了对不同人才的态度.通过对"功已成,名难就"这一心绪的解读,可看清复杂矛盾的曹孟德及其《短歌行》.

    功已成,名难就猜想逻辑史料关联对话情境

    谈思维建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观点评价型"诗歌鉴赏题为例

    周宁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试题中的"反套路化"主观题是高三复习中的难点,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水平,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思维建模教学.以"观点评价型"诗歌鉴赏题为例,思维建模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自学展示,发现问题""评价分析,寻找路径""归纳总结,初步建模""表征输出,反馈修正".思维建模教学在提升学生思维素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思维建模观点评价型应用价值

    为达成课时目标而创设情境——《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及简评

    王俊芳吴纪胡生友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新"背景下,情境创设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话题.语文课堂教学应创设利于达成课时目标的情境,遵循主题鲜明,符合常理且贴近生活的原则,让学生深刻领悟和习得观照人生意义的学习方式.

    课时目标情境类型途径和方法原则和标准

    聚焦历史思维的意象解读——《项脊轩志》的三种角色分析

    刘希乐谈娟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历史思维来解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以还原意象"几"的历史情境,窥探作者的审美兴趣与"读书人"角色;还原意象"爨"的历史情境,窥探作者的家族意识与"归家人"角色;还原意象"笏"的历史情境,窥探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寻道者"角色.三种角色集于一身的归有光,行走在家与国之间,穿梭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统一于情与理之中,定格在"明文第一"的历史画卷里.

    历史思维《项脊轩志》

    香雪的"英雄之旅"

    王州周晓燕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比较赏析香雪与同龄人的不同价值追求,在人物形象的审美鉴赏中体验青春的价值.这种认知会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忽略香雪归途中的心理过程,而这恰恰是香雪自我成长的关键.细究香雪的成长历程,可发现香雪的历程与古代神话英雄的"英雄之旅"有许多相似之处.

    英雄之旅自我成长审美体验教学价值

    激荡思维火花 锤炼思辨精神——《乡土中国》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王利军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乡土中国》为教学案例,有助于深入探讨思辨性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基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教师可以设计以逻辑思辨为核心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设计问题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建立"比读"习惯以深化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链接生活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会、课前演讲和思辨性写作等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中学语文教学《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