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进模型

    杨磊周佳慧
    3-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持续追求的目标.虽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鲜有发展.本研究根据自主学习理论的要求,从前瞻阶段、表现阶段、自我反思阶段循环中,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进实施要点.研究发现,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运用元认知学习工具,激发和维持自主学习动机,引导正确归因,提高自主学习满足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教学改进元认知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胡莹莹韩再彬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自主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自主学习行为表现、自主利用物质与社会性资源等.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评价工具主要采用课前学习任务单,呈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表.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身自主学习的优势,也能让教师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

    自主学习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

    成人学习视角下的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谭霞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为此,基于教师学习的特点,构建包含自我定向阶段、执行监控阶段、评价反思阶段三阶段的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要从真实教学问题出发,借助对自身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的反思,经历经验问题化、知识实践化、实践理论化的过程,实现教学行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当下文本语境阐释的坚守

    石修银
    14-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新的阅读理念不断涌现,随之也出现了脱离语境甚至凌空蹈虚的阅读阐释.阅读阐释常见的问题类型有三种:孤立阐释、窄浅阐释、泛化阐释.究其原因,就是离开文本语境而阐释.阅读阐释的文本语境有三种类型:语篇语境、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在教学中要结合这些语境类型,实现阅读方法与思维的转向.

    语境阐释语境类型阅读方法阅读思维转向

    科学设计"学为中心"的大任务

    杨晔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要"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泼地发展",就需要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为中心"的学习任务群设计要依标定学、依材选学、以整构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地,要通过大任务勾连知识能力、构建知识链条、优化课程样态,来拓宽学习场域,使学习方法灵活,要促进教学评价诊断实现多维度、多元融合.

    大任务学为中心自主学习多元诊断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文言文教学(下)

    刘宏业
    20-22页

    "一个经验"理论的教学运用——《赤壁赋》教学实践探索

    徐婕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威的"一个经验"自身的模式与结构是由"做"与"受"间的关系构成的."一个经验"和我们平时所说日常经验、审美经验、感性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个经验"是"做"的基础与起始,是"受"的重构与超越;同时,也是"做"与"受"的融合与循环.在杜威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课堂能突破"教与学"的单纯模式,更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威"一个经验""做"与"受"《赤壁赋》

    创设真实情境 挖掘当代价值——探究《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人辞令

    胡艳阳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教学本质是作者、读者、时代的三重对话.《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利用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构建文言散文与当代生活之间的"通道",主要从一个总情境任务、四个分情境任务来展开,把握实用性和文化层面的内核,让学生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内驱力.以文化为内核,挖掘经典的当代价值,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情境教学文言文教学当代价值

    以插图促学术随笔的深度学习——《说"木叶"》教学再思考

    应健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助读系统.利用插图,创设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路径,将文本与助读系统进行重构与融合,帮助学生展开学术随笔的深度学习,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体验学术研究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

    《说"木叶"》插图学术随笔深度学习

    运用教学解读提升课堂品质

    夏明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教学解读,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语文课程内容,用于创新教学设计,立足师生对话的文本解读.教学解读是从文本解读到创新设计的关键环节.可以于矛盾冲突的"褶皱处"、于家常课堂的"空白处"、于课标导向的"陌生处"深化教学解读,激活语文课堂,从而提升语文课堂品质.

    教学解读课堂品质矛盾点空白处陌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