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标『内容要求』的使用:问题与对策

    李亮李春会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内容"部分设置"内容要求",该部分蕴含对教学的结果性、对象性和过程性要求。用好"内容要求"是新课标落地转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但在教学中对"内容要求"栏目的使用存在浅表化、片面化、机械化等问题,限制其教学意蕴的有效发挥。为解决上述问题,要以精细分解结果性要求避免使用浅表化,以精准对接对象性要求避免使用片面化,以精深开发过程性要求避免使用机械化,更好地促进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问题对策

    认清国际形势 深化政治认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材修订解读

    王承玥张广宇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材编写组从补充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内容、优化关于邦联制的阐释、添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集中阐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新表述等方面,对教材进行了修订。通过修订,教材内容更加与时俱进,科学性、准确性和适切性得到进一步增强。认真研读新教材,理解修订意图、把握修订内容、领会修订价值,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

    思想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材修订

    短视频学政赋能中课思政课沉浸式学习的策略

    李晓娟陈芸鸽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大势所趋,为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短视频这一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共识。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兴趣、学生反馈科学、合理选取短视频,通过增强可视化表达、预设问题情境、加强叙事引导精心加工短视频,依托VR、AR、AI虚拟助教等虚拟技术灵活运用短视频。基于短视频的特征,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短视频+中学思政课"的尝试,将进一步赋能中学思政课沉浸式学习,是中学思政课改革的重要路径。

    短视频中学思政课沉浸式学习策略

    "三单三问"打开思维课堂新天地——以发展观看中国式现代化

    廖惠贤郑兴刚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基于课堂观察,整合思政课新样态,构建思维课堂,实现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华丽转身,能够使学生从沉默、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善言、积极的学习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文章贯穿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设计预习单,建构与运用语言;依托学习单,发展与提升思维;创新作业单,体验与创造任务;通过问题情境、问题风暴和关键问题形成提问技术。"三单三问"合一,沿着"语言—思维—任务"学习路径,赋能思维课堂,实现"为理解而教"和"为实践而学"的双向耦合,坚持学思用贯通和知信行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单三问"思维课堂学习路径

    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究——以"心中有数上职场"为例

    刘文慧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一线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落实。然而,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认识不清、衔接不畅等问题。文章以"心中有数上职场"为例,从选择性必修模块与必修教材模块相融合、初高中学段相衔接、多学科渗透、思政课程与德育活动相补充四个方面探索,更好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一体化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辨析式学习: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应然与实然

    罗凯华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实施要围绕议题,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议题式教学围绕议题开展教学,辨析式学习凸显学习的思辨过程。实现议题式教学价值引领目标,辨析式学习路径是应然选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构成教学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实施辨析式学习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共同体。

    辨析式学习议题式教学应然使然

    结构化深度助推大概念教学

    张园园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的变迁呼唤教育的转型。大概念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统摄性的概念。基于大概念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大概念的提炼、教学单元的建构、真实情境的优化、活动课程的实施、问题策略的运用等,简言之,就是要对教学内容和形式作结构化处理,以结构化赋能大概念教学。大概念教学作为新的教学范式,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加以引领,打造全新的课堂。

    结构化大概念教学课程标准

    学科知识情境化教学意蕴

    于世华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知识情境化是生成教学意蕴的有效路径。教材探究情境是国家的教学存在,教材的教学意蕴具有原初性和规范性,普适性探究素材不易成为师生的遭遇性世界。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是教师的教学存在,具有对学科知识的解锁与屏蔽双重性。课堂游戏情境是学生的学习存在,学生学习意蕴具有自由选择和游戏规则两个特征。只有当学生在感性生活事件中能自由选择,同时掌握生活事件运行的游戏规则,才表明学生学习意蕴的生成。学科知识情境化的主体转化引导教师设计高质量的探究情境。

    教学意蕴教材探究学生生活课堂游戏情境

    《逻辑与思维》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其纾解

    彭晓庆张萍陆焱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逻辑与思维》教学面临课堂实践缺乏相应参照、学生逻辑知识迁移困难、教学浮于表面等现实问题。教师逻辑教学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情境创设能力不足、缺乏适切的逻辑教学评价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逻辑学习思维过程展现不够等是主要制约因素。为此,教师要增强逻辑教学知识储备,提高逻辑教学情境创设能力,提升逻辑教学评价能力,关注学生逻辑学习思维可视化。

    逻辑与思维问题解决科学精神

    唤思教育视角下乡土元素融入议题式教学实现路径例析

    李峰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元素是连接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桥梁,时常出现在高中思政课学科议题式教学中。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学效果有时并不理想。为实现乡土元素有机融入议题式教学四个基本环节,在唤思教育视角下,立足课堂教学实践,融入议题时坚持统领性和进阶性相统一,融入情境时坚持鲜活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融入任务时坚持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融入活动时坚持实践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唤思教育乡土元素议题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