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KUD模式的大单元教学探析

    陆芸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埃里克森提出的KUD模式为实现思政育人的综合融通提供了可能。基于KUD模式的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审视 Know的价值、关注 Understand的体系、凸显 Do的 实效。以《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教学为例,基于KUD模式的大单元教学路径包括关联生活情境,构建概念目标;运用系统思维,强化认知结构;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创造热情。

    KUD模式思政育人大单元教学

    以活动型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潘丽艳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建议,需要思政课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精准提炼课题、引发学习话题、解决序列问题、落实教学主题四个方面,打造生动的活动型课堂。实践证明,探索并尝试多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课堂议题式教学

    巧构"三度"课堂 助力素养落地

    梅阳阳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政课活动设计必须在活动内容、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信度、效度与温度。当前,部分高中思政课活动设计存在重活动轻学科、重形式轻内容、重预设轻生成等问题,难以真正助力学生知行合一。2023年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比的11节课精心设计、精彩生成,在活动内容、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上做到信度、效度、温度有机统一,真正构建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思想政治活动设计信度效度温度

    学科大概念的『四可』功能

    王德明贾拴柱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型学科课程需要依托学科内容,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以活动为体验,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大概念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实施大概念教学的 锚点。大概念为核心的体系优化与重建促进课堂教学走向可优化、可迁移、可推演、可进阶的路径,否则就会失去学科 大概念的基本特征。在学科大概念统摄下实施教学,有助于学科关键能力培养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

    学科大概念教学"四可"功能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逆向教学设计

    闻颖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学评价必须一体化设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逆向教学设计,应先明确目标,再生成评价,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例,要精准目标导学、优化教学资源,要持续评价促学、强化教学实效,要序列问题助学、细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教—学—评"一致性逆向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指向学科大概念的高品质问题设计

    王兴刚纪立建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问题是高品质课堂的润滑剂。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学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还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要提升课堂教学问题的品质,教师应该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学科大概念视域下,基于真实生活、学生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高品质问题,推动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科大概念问题设计学科核心素养

    议题引领下跨模块大概念教学的课堂建构

    肖凤杰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引领下跨模块大概念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结构化概念体系、创新思维方法和解决真实问题素养。围绕跨模块大概念教学主线、跨模块大概念教学主题、跨模块大概念教学主场,明晰大概念、大议题和跨模块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议题引领下跨模块大概念的课堂建构。

    议题引领跨模块大概念课堂建构

    以古诗词思政元素赋能教学

    马全德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按照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应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学习 过程 中,领悟诗词蕴含的政治、哲学、道德、文化等思想内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精神需求、诗词意境、社会现实的同时,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借古诗词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引导师生共学共研,实现知识传授与 价值引领交相辉映。

    中华古诗词思政元素挖掘应用

    认知偏差:性质、原因与纠正策略

    杜煜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中的认知偏差是学习反馈的重要资源。从程度、角度和范围三个视角对认知偏差的性质进行定位,从前概念、知识呈现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认识偏差形成的原因,通过元认知策略、假设推理策略和置换策略纠正认知偏差,能够鼓励创新,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认知偏差性质原因纠偏策略

    校本资源何以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何宏波曾永江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市实验中学校以"读书报国,术业专攻"为统领,利用校本资源,以"三园一厅"为载体,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学校有序开展请听我讲、请跟我走、请看我做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立志、笃志、养志,并将读书报国这一远大志向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从而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校本资源大思政课读书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