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打造思政"金课" 智育时代新人——基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议题教学

    张会琴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议题为引领挖掘优质文化资源,应从聚焦评价体系研读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本校学情、关注文化热点整合有效资源等角度入手,探索增强学科自信、固根铸魂育人的具体措施。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奉其教效其行,从而智育时代新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求同存异,优化评价方法,以理性反思促专业成长,做到 知信行合一。

    文化自信时代新人知信行合一

    数字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要素谱系与运行机制

    倪兆亮陈静刘浩然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高校实现精准思政,要厘清思政教育应用数字技术的价值导向,选择准确的作用对象,设立精准的供需渠道,建设长效的创新机制,并以全面立体的教育评价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精准推理,利用技术手段和教师智慧的有机协同实现对思政知识的精准化输出。同时,构建"全境多维"生态化精准思政场域和"物理+网络"交互性精准空间,辅以高质量的针对性教学服务,保障数字赋能的高校精准思政顺利 开展。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精准思政精准思维

    高校思政课课程群育人共生系统建构探论

    徐华伟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群育人共生系统具有共生单元孤立与集聚、共生关系优化与互惠、共生环境调适与平衡的样态表征,同时面临育人功能认知不清、育人板块整合不优、育人环境保障不力、育人逻辑建构不畅的困境。基于此,高校思政课应以育人板块重构课程群共生单元,以衔接机制 构建课程群共生关系,以集群理 念培育 课程群共生环境,以育人体系畅通课程群逻辑主线,促进育人系统生态转向和谐共生。

    高校思政课课程群育人共生系统建构

    高校思政课生态课堂三维论域

    岳建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聚焦教学改革创新,构建课堂教学因子绿 色协调、互动生成、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以课堂教学的生态美赋能思政课教学。为此,必须正确认识思政课生态课堂的内涵与特征,准确把握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积极从四个方面推进生态课堂的实践构建:构建价值生态场,实现价值引领;巧设问题生态链,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思维生态园,聚 焦思维 激活;营造人 文生态圈,促进精神成长。

    高校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

    正确人生观的理论逻辑、主要内容和实践途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人生观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

    赵兴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人生观,教师要在深入理解《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教材修订意图、教材内容及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讲清楚"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首先,通过深入阐释人生观的基本理论,包括人的本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其与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系,讲清楚为什么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问题;其次,从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深入阐释正确人生观的核心 目 标,讲清楚正确人生观是什么 的 问题;最后,在解决好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后,阐释大学生立足实践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应怎么办的问题。

    人生观人的本质社会实践人生矛盾

    小初高一体化视域《读本》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李正军彭奋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初中、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简称《读本》)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螺旋推进,不断提升各个学段《读本》教学的实效性,推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耳入心,是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任务。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读本》教学实践,以"中国梦"篇章教学为例,着眼于提升《读本》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设置"情感启蒙—思想筑基—素养提升"螺旋上升式一体化教学 目标,创新"具象认知—活动体验—议题探究"迭代纵深式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适切生动—深化情境—启发 思辨"共建共 享式一体化教学素材,实施"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动鉴评"综合递进式一体化教学评价,构建一体化教 学实施路径。

    小初高一体化《读本》教学路径螺旋上升迭代纵深

    抓住关键环节引导学深悟透——《读本》导学的六个维度

    郝艳珂刘苏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简称《读本》)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的重要举措。《读本》内容丰富、科学系统、问题明确、逻辑清晰、要点突出、针对性强,教师可根据其栏目设置特点,通过问题聚焦导学、要点梳理导学、思维导图导学、相关链接导学、延伸阅读导学、实践活动导学,引导大学生融会贯通地学、理论联系实际地学、纵横相连地学、拓展延伸地学,学出高度与深度、厚度与广度、温度与效度,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做到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读本》立德树人导学教学方法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与方略

    张先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善用"大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要求,对于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在有效推进"大容量""大融合""大资源"教学内容建构中丰富思政课知识体系;在增强教师讲道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先进技术应用能力中,实现思政课师资能力升级;在全面构建互动生态课堂、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逐步优化教学设计中,完成思政课育人模式创新。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方略,达成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大思政课"教学目标,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大思政课"建设路径方略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甘子成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形式及精神内核,决定了其具备赋能高 职思政课教学 改革创新的逻辑合理性。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受资源 转化利用客观 条件制约,存在 有机融 合难点,亟 待完善效能评价体系。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原则,通过丰富与教学相契合的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虚实相融的教学生态,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取得良好成效。

    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高职思政课新路径

    可视化学习工具与思维型课堂打造

    周广仲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型课堂教学有利于建构学生思维,研发并应用可视化学习工具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视化学习工具在思维型课堂中应用的整体教学思路主要有概念分析、问题统整、素材搜集、准备和整体教学设计等;主要教学活动设计有情景导入、借助列表以寻找证据、分享成果以形成思路、排除干扰以形成认知、总结学习以迁移应用等。

    思维型课堂可视化学习工具教学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