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茵陈蒿汤治疗肝胆疾病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覃春萍丘琴李鹏飞莫惠晴...
    208-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是治黄疸第一良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和退黄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方有保护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等保肝利胆作用,临床上以治疗黄疸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为主。综述了茵陈蒿汤在化学成分,肝胆疾病的治疗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这一概念中的五原则途径和以现代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学研究、网络药理学等来预测分析茵陈蒿汤质量标志物。提示绿原酸、滨蒿内酯、茵陈色原酮、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以期为茵陈蒿汤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茵陈蒿汤化学成分肝胆疾病质量标准质量标志物

    参红宁心方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师卿杰
    21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参红宁心方颗粒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机制及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归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指南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治疗组则是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上联合参红宁心方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率、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炎性因子(hs-CRP、MMP-9、IL-6、TNF-α)水平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的76。67%(23/3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停减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停减率为83。33%(25/30),对照组患者停减率为63。34%(19/3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红宁心方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后安全性可靠。

    参红宁心方颗粒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益气化浊利水方联合针刺对气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李艳秋崔文旺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化浊利水方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T2DP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96例T2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浊利水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后评价效果。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对比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44/48)高于对照组(77。08%,37/48)(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 TNF-α、IL-6、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均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DA均低于对照组,SOD、TAO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化浊利水方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T2DPN可改善患者症状、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增强治疗效果,抑制外周血炎症因子分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安全性良好。

    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针刺益气化浊利水方效果

    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肾功能、炎症指标改善作用研究

    刘倩王晶霍鹏飞刘爱翔...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6例尿毒症病人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规律血液透析,选择费森4008S型血液透析机,枸橼酸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在26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液透析通道为颈内静脉,常规肝素抗凝,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68例采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方法同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疲力乏、肢体沉重、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和肌肤甲错)积分变化,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CCr)和 24 h 尿蛋白定量]变化,炎症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2例,占比32。35%,达到有效标准的有39例,占比57。35%,总有效人数为61例,占比89。70%。对照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9例,占比27。94%,达到有效标准的有33例,占比48。53%,总有效人数为52例,占比76。47%。组间结果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神疲力乏、肢体沉重、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和肌肤甲错等证候积分下降,且治疗组病人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肾功能方面的指标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下降,CCr的浓度水平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的CRP、TGF-β和IL-6浓度水平下降,且治疗组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尿毒病人的临床方面症状,降低其中医证候的积分,对残余的肾功能发挥保护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营养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尿毒清颗粒血液透析尿毒症炎症因子研究

    益肾解毒汤在阴道炎治疗中对雌激素水平、肾功能、肝功能及瘙痒评分的影响

    傅姣肖利平卢军柯燕平...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肾解毒汤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阴道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肾功能、肝功能及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130例阴道炎合并皮肤瘙痒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多西环素+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益肾解毒汤,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雌激素(follicles estrogen,FSH)、雌二醇(estradiol,E2)及睾酮(testosterone,T)]、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blood cre-atinine,Scr)、24 h 尿蛋白含量水平(24-hour urine protein content level,24 h pro)]、四项目瘙痒量表(four-item itch ques-tionnaire,FII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H、FSH、E2、T等性激素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 h pro和CFR等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MDA、SOD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IQ评分各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能力、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参与情况和一般健康情况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解毒汤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能有效改善阴道炎患者雌激素水平,提升患者肾功能和肝功能,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益肾解毒汤硝呋太尔制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阴道炎雌激素肾功能肝功能

    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法对持续植物状态脑影像结构和血流量分析

    杨莹王俊波黄亚博董文娟...
    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法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脑影像结构和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医院就诊的持续植物状态住院治疗的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醒脑开窍"法促醒,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治疗前后评估比较两组CRS-R,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复合物(Cho)/Cr值,比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AA/Cr高于对照组,Cho/Cr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p-PLA2低于对照组,T-SOD及Mn-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BV和CB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ET-1及VEGF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可改善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状态、脑影像结构和血流量。

    持续植物状态脑电仿生电刺激醒脑开窍脑影像结构血流量

    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蓝天陆云燕郭秋生
    238-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难题之一。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其重要的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是探索新型抗癌疗法的天然宝库,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清热解毒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清热解毒类中草药重楼,其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足厥阴肝经,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效。重楼主要适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打损伤以及惊风抽搐等症。重楼皂苷Ⅰ是中草药重楼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其化学结构为C44H70O16。大量实验表明,重楼皂苷V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自噬、逆转肿瘤耐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EMT、调节肿瘤微环境等途径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查阅国内外关于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重楼皂苷Ⅰ抗肿瘤凋亡细胞周期自噬

    托里透毒汤口服联合紫草纱条引流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王燕燕梁想李玲玲马玉超...
    24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托里透毒汤方口服联合紫草纱条创面引流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和影响炎性因子表达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174例肛周脓肿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A(58例)和对照组B(58例),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A增加紫草纱条创面引流治疗,对照组B增加凡士林纱条创面引流治疗,观察组增加托里透毒汤方口服与紫草纱条创面引流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时疼痛程度、创面症状评分、创面愈合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第7、14天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分泌物评分、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7 d、14 d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P<0。05);观察组第7、14天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第7、14天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B,治疗后观察组创面腐肉全部脱落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B(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第7天、14天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58例(100。00%)显著比对照组A患者54例(93。10%)和对照组B患者50例(86。21%)高(P<0。05),对照组A总有效率比对照组B高,但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里透毒汤口服联合紫草纱条创面引流可以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托里透毒汤中药口服紫草纱条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炎性因子

    半枝莲抗肿瘤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李香香王振杨星李萧雨...
    248-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枝莲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研究证实含有黄酮类、多糖类、二萜类等多种抗肿瘤有效成分。梳理近年来半枝莲及其活性成分靶向肿瘤的各个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发现,半枝莲及其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途径、核因子-κB(NF-κB)、蛋白53(p53)和Hedgehog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抗肿瘤血管形成、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达到抗肿瘤效应。广泛应用于结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的治疗。研究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总结半枝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挖掘半枝莲抗肿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半枝莲抗肿瘤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从"骨肉不相亲"探讨牛膝活性成分β-蜕皮甾酮论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商岚清刘永智周广智邰东旭...
    25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是骨稳态失衡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紊乱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如双膦酸盐、地诺单抗及雷奈酸锶等具有胃肠道刺激、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亟待安全长期有效的新型药物弥补空白。中医学中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范畴,牛膝是中医药治疗"骨痿"的常见药物,β-蜕皮甾酮为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β-蜕皮甾酮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机制进行系统性综述,并以其对骨骼与肌肉分子调控为切入,结合牛膝中医中药理论及结合现代分子医学及生物学研究,总结出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提高肌肉质量以及类雌激素等作用。

    β-蜕皮甾酮牛膝骨肉不相亲骨质疏松骨骼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