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乡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双月刊

城乡规划/Journal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杭州市径山村和青山村的乡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武前波章轶菲薛雯露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建设正逐渐引入市场化力量,探索乡村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路径,将乡村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资本再生产,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文章基于对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和青山村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剖析乡村在不同经营主体驱动下形成的典型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探讨两种经营模式在乡村"地—业—人"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总结乡村经营的四种模式,即村庄自主型、村企联合型、企业主导型、政企联合型,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和乡村建设的有序实施.

    乡村建设乡村经营市场化机制模式浙江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许丽君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初和2022年3月疫情在乡村地区多点暴发,其传播路径、传播链条、传播关系和传播时间方面都呈现新特征.从此次疫情在城乡之间的隐匿性传播到被有效阻断,既反映出我国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脆弱性及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又体现出公共健康紧急情况下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规律和互动关系,为我国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文章提出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两种策略,一种是突发事件下城乡资源调度圈的构建;另一种是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引擎,以空间治理为载体,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多点暴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内涵及实践探索——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为例

    吴邦銮刘萍萍李井楠
    21-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和鲜活的乡村居民点,如何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农耕文明时代终结及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面临的发展动力不足、老屋维修困难、风貌不协调等核心挑战,文章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应从强化"健全保护名录、摸清家底",走向强化"串线成片、以用促保".通过深入剖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核心内涵和对策,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规划项目为例,探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以及传统村落"以用促保"实施路径,对城乡融合发展大格局下的县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实践探索连城县永定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卢佳希陈红兵王冬艳高婉莹...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英国、德国、荷兰与日本对乡村地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的经验,结合吉林省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开展的村庄规划实例,提出包括底线管控、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产业布局、社会发展、文明幸福六个方面的村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梳理村庄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与强制性内容,为规划实施监督的监测预警环节完善提供建议.同时,利用TOPSIS熵权法,模拟22个村庄规划实施评估情况,为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村庄规划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省陆丰市为例

    李立峰梁伟研祝文明黄俊杰...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已然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由于乡村地区人、地、资源方面的分布特征与城市地区的均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仍面临着村民需求结构多样化、生活圈空间范围不明确、设施配置指引落地难、衔接路径不明晰等问题.文章尝试构建"需求摸查—空间划示—设施指引—规划衔接"的规划实践思路,选取广东省陆丰市作为典型案例,抽样获取村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特征,划分乡村社区生活圈实体范围,提出设施配置指引,即"基础必配、提升选配、特色特配",探索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衔接路径,以期为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乡村社区生活圈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衔接公共服务设施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低效工业用地盘活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胡双梅钟婷姚南彭耕...
    47-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用地是承载制造业的关键载体,低效工业用地的盘活是在发展紧约束背景下保障产业空间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梳理现有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成都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历史成因和盘活难点,阐述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的总体思路,从规划管控、技术标准、政策工具和实施监督四类治理工具角度提出具体举措,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国土空间治理低效工业用地盘活空间管控

    传统工业区"生产—生活"空间的关系重构与"士绅化"研究——以上海市杨浦滨江地区为例

    郑建文何盼陈蔚镇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杨浦滨江地区在近年的大规模更新改造中成为"士绅化"的前沿.基于此背景,文章结合历史文献、规划文本和个案社区调研,研究自19世纪末以来,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空间关系重构的不同阶段,揭示该地区"士绅化"的特殊性.研究结果表明,杨浦滨江地区工厂与工人居所关系变化经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构成"士绅化"的本底、前提与过程,直指当下更新改造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这一地区未来更新改造的关键.

    杨浦滨江"生产—生活"空间关系士绅化传统工业区

    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以美、英、日为例

    赵勇健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总体框架基本明确,并将实施自然资源兼管和全域国土空间管制作为重点内容.文章从对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的理解入手,聚焦美国、英国、日本的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特征,用比较的视野,分析三国在规划体系、法规制度、层级重点和微观层级的典型管制手段.结合国内国土空间改革逐步进入详细规划层次的情况,为国内空间管制层级体系、法规制度和详细规划管制方法提供启示与借鉴.

    国际比较国土空间管制层级体系法规制度管制手段

    共治视角下生态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探索及实践——以武汉市为例

    陈伟何蕾金梦旖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态保护工作上升为系统工程,多要素、多部门、全链条的生态共治成为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模式.在此背景下,以"多规合一"为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提升国家治理水平、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逐步从注重"底线保护"的被动管控,向寻求"高质量保护与高水平利用"的主动治理转变,以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就如何以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利用规划为引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作用、提升生态空间协同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促进自然资源向生态产品转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生态共治规划引领保护、修复与利用"三位一体"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审查要点与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刘婷婷戴慎志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作用、特征及其与其他相关防灾规划的关系,明确编制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必要性,总结《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提出的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核心内容,从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要求、反映综合规划特征、体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安全底线要求等方面,提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成果审查要点;从完善政策制定和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实施的相关保障机制,为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监督提供参考建议.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审查要点实施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