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庄辉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体能训练不仅对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石。传统训练方法却因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而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3项优化策略:加强教练对训练强度的认知,以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明确区分训练与比赛中的方法和目标,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各自的训练需求;根据青少年体质和能力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优化策略

    多向功能性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于博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向功能性训练法在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水平及篮球运动成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促进篮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多向功能性训练法对篮球训练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多向功能性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方式,旨在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篮球技术技能,为今后篮球运动训练提供一些参考性借鉴。

    多向功能性训练法篮球运动运动表现训练效率

    跆拳道运动员上肢技术运用与训练策略研究

    冯卫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跆拳道是一项广受欢迎的竞技项目,也是各类国际、国内赛事的核心项目之一,其对运动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客观来说,需要加强运动员上肢技术运用与训练研究。该文以跆拳道运动员上肢技术与运用方法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可行的训练策略,包括加强技术针对性训练、重视关联训练等。最后对跆拳道运动员上肢技术训练方式进行展望,以服务该项目的长期发展。

    跆拳道运动员上肢技术训练策略信息技术

    数字化技术在体育专业短跑技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张冉徐波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理念逐渐成为体育运动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尤其是数字技术,能够成为新理念的优秀载体,为训练理念的持续更新指明方向。该研究以专业短跑的技术特征为起点,结合短跑技术训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详细探讨了数字化技术推动运动员技术动作精细化管理,以及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中的重要性。该研究希望为未来体育训练的科技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技术进步引领体育训练领域的革新。

    数字化技术体育专业短跑技术训练应用研究

    青少年短跑的速度训练探究

    国世林马宝国于浩洋李依然...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跑作为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青少年的速度、力量、柔韧性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该文针对青少年短跑速度训练,分析青少年短跑速度训练的要点,提出青少年短跑速度训练的策略,包括创设多样化训练场景、运用游戏化训练方法、实施周期性训练计划和引入科技辅助与数据监控,以提升青少年短跑速度表现与整体竞技水平。

    青少年体育短跑训练速度训练运动发展运动心理学

    科学化体能训练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冯宇晴陈学海陈丽雯郭旭...
    53-5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育事业不断壮大和演进的今天,体能训练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提升运动员整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和人类身体的进化,许多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体能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在体育体能训练领域取得突破,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已经成为运动员满足体能训练需求的必然选择。该文从科技与体能融合发展、体能训练科学化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科学化体能训练的意义,并根据其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以促进科学技术与学科交叉融合,赋能体能训练科学化,共同打造国家体能训练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科技与体能体能训练体能训练科学化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杨青宝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协同育人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践反思。研究发现,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存在培养模式僵化、师德培养不系统及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协同育人模式具有提升教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及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重要价值。提出以"双向融合,优势互补"为构建思路,以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具体内容的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深化理解,凝聚共识,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彼此担当,共同尽责,构建责任共同体;制度固基,实践并进,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体育教育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实践反思

    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攀岩教学模式研究——以B大学为例

    尹文龙袁同春黄少鹏刘承...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背景,以B大学为例,使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校公共体育攀岩教学模式构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高校社团、攀岩运动队、攀岩比赛以及与校外攀岩馆合作为辅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攀岩运动的兴趣以及解决学生课外进行攀岩运动的难题。同时,它打破了原本封闭的高校体育课堂模式,使体育课堂得到有效延伸,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

    课内外一体化攀岩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孙雨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体育师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实习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见习重视不够,规范性不强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即基础理论课程、体育教师技能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的构建思路。并在此思路下,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设置、重视反思性实践和研究性实践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以及教育实践课程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以改善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为目标的健身瑜伽课程设计——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

    黄萍孙梦迪李夏雯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分析了医学院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产生的原因,系统阐述了上交叉综合征的危害及解剖学原理,明确运动疗法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并研发了改善医学院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健身瑜伽课程。该课程按照"循序渐进、全面均衡、安全有效"的原则制定了一学期16周32学时的教学内容,并规范了健身瑜伽单次2学时的课程安排,以期帮助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高校体育课程健身瑜伽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