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邹开煌

月刊

1674-5582

fjjcjyyj@163.com

0591-83712902、83780448

350025

福州市梦山路73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Fujian jichu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书面语感培养策略

    江廷超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书面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地位,它对于构筑学生的语言知识架构及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前,教师在理念内化和学科素养方面较欠缺,小学生书面语感能力普遍偏低,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还有很大的困难.为定向强化学生书面语感,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言运用"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分析语言建构视角下书面语感的内涵界定、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语言兴趣、知识积累、解读品析、迁移运用等核心环节,持续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探寻书面语感培养的新路径.

    小学语文语言构建语感培养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王桃英孙婧怡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高阶思维.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结合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作业目的片面化、作业内容机械化、作业类型单一化、作业评价形式化等问题,提出重认作业功能、统整作业内容、丰富作业类型、落实作业评价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为例

    黄俊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类比、操作等实践活动,于问题本源处、矛盾冲突处、思维深刻处、方法联结处将数学知识中的"理"说出来,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为例,对"说理"课堂的构建与实施途径展开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说理"课堂

    即时反馈系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应用——以人教版四年级《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为例

    陈丽琼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即时反馈系统具有全面性、互动性以及即时性的特点,是一款双向互动的信息化系统.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无法及时量化管控教学.即时反馈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互动模式,促进教学活动有效交流、互动和即时诊断,帮助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指导教学并量化管控,这样全过程的学习检测为教师提供了行为决策的依据,使得教与学更加贴合、高效.

    小学数学即时反馈系统课堂教学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析——以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周长"为例

    陈玉清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概念是物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和基础.当前课堂存在着目标与活动不一致、评价单一、概念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教学强调备课、教学、学习及评价的一致性,重视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应成为数学教师备课的重心.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教学的实施,需要确立核心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探究式任务、实施多元评价、联系生活构建数学概念.

    备、教、学、评一体化概念教学目标驱动评价导向双向建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小学数学《鸡兔同笼》的教学为例

    李启文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课堂重心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精心设计先学导案,引导学生自主先学;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先学成果;组织新知当堂训练,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回顾知识探究过程,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等四个环节,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予以高效应用.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鸡兔同笼

    课程融合视角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顽皮的杜鹃》为例

    熊婷婷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融合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顽皮的杜鹃》一课为例,探讨舞蹈、美术和语文等课程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开展有效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合多个学科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提供教育启示和支持.

    课程融合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顽皮的杜鹃》

    基于审美感知素养培育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万花筒》一课为例

    朱其凡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美感知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习共同体为课堂,有助于突破知识为本,确立育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万花筒》一课为例,探索聚焦审美感知培育的共同体课堂,通过倾听与串联帮助学生在链接中发现美,运用三位一体的对话感知美,优化评价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培育学生审美感知素养.

    审美感知学习共同体美术课堂

    核心素养导向下劳动课程的跨学科实践探索

    雷丽珠叶荣灼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髓之一.劳动课程的真实性、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劳动课程跨学科实践是必然选择.通过创设真境、学科融合、多元评价,促进劳动课程跨学科实践,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素养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劳动课程跨学科实践逆向设计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校本实施路径

    陈娴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当下,新时代劳动教育存在体系空白、实施缺位、内容开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评价机制缺失等现象.文章分别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角度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校本实施路径,旨在促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施,增强以劳育人的实效性.

    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