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放射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萧祥熊

双月刊

1008-9810

ffsmyxzz@tongji.edu.cn

021-65988795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内

放射免疫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adioimmu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放射免疫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8年,现已出版至17卷。双月 刊,大16开,每期80页,双月30日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31-168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9810 邮发代号:4-665。主要报道我国放射免疫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刊载内容有基础放射免疫、临床放射免疫、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等的论著及专 家述评、中医中药与放射免疫、临床实践与经验、工作报告、综述、 讲座等。适合放免工作者、各级医务人员和相关学科的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硒、GPX与外周血CD94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张亚斌贾翠英代云峰
    795-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外周血中CD94水平变化,探讨该类变化对反复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RSA患者、正常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各35例)外周血检测硒、GPX与CD94含量.结果:RSA患者血硒、GPX水平均比正常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呈现显著低下(P<0.01),CD94水平均亦比正常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低(P<0.05).结论:血硒、GPX 与CD94在外周血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病和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流产自然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D94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PRL、E2、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章惠刚黄平付美丽
    797-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PRL、E2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电化学发光法、化学法对3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PRL、E2和TS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PRL、E2和TS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浆leptin水平和血清PRL、E2和TS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39、0.5821、0.4982,P<0.01).结论:leptin和PRL、E2和TSGF的变化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乳腺癌瘦素垂体泌乳素雌二醇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PCT、Fb和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未今
    799-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b)、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血清PCT,磁珠凝固法检测血浆Fb,免疫荧光比色法测定全血CRP水平.分别对细菌感染组91例,非细菌感染组108例,非感染组40例(对照组)进行PCT、Fb和CRP的测定.并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以血清PCT≥0.5ng/ml、Fb>4.0g/L、CRP>8.0mg/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98.9%、浓度分别为(0.5~<2.0)、(2.0~<10) ng/ml、≥10 ng/ml 三个级别间;Fb的阳性率为93.4%,浓度为(6.19±1.44)g/L;CRP的阳性率为100%,浓度为(150.5±56.6)mg/L.非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18.5%,浓度为(0.5~<2.0)ng/ml;Fb的阳性率为48.1%,浓度为(4.01±1.18)g/L;CRP的阳性率为47.2%,浓度为(48.9±5.61)mg/L.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Fb、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P<0.01).非细菌感染组Fb、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58±0.32)g/L(P<0.01),CRP(14.5±0.3)mg/L(P<0.01).结论:PCT、Fb、CRP联检可作为早期细菌性感染的敏感诊断指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

    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

    氯吡格雷对UAP患者血清MMP-2、MMP-3、MMP-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徐恩道陈晓署
    801-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3、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7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降血脂和改善心肌微循环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连用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MMP-2、3、9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9,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UAP具有较好的效果,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MMP-2、3、9水平,增强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清VEGF及TGF-β1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郑盛唐映梅杨晋辉尤丽英...
    803-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66例肝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100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及TGF-β1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及TGF-β1浓度为(110.87±22.64)ng/L和(15.08±3.2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5.98±4.75)ng/L和(7.17±1.86)μg /L(t值分别为20.166、11.066、P均<0.001);观察组S1、S2、S3、及S4期患者血清VEGF分别为(84.25±16.86)、(101.87±26.70)、(118.04±20.75)、(134.65±25.73)ng/L(F=15.689,P<0.05),TGF-β1分别为(10.87±2.64)、(13.06±2.74)、(17.87±3.28)、(22.76±4.75)μg /L(F=12.438,P<0.05);肝纤维化患者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532,P<0.05).结论: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检可作为诊断及判断病情的血清学指标.

    肝纤维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冯翔
    805-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肝脏细胞株(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G2)和肝脏组织(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ECM1的表达,并比较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结果:ECM1的表达如下: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G2(+);正常肝组织阳性率20%(4/20),肝癌组织阳性率85.4%(70/ 82).统计分析表明,对ECM1的表达,肝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结论:ECM1在肝癌组织中过表达.

    细胞外基质蛋白1肝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的检测及其意义

    杨喆娟董慧慧林志益李世波...
    808-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 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1例免疫耐受(IT)患者、29例免疫活化(IA)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HLA-DR的表达.同时调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和血清HBV DNA等相应临床资料.结果:免疫活化组(IA)的CD14+CD16+亚群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IT)(P<0.01);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表达明显高于CD14++CD16-亚群(P<0.01);乙型肝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率与ALT呈正相关(r=0.876,P<0.01),与HBV DNA载量成负相关(r=-0.267,P<0.01).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参与调节针对HBV的免疫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与HBV复制和肝脏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检测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水平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乙型肝炎流式细胞分析法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临床分析

    郭敏
    810-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浓度,并与35名正常人组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L-2、IFN-γ水平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而血清IL-4、IL-10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则与正常儿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Th1免疫功能低下.IFN-γ下调可能是参与哮喘发病机制的重要原因,对哮喘有负向调节作用.哮喘患儿存在Th2细胞免疫功能亢进,以IL-4、IL-10为代表的Th2免疫功能在儿童哮喘的发病中发挥正性促炎作用.

    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D-D和APN检测的临床意义

    杨义伟
    812-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了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D-D和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和生化法对40例COPD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18、D-D和APN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18、D-D和APN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18水平与D-D、AP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18、0.6134,P<0.01).结论:检测COPD患者血清IL-18、D-D和APN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定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18D-二聚体脂联素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CD86、IL-25、NGF、CyP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蒋永林蒋荷萍
    813-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四项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患儿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本文依据80例哮喘患儿的不同病期分为两组:即急性发作组(n=40)和缓解组(n=40),另以42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血清可溶性CD86(soluble CD86,sCD86)、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ELISA)分析.结果:本文结果显示,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sCD86、IL-25、NGF和CyPA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缓解组水平则显示sCD86、IL-25和CyP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仅N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组与急性发作期比较四项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较低(P均<0.05).结论:本文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关系密切,对于患儿病情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支气管哮喘可溶性CD86神经生长因子亲环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