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IL-17、IL-6及BNP水平的影响

    刘怡雪王海彦李少珂
    481-484,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与试验组40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炎性因子[IL-17、IL-6]、心衰因子[心钠肽(ANP)、BN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ICU监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LVEDD、心胸比较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L-6、IL-17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NP、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并瓣膜患者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7、BNP水平,改善其心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

    冠心病并瓣膜疾病瓣膜置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IL-17IL-6BNP

    胃功能三项及NLR、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张磊吴军李宏伟程磊...
    485-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胃溃疡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外周血PGⅠ、PGⅡ、PGR、NLR及CEA水平;根据内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将胃溃疡组患者分为良性组(n=76)与恶性组(n=24).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胃溃疡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外周血PGⅠ、PGⅡ、PGR、NLR、CEA对胃溃疡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胃溃疡组的PGⅠ、PG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44、35.045,P<0.05);胃溃疡组的PGⅡ、NLR、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810、9.481、29.557,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阳性(OR=1.865)、过量饮酒(OR=2.046)、PGⅠ降低(OR=2.006)、PGⅡ升高(OR=2.028)、PGR降低(OR=2.098)、NLR升高(OR=1.958)以及CEA水平升高(OR=2.071)均是胃溃疡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GⅠ、PGⅡ、PGR、NLR、CEA及联合检测预测胃溃疡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15、0.863、0.786、0.828、0.951,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PGⅠ、PGⅡ、PGR及NLR、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胃溃疡良恶性胃功能三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癌胚抗原

    CTC、RON及c-Met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叶露张明芳孙萍张园园...
    490-493,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受体酪氨酸激酶(RON)及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1225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最终选取168例TNBC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患者癌旁3 cm的组织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68名为健康组.根据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142)以及预后不良组(n=26).比较研究组与健康组CTC的表达情况,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c-Met与RON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Met、RON、CTC对TNB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CTC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Met与RON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腋窝淋巴结、体重指数、糖尿病、RON、c-Met、C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CTC阳性、RON阳性、c-Met阳性为TN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TC、RON及c-Met单独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AUC分别为0.764、0.778、0.776、0.857,其中三者联合检测AUC值最大.结论 联合检测RON、c-MET、CTC水平对TNB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CTCRONc-Met三阴乳腺癌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reg/Th17免疫平衡的相关性

    郑凤丽谭志军梁宙
    494-497,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免疫平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PNS患儿作为肾病组,选取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PI3K、mTOR、Akt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及外周血Treg、Th17、Treg/Th17水平,分析PNS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PI3K、mTOR、Akt 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Treg、Th17、Treg/Th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肾病组外周血CD4+T细胞PI3K、mTOR、Akt mRNA表达水平及外周血Th17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4、3.038、8.915、7.148,P<0.05).肾病组外周血Treg水平及Treg/Th17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9、15.780,P<0.05).PNS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PI3K、mTOR、Akt 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Treg、Treg/Th17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7、-0.573、-0.492、-0.559、-0.511、-0.612,P<0.05),与Th17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79、0.495、0.603,P<0.05).结论 PNS的发生可引起儿童外周血CD4+T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指标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同时可引起机体Treg/Th17免疫失衡,且PNS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Treg/Th17免疫平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免疫平衡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5-HT、PGE2及IL-6水平变化及疗效

    张智航陈昊赵德余
    498-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Ⅲ度混合痔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和观察组(n=55,予TS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卧床时间)、5-HT、PGE2、炎性因子[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RSTV)、肛管静息压(RASP)、直肠最大容量阈值(RMT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55%)比对照组(81.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手术时长、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PGE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STV、RMTV比对照组高,RAS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8%)比对照组(20.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ST治疗Ⅲ度混合痔患者疗效更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了患者5-HT、PGE2及IL-6、TNF-α、CRP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恢复.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混合痔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前列腺素E2白介素-6

    益气破血化痰方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CRP、Hcy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耿振平张富汉程欢欢
    503-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益气破血化痰方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到2023年1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1例和观察组(常规西医+益气破血化痰方治疗)4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CRP、Hcy及血管内皮功能,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FMD值均上升,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FM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破血化痰方可明显降低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患者CRP、Hcy水平,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更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益气破血化痰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心绞痛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功能

    高苯丙氨酸血症家系PAH和PTS基因突变研究

    李乐戴翔周鑫曹翠...
    507-510,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湖北省地区26例中国人高苯丙氨酸血症家系基因突变,研究其基因型、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26例HPA患儿和父母静脉血样本,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AH基因和PTS基因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并以直接测序法对扩增产物正反测序进行突变分析.同时选取同时段来本院健康体检无明显异常儿童100名为正常对照组,处理方式与患儿相同.结果 患儿中检出PAH基因突变24种,其中c.728G>A(R243Q)最常见,等位基因突变率为15.2%(7/46).发现一新PTS基因突变IVS3+9A>G.3例BH4缺乏型患儿中检出PTS基因P87S、D96N和A111T突变,其中P87S是最常见致病突变.在正常对照组中,未检出以上患儿中携带的突变,仅检出三种突变Q232Q(c.696A>G)、V245V(c.735G>A)和L385L(c.1155G>C),均为同义突变,不改变编码氨基酸,属于正常DNA多态.结论 PAH基因突变引起患儿PAH缺乏型HPA,而PTS基因突变引起严重型BH4缺乏症.基因检查的结果可为临床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为进一步生育指导提供参考.

    高苯丙氨酸血症PAHPTSBH4突变

    住院A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TLR4、NF-κB的表达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王敏闫红静张秀梅秦丽辉...
    51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核因子κB(NF-κB)在住院阿尔茨海默病(A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24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214例)与感染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LR4、NF-κB水平.对A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访12个月,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对影响A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验证TLR4、NF-κB对其预后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外周血TLR4、NF-κB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18、10.233,P均<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AD病程、是否有吸烟史、是否长期卧床、PSI评分、PCT、中性粒细胞、WBC计数、TLR4、NF-κ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2/t=9.628、8.670、4.116、4.252、8.951、5.921、2.455、4.108、4.907、5.884,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外周血TLR4、NF-κB水平为影响A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TLR4、NF-κB及两项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828(0.742~0.914)、0.819(0.728~0.911)及0.900(0.841~0.959)(P均<0.0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TLR4、NF-κB水平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外周血TLR4、NF-κB水平及两者联合对A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Toll样受体4抑制核因子κB阿尔茨海默病肺部感染

    孕晚期血清Hcy、NLR及C肽与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转归的关系

    赵艳平徐宏燕宋美娜
    516-519,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及C肽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血糖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北京丰台医院产科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且产前确诊为孕晚期(孕周≥28周)GDM患者共计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后6周根据患者机体血糖代谢功能是否恢复正常,分为异常组(n=35)与正常组(n=74).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孕晚期血清Hcy、NLR及C肽与GDM患者产后血糖转归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孕晚期血清Hcy、NLR以及C肽联合检测对GDM患者产后血糖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孕晚期BMI、TG、血清Hcy、NLR以及C肽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2/t=19.141、2.545、6.673、3.822、5.8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晚期BMI≥28 kg/m2、孕晚期血清Hcy、NLR以及C肽水平升高均为影响GDM患者产后血糖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cy、NLR、C肽以及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29、0.709、0.828以及0.886.结论 孕晚期血清Hcy、NLR以及C肽均与GDM患者产后血糖转归情况密切相关,且三者联合检测对GDM患者产后血糖转归具备较高预测价值.

    妊娠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C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TT、Alb、CEA、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鉴别诊断

    袁宁张群沙德厚吴晓婷...
    520-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T、Alb、CEA、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诊断及鉴别的价值.方法 分析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2019年03月至2020年7月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5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组,500例肠息肉患者作为肠息肉组,并纳入同期的500名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TT、Alb、CEA、CA19-9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独和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结直肠癌组TT、Alb水平均显著下降,CEA、CA19-9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69、-27.38、-18.32、-10.28,P均<0.05).与健康组相比,肠息肉组TT、Alb水平均显著下降,CEA、CA19-9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4、-15.95、-6.17、-3.70,P均<0.05).结直肠癌组与肠息肉组相比较TT、Alb水平显著下降,CEA、CA19-9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2、-13.69、-13.89、-7.07,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T、Alb、CEA、CA19-9联合检测筛查结直肠癌的AUC为0.96,敏感性为0.870,特异性为0.956;联合检测用于筛查肠息肉的AUC为0.825,敏感性为0.684,特异性为0.836;鉴别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AUC为0.851,敏感性为0.772,特异性为0.820.结论 TT、Alb、CEA、CA19-9四项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能较好的区分结直肠癌与肠息肉,可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及与肠息肉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TTAlbCEACA19-9结直肠癌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