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理科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理科教育
高等理科教育

李发伸

双月刊

1000-4076

Gaojiaos@lzu.edu.cn

0931-8912295,8912196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22号(兰州大学校内)

高等理科教育/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大学转型发展——兰州大学发展论坛暨大学转型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鲁世林张灏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大学迫切需要转型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和未来世界对人的技能的需求对大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目标和治理.在大学治理方面,大学需要在制度方面借鉴已有国内外成功经验,也需要从文化的视角理解大学和大学治理,还需要思考大学治理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在技术应用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和探索中,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当下重新评估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在具体实践方面,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大学而言,大学转型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治理体系变革、育人范式改革、学科创新试点是实现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学转型发展大学治理人工智能

    应用型课程开发:理论基础、实践探索与普适价值

    张静胡君梅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借助目标管理理论,构建了目标制定、目标分解、明确标准、过程管理、结果运用的五维分析框架,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创建的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应用型课程开发模式主要由明确总体目标、分解总体目标、明晰考核标准、规范开发过程、合理运用结果五部分组成.具体提炼为应用型高校课程开发的"五合"一般模式,即目标制定应与多方需求适合、课程分解目标应与整体目标整合、评价标准选取应与考核评价契合、开发过程应与原则切合、课程开发结果应与实践运用吻合.

    应用型课程课程开发目标管理一般规律

    基于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素质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

    杨聚鹏刘琴萧席煜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评价模式改革引导高素质大学生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已有大学生评价体系不能适应促进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起以职业发展素质为核心的素质评价体系.文章对国内外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素质评价体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借鉴分析职业素质三角模型理论,新增动力要素和适应要素两个维度,重新构建职业发展素质五维模型,并通过文献分析选用11个关键素质作为二级指标,最终构成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职业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素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数学素养提升的探讨——H大学大一新生数学公共课的多维数据分析

    赵红张若军赵菲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公共课是大多数专业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某"985"高校——H大学大一新生的数学公共课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的真实资料,利用统计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从知识、态度、情感3个维度包含的多维指标数据出发,进行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各个指标对数学成绩的差异性分析、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和预测路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可行路径.

    数学成绩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预测路径分析数学素养

    国际一流大学学科交叉课程设置的探究与启示——以统计学与神经科学的学科交叉为例

    邓欣依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创新正成为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进力量,而学科的交叉融合正是高校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显著优势.本文选取了U.S.News 2022-2023排名前十的国外高校,通过梳理统计学与神经科学的学科交叉课程,具体包括培养目标、授课内容、课程组织形式、学时、师资和教学方法等信息,总结归纳其课程设置特点,以期为我国高校构建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提供参考.

    学科交叉课程设置统计学神经科学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课堂创新的实践探索

    赵丽娜李秋姝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本研究改革了高等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智慧课堂工具以增强教学互动和个性化学习.利用教学数据预测学生需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优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框架下,教学内容得到重组和拓展,突出了高等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未来方向.实验证明,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为高等数学教学提供了创新路径,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实践价值.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创新智慧课堂教育数字化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政策动因、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

    赵志强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党和政府基于"战略需求"的政治动因、"经济需求"的经济动因和"人的需求"的价值动因,相继出台一系列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丰富了振兴内涵,提供了发展动力.但究其内里,中西部高等教育依旧存在特色性不足、外部性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突破主导逻辑的路径依赖,须坚持党对中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稳定发展的基本盘;摒弃数量至上,创新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立足中西部地区实际,优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凝练中西部高等教育办学特色.

    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振兴办学特色以人为本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全国190所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调查分析

    唐卫民申君宇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全国190所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调查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教育部门应建立教育实践支持体系,落实双导师制度;培养院校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更新培养观念、落实校外导师职责、优化课程结构、差异化培养实践能力;教师应真正履行双导师职责、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硕士自身应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掌握课程标准等4个层面提出了具体提升策略.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组织困境及其消解对策

    张晓报蒋雨君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学科组织的作用二重性,高校在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时既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又需要克服其带来的困境.从模式、资源与文化三个维度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组织困境主要表现为学科组织与专业教育相互强化、教育教学资源按照学科组织分割与配置、学科文化阻滞跨学科育人环境生成等方面.要消解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组织困境,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与现有学科组织的融合,高校需树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加强统筹与协调机制建设,优化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

    跨学科人才培养学科组织困境消解高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学院功能及优化研究——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宋亚峰陈思吉马丹宁李欣怡...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学院是培养教育类专业人才和各级各类师资的重要院系.为理清"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育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不同类型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运用质性研究三级编码方式,得出了教育学院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潜在性模式维持功能四个核心类属功能和十六个范畴化类属功能.同时,针对教育学院的功能异化与实现困境,提出了整合学科布局、解构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凸显学科特色等可持续发展之策.

    "双一流"建设教育学院组织功能结构功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