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

张炳祥

月刊

1006-3765

hxyxbjb@163.com

0591-87663829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海峡药学/Journal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药品生产、教学、科研、检验和临床药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PLC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连益纯林静李知瑾罗友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技术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与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特征相符,已被国内外公认为中药质量控制的良好方法之一,是表征中药制剂质量和保证中药制剂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特点,为持续提升中药制剂质控水平提供参考.

    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中药制剂应用进展

    干粉吸入剂辅料的研究进展

    叶永浩于希肖颖陈永奇...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粉吸入剂(DPI)是一种通过肺部给药的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无首过效应以及无污染等众多优点,在国内外已有多款产品上市销售.干粉吸入剂是吸入制剂的其中一种,属于化学高端制剂,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其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较大,已成为医药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对干粉吸入剂的辅料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期望为干粉吸入制剂处方开发中辅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干粉吸入剂辅料乳糖亮氨酸甘露醇硬脂酸镁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王秋云岳占国潘颖彬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OX-Lip),并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DOX-Lip,通过单因素考察硫酸铵溶液pH、油水比、挤出次数、超滤次数、孵育温度和时间对DOX-Lip包封率的影响.再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并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经最优处方工艺制备的DOX-Lip为类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5 nm~87 nm(PDI =0.052~0.078),Zeta电位为-15 mV~-16 mV,包封率为96%~97%.体外释放与市售参比制剂相似,具有明显的缓释性.结论 采用最优处方工艺制备DOX-Lip稳定可行,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释放与参比制剂相似,为该产品的生物等效性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正交试验体外释放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富马酸二甲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及作用机制

    杨莹洁黄鸣清郑燕芳陈剑钰...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线治疗药物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Pubchem检索DMF 2D、3D结构以及Canonical SMILES号,在Targetnet数据库预测其靶点并利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靶点去重及标准化.综合GeneCards、DisGeNET、OMIM和TTD数据库对不同免疫疾病靶点进行汇总;Venny在线获取DMF靶点与不同免疫疾病靶点交集基因;交集基因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 软件进行PPI网络构建得到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8.2 软件绘制"药物-疾病-靶点-通路"关系网络图,Network Analysis分析图中各因素(节点)的关联性及重要性;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分别进行分子对接,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结果 DMF潜在的作用靶点216 个,通过其中 19 个关键靶点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Psoriasi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重要靶点是MMP9、PTGS2、TNF等;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MF对细胞分子功能、生物学功能及细胞组成均有影响,KEGG结果表明DMF调控上述功能主要与PI3K/AKT、TNF、NF-κB和IL-17 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DMF与核心靶点具有结合.结论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发现DMF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干预多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提示作为MS一线治疗药物DMF除MS治疗外,还具有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富马酸二甲酯自身免疫性疾病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崖爬藤属植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陈艳柠陈懿冲杨成梓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崖爬藤属植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崖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进行整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崖爬藤属植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检索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相关靶点,构建崖爬藤属植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PPI网络删选出关键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用AutoDock 4.2.6 软件将崖爬藤属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初步筛选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川陈皮素、异鼠李素5 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PPI网络拓扑分析获得10 个核心靶点;对上述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崖爬藤属植物治疗RA的主要通路有乙型肝炎通路、癌症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说明崖爬藤属植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而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崖爬藤属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类风湿性关节炎

    基于多重细胞因子释放的中药活性多糖筛选和抗肿瘤作用研究

    凌睿云周俐斐高乐欣黄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因子对肿瘤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以细胞因子释放为切入点筛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活性多糖.方法 选取20 种中药多糖,采用Cytometric Bead Array(CBA)结合流式细胞技术筛选活性多糖;采用小鼠B16F10 黑色素瘤荷瘤模型观察活性多糖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17 种中药多糖能显著刺激脾细胞分泌TNF-α,5 种多糖能刺激脾细胞分泌IL-6;红花多糖和山慈姑多糖还能显著刺激脾细胞分泌IFN-γ.红花多糖能抑制黑色素瘤B16F10 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结论 基于多重细胞因子的测定可以作为免疫抗肿瘤中药的筛选手段.红花多糖具有较好的免疫刺激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因子中药多糖红花多糖

    不同发酵天数赤芝钩吻的毒性及镇痛作用研究

    王婕陈雯佳李成伟王颖峥...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2 批不同发酵天数钩吻的急性毒性及镇痛药效.方法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发酵14 天、21 天钩吻半数致死量(LD50),并获取2 批不同发酵钩吻的最大安全给药剂量为药效学浓度.采用醋酸扭体法测定不同发酵钩吻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疼痛阈值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 水平.结果 发酵14、21 天的赤芝钩吻的LD50分别为10.91 g·kg-1、15.4 g·kg-1;2 批发酵钩吻对醋酸扭体镇痛模型的镇痛率分别为74%、79%,发酵钩吻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且批次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2 批不同发酵天数赤芝钩吻毒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2 批次之间镇痛药效无显著差异.

    钩吻赤芝菌急性毒性镇痛炎症因子

    蒲黄的挥发油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自梁郑士超杨晰淼安仁波...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蒲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评价其体外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乙醚回流提取法结合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GP-MSE)提取蒲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MTT法检测蒲黄挥发油对RAW264.7 细胞的增殖毒性,通过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 细胞炎症反应,Griess法测定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含量,初步评价蒲黄挥发油的体外抗炎作用;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测定评价蒲黄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蒲黄挥发油中分离出67 个化合物,鉴定其中53 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89%,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亚油酸、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Z)-9-十四碳烯醛和十八烷酸等;药效评价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蒲黄挥发油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 炎症细胞中NO的分泌,对DPPH自由基无明显的清除作用,对Fe3+亦无明显的还原作用.结论 蒲黄挥发油的成分以脂肪酸及其简单酯为主,蒲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炎活性,但不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蒲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抗炎抗氧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钙含量研究

    陈亮李沁张聪黄晓姗...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钙的含量.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的含量.结果 钙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仪器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1.57%、1.16%,加样回收率为92.5%~101%,78 批小儿感冒颗粒中钙含量参照拟定的限度,12 批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5.4%.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钙的含量,为完善该药品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小儿感冒颗粒微波消解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咽炎片中5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质量分析

    梁小敏王乾蕾郑文燕蔡燕娟...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咽炎片中5 个成分芍药苷、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款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咽炎片的整体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30 nm(芍药苷)、280 nm(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213 nm(款冬酮);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min-1.采用SPSS 20.0 软件对5 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芍药苷、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款冬酮分别在6.35~402.74 μg·mL-1、1.89~120.91 μg·mL-1、1.22~77.95 μg·mL-1、1.04~66.39 μg·mL-1、1.25~80.4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 =9)在96.61%~99.91%.通过测定50 批咽炎片中5 个成分的含量,发现咽炎片的质量情况一般,部分生产企业存在原料药把关不严、使用劣质药材投料或未按处方足量投料的问题,现行咽炎片质量标准有待完善.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为咽炎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咽炎片HPLC质量分析芍药苷黄芩苷哈巴俄苷肉桂酸款冬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