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

李立

月刊

1002-2619

hbzyzz@126.com

0311-8598962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中医/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肿瘤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经验

    石智尧孙启蒙郭智高宇...
    709-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思想,"一气"即中焦土气,所谓脾胃之气."周流"即气机周身流转.本文探讨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学术思想.腹泻作为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腹泻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西医暂无系统的治疗方案,且效果较为有限.王教授认为靶向药相关性腹泻是由于中土脾气湿困,四象气机升降失常所致.临床多采用补中土、复气机、调四维、利水湿之法,以健脾升阳,化湿理气为治则,创制升阳止泻汤,疗效甚佳.

    靶向药物相关腹泻一气周流健脾升阳升阳止泻汤名医经验王晞星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雷米普利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P选择素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黄秀丽吴艳付彩雯喻荷淋...
    713-71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雷米普利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P选择素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8 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4 例予雷米普利片治疗,治疗组44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蛋白排泄率]、糖脂代谢[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BUN、SCr、尿蛋白排泄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FPG、2 hPG、TG、T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hs-CRP、P选择素、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1.36%(5/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2/4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雷米普利片治疗DN可有效提高肾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选择素水平,安全有效.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增髓升白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化疗后骨髓抑制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

    侯建强王玉涛
    717-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增髓升白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化疗后骨髓抑制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86 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PHC脾肾阳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3 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3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增髓升白汤治疗.2 组均治疗至血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比较 2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和治疗 7 天血常规情况[WBC、PLT、血红蛋白(Hgb)、中性粒细胞(N)]、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中医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6.05%(37/43),对照组总有效率67.44%(29/43),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67%(42/43),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36/4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WBC和PLT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 3、7 天WBC、PLT、Hgb、N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 1 天升高(P<0.05),治疗7 天均较本组治疗3 天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 3、7 天WBC、PLT、Hgb、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 组治疗7 天KP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 7 天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7 天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7 天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增髓升白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HC化疗后骨髓抑制脾肾阳虚证,可有效缩短血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改善患者血常规、功能状态以及中医证候,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原发性肝癌骨髓抑制脾肾阳虚证中药疗法

    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表达情况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转归的关系

    李艳红黄志成
    722-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脂蛋白a(Lpa)表达情况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 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2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内不同中医辨证、不同预后、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sdLDL-C、Lpa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观察组血浆sdLDL-C、Lpa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sdLDL-C、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证型患者血浆sdLDL-C、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dLDL-C、Lpa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阴虚风动型.观察组不同证型患者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mRs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阴虚风动型.观察组预后不良的患者血浆sdLDL-C、Lp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P<0.05).观察组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sdLDL-C、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dLDL-C、Lpa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轻度神经功能损伤、中度神经功能损伤、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浆sdLDL-C、Lpa水平与NIHSS、mRs评分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ACI患者血浆sdLDL-C、Lpa表达呈现显著的差异,血浆sdLDL-C、Lpa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转归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sdLDL-C、Lpa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中医辨证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齐春燕
    726-729,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54 例小儿厌食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27 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7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主食食量、体质量、血清锌浓度,并统计 2 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 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2 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主食食量、体质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锌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厌食症患儿,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升主食食量及体质量,改善血清锌浓度,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七味白术散厌食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虚血瘀方联合温肾促孕灸法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排卵情况、妊娠结局的影响

    祝小欢孙伟伟储心乔徐琳...
    730-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肾虚血瘀方联合温肾促孕灸法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排卵情况、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40 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20 例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治疗组2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肾虚血瘀方联合温肾促孕灸法治疗.2 组均治疗 3 个月经周期.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卵巢功能指标[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并统计2 组临床疗效、排卵率、排卵数量、1 年内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13/2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1、3 个疗程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 1、3 个疗程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 组治疗1、3 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3 个疗程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排卵率90.00%(18/20),对照组排卵率60.00%(12/20),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 1、3 个疗程后血清LH、FS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E2 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3 个疗程后血清LH、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血清E2 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1 年内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 1 年内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虚血瘀方联合温肾促孕灸法可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腰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缩小囊肿直径,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改善卵巢指标及妊娠结局,临床疗效显著.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症肾虚血瘀方温肾促孕灸法排卵情况妊娠结局

    五仙方治疗骨折术后不愈合临床研究

    邸振宇赵海燕赵凌燕
    736-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五仙方治疗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五仙方治疗,服用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患者肿胀消退时间、止痛时间、骨痂生长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 70.00%(21/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止痛时间、骨痂生长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SF-36 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仙方治疗骨折术后不愈合效果显著,能有效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

    骨折,不愈合中药疗法

    散结透脓方外敷联合消肿清热解毒汤内服治疗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的效果及对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的影响

    李洪剑修洁谭思思张洪也...
    740-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散结透脓方外敷联合消肿清热解毒汤内服在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2 例热毒炽盛型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51例术后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方法,治疗组51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散结透脓方外敷联合消肿清热解毒汤内服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2 周创面回缩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和治疗2 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和术后2 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量表评分、治疗前和治疗2 周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并统计 2 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20%(46/51),对照组总有效率74.51%(38/5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2 周时创面回缩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2 周时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 周时疼痛VAS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 组术后2 个月Wexner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2 个月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 组治疗2 周后外周血WBC、CRP、IL-6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散结透脓方外敷联合消肿清热解毒汤内服可提高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疗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缓解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肛门功能.

    肛周脓肿中药疗法中药外敷

    丹鹿胶囊联合黄葵胶囊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复发率的影响

    华辞怡李斐斐刘胜
    745-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丹鹿胶囊联合黄葵胶囊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胜教授门诊数据库中,抽取GLM恢复期服用丹鹿胶囊联合黄葵胶囊且治愈后随访满6 个月的GLM患者.本研究采用单组回顾性临床试验,通过目标值的设定,通过观察患者临床治愈后6 个月内的复发率,分析在GLM恢复期服用丹鹿胶囊联合黄葵胶囊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纳入GLM患者51 例,年龄27~53 岁,平均服药时间(5.25±2.8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47±4.60)个月,51 例患者出现4 例复发.采用Clopper-Pearson可信区间计算法得到其复发率为7.84%(95%CI:2.17%~18.89%),低于目标值 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3/51),研究期间未观察到肝肾功能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鹿胶囊联合黄葵胶囊为降低GLM复发率的有效治疗方案.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药疗法恢复期复发率

    温肺化痰汤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观察

    李月斌
    749-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温肺化痰汤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 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53 例(后退出3 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53 例(后退出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肺化痰汤口服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气道重塑[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肺功能[第 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FVC]指标变化.随访6 个月,记录哮喘发作次数.结果 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IFN-γ、Treg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IL-4、Th17 和Th17/Treg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FN-γ、Treg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Th17 和 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 MMP-9、TIMP-1、TGF-β1及VEG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及PEF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肺化痰口服汤联合穴位贴敷能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症状,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减轻气道重塑,提高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温肺化痰汤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