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渔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渔业
河北渔业

曹杰英

月刊

1004-6755

zl5410@sina.com

0311-86044735

050011

河北石家庄市裕华东路96号

河北渔业/Journal Hebei Fisheri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河北渔业》创刊于1973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先后荣获“中国水产类核心期刊”、“全国水产系统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第六届河北省科技期刊评比版面设计奖”、“全国优秀水产科技期刊和科普作品三等奖”。《河北渔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贴近生产实际,以内容新,实用性强,信息真实为渔民致富当好参谋。《河北渔业》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水产资讯网、农博网、北京世纪超星数字图书馆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录组分析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对鳜鱼肠道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罗佳兴高晓田张丽晗孙砚峰...
    1-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肠道组织对饲料喂养的适应性,以饲料驯化 30d 不吃饲料的鳜鱼和饲料驯化 30d吃饲料的鳜鱼为试验群体,基于 RNA-seq 技术对鳜鱼肠道组织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RNA-seq 测序共获得 41.65 Gb Clean Data,Q30 碱基百分比在 90%以上.在 FDR≤0.05 且︱log2 FoldChange︱≥1 的筛选条件下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出 955 个差异表达基因.GO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有机酸代谢过程上显著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细胞周期、PPAR信号通路等通路中被显著富集.综上所述,鳜鱼为适应饲料养殖调动了与饮食有关的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提高鳜鱼肠道组织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饲料养殖转录组

    革胡子鲇生长激素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的引物设计与评估

    蓝一何净慧王晓梅王茜...
    6-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为试验对象,对其生长激素(GH)基因进行荧光定量 PCR(qPCR)的引物设计与评估.将合成的 5 对引物通过常规 PCR 电泳结果选择出符合条件的 GHF-GHR 引物,并进行qPCR引物的评估.结果显示:扩增 GH 基因片段的引物 GHF-GHR 扩增时熔解曲线为单一峰,说明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标准曲线得出 GHF-GHR引物的扩增效率为 93.3%,标准曲线的 R2 值为 0.982,说明引物的扩增效率良好.上述结果说明 GHF-GHR引物能用于待检样本的 GH 基因表达的 qPCR分析.

    革胡子鲇(Clariasgariepinus)生长激素基因引物设计荧光定量PCR评估

    几种微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净化效果

    张秀霞许嘉芮胡永华邓晓东...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应热带海水养殖环境并能高效净化养殖废水的优势藻种,分析比较五种微藻去除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和亚硝酸盐氮(NO2--N)的能力.选择海南本土筛选的藻种小球藻(Chlo-rella sp.)、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菱形藻(Nitzschia sp.)、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外购藻种四尾栅藻(Scenedesmus sp.),在以对虾养殖水为底液配制的富营养化养殖废水中培养 6d.结果表明,绿藻在养殖废水中生长速率快,硅藻生长速率慢,小球藻在富营养化养殖废水中生长最好,OD680 值、叶绿素 a含量和细胞密度均最高,并与其他藻种有显著性差异.5 种藻种中COD去除效果好的藻种是菱形藻和小球藻,去除率分别为 71.6%、70.4%;总氮去除效果好的藻种是菱形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微拟球藻,去除率分别为 50.36%、47.96%、46.41%、42.79%;总磷去除效果好的藻种是菱形藻,去除率为 71.43%;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好的藻种是菱形藻、四尾栅藻和牟氏角毛藻,2d去除率分别为 96.60%、95.63%和 95.40%;综合所有指标,菱形藻对养殖废水综合净化效果最好.

    微藻养殖废水净化总氮总磷

    丁香酚慢性麻醉对红鲫血液生理及肝脏hsp 70和hsp 90 mRNA表达量的影响

    吴冰董秀金徐一力许建和...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丁香酚慢性麻醉对红鲫(Carassius auratus)血液生理及肝脏中应激基因 hsp70 和hsp90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丁香酚处理组和对照组,用 15mg/L 丁香酚处理平均体质量(61.9±3.66)g红鲫 12h.试验结果表明,经 12h麻醉后,试验组红鲫除游动变缓外,其它行为表现正常,未出现死亡现象;麻醉组红鲫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下降,而血糖和 K+、Na+浓度却显著上升.基因定量结果显示,麻醉组红鲫肝脏中hsp70 和hsp90 m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15mg/L丁香酚处理 12h内对红鲫未造成明显损伤,可用于其保活运输.

    红鲫(Carassiusauratus)丁香酚血液生理hsp70hsp90

    海水池塘半滑舌鳎-日本对虾-菊黄东方鲀混养试验

    张洁刘卫滨阚建东程佳禹...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推广半滑舌鳎养殖技术,提高海水池塘养殖效益,进行了不同规格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的池塘混养对比试验,其中半滑舌鳎放养密度 2 250 尾/hm2,放养规格分别为 150~250、5~10、20~50 g/尾,日本对虾放养密度 6 万尾/hm2,菊黄东方鲀放养密度 6 000 尾/hm2,规格 0.54~0.56 g/尾.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不小于 150 g/尾的半滑舌鳎高雌苗种,当年可收获规格 500 g/尾以上的商品鱼,实现综合产量 2 801.0 kg/hm2,综合效益 99 404 元/hm2.

    海水池塘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菊黄东方鲀(Takifuguflavidus)

    鱼菜循环式生态种养技术试验

    闫立君王圆圆孟秋冬朱静...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适合石家庄市鱼菜循环种养新模式,在 3 个大棚内进行了试验,试验池面积 684 m2,养殖水体828 m3,建有蔬菜种植水槽 2 400 m2.通过微流水集约化养殖、蔬菜无土栽培、尾水处理系统(硝化仓)达到鱼类养殖和蔬菜共作、水体循环利用.养殖试验实现单位鱼产量 41.2 kg/m3,蔬菜年单位产量 29.8 kg/m2,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生态农业综合生产模式.

    鱼菜生态种养福瑞鲤(Cyprinuscarpio)零排放

    2024年河北省第一季度水产养殖重点监测品种生产形势分析

    张黎孙绍永孙伟彬张锦...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为做好水产养殖生产情况监测,河北省在 12 个县区设置 60 个监测点进行水产养殖重点品种信息监测,主要监测大宗淡水鱼、海、淡水南美白对虾,并对监测品种生产形势进行预测.据监测数据分析,2024 年第一季度,全省主要保供水产品供给充足,消费需求增加,出塘量同比升高,多种淡水鱼价格上涨,苗种投放增加.南美白对虾价格持续下滑.预测,全省大宗淡水鱼生产形势向好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期待市场回暖.

    河北省水产养殖重点品种监测分析预测

    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繁育系统构建及其配套繁育技术

    黎建斌高雪梅黄健王剑芳...
    37-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发构建了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工厂化苗种繁育系统及其配套繁育技术并进行了试验.该系统由高位水池、集污池、交配池、孵化池、苗种培育池、集苗池、种虾养殖池和生态净化池等组成,各部分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基于该系统的配套繁育技术,主要包括种虾养殖池处理、注水、益生菌接种、苗种选择、分段式饲喂、调水、循环、性腺发育观察、集中交配产卵、抱卵虾投放及幼体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过程.采用该繁育系统及其配套繁育技术,经过 196 d 的室内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小龙虾的精卵巢有 76.67%~90%处于性腺发育Ⅳ期;雌虾平均抱卵量达 446 粒,平均抱卵率达83.88%,幼体平均孵化率达 88.19%;出膜幼体生长到 3~4 cm时,其平均成活率达 93.90%;选自不同区域的小龙虾雌雄亲本配对优于同区域配对.

    小龙虾(Procambarusclarkii)苗种繁育系统

    三倍体虹鳟发眼卵恒温盐碱冷流水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

    张国维韩学虎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的恒温盐碱冷流水孵化车间开展了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发眼卵人工孵化及鱼苗培育试验,通过水质调控、疫病防控、营养强化、科学投饵等关键技术方法,探索出三倍体虹鳟发眼卵恒温盐碱冷流水人工孵化与鱼苗培育模式,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率达到了 92%,鱼苗成活率达到 80%以上.

    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发眼卵人工孵化鱼苗培育

    重要启事

    《河北渔业》编辑部
    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