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李芳

月刊

1002-4107

hljjy-gj@126.com

0451-8660826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Journal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教评估研究为重点,探索我国高教评估理论与方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校本研究,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业认证背景下毕业生跟踪反馈的研究与平台构建

    高扬马吉权任彬彬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跟踪反馈环节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以培养目标为核心,自顶向下逐级分解问题设计问卷并实施调查与反馈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方法,旨在为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提供周期性的、针对性强的、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为毕业生与母校沟通互动建立桥梁和纽带,以达到立足调研,着力改进的目的,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环节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专业认证毕业生跟踪平台构建

    "大学物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宋逢泉唐琼孙晓霞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设计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既符合新形势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要求,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探讨了基于能力导向的"大学物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案,即"课堂多元化"混合教学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课外"混合教学,并在初步教学试点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大学物理在线教学教学改革

    提高"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

    姜虹张骏毕迎春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城乡规划等学科方向在本科阶段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具备较系统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及方案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实践设计安排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毕业后的设计工作有良好的衔接。因此,不断尝试、反复实践,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城市景观设计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住区景观

    数据科学视角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郑国庆夏强夏英俊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面向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科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在数据科学视角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举措,提出与数据科学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顶层设计思路,以及融合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教学内容组织,从而培养具有数据科学视野的复合型统计分析人才。

    多元统计分析数据科学顶层设计教学改革

    "四新"建设背景下工商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庞阔陈诚计宏伟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新"建设背景下,传统的跨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人才竞争力,文章结合专业布局特色优势,提出了工商融合课程体系构建,并在工商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针对管理、教学、考核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个融合"课程体系运行机制,旨在培育兼具工科能力和商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四新学科建设工商融合跨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付洪威乔柱于泓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实验"课程存在的实验模式单一、实验内容与理论课重复、脱离实际应用、实验学时较少等问题,明确了该门实践课程在信号处理课程群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引入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导学的教学方法,从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上进行改革,以综合型实验为例探究培养具有工程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改革方法。

    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实验项目导学语音端点检测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陈艳玲祁立伟常丽坤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能力是学生外语学习的核心能力。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蕴涵着重要的"课程思政"育人要素。文章拟从课程思政的内涵、思政教育融入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着手,剖析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课程思政元素缺位的现象及原因,以价值观培养为导向,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能力培养、双向跨文化意识及能力培养和跨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探讨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思政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跨文化能力核心能力培养文化自信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双边双侧"构建

    张丽珍王盼喆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与"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共生共存体,二者对于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意义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其核心要义在于将灌输与启发相结合,以学生侧的"案例编撰"任务驱动师生共建共享的课堂,以教师侧的引导及阐释促进学生在案例编撰及展示中实现知识重构、能力提升及价值塑造,让思政课堂不再全是抽象的理论和被动的接受。这种方法上的改进既可促进"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变,又会触发师生共同解答"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实际状况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

    "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米国芳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从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思政教学和教师育人责任四个方面阐述了"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并依据"计量经济学"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最后,从教学团队、思政融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管理机制五个方面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管理机制

    基于"八个相统一"原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话语改革研究

    张丽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原则,推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话语改革,要构筑用学术讲政治的话语格局,坚持先理解后信仰的话语理念,具备释正确辨错误的话语能力,锻造兼理论并实践的话语风格,凝练守规范显特色的话语方式,激活自教师至学生的话语主体,提升善灌输崇启发的话语技巧,营造强显性优隐性的话语语境。

    八个相统一概论课教学话语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