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量采购政策下我院胰岛素使用情况分析

    古文亮孙国祥苏丽
    1599-1602,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胰岛素带量采购前后同期半年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本院胰岛素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胰岛素合理用药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探讨胰岛素带量采购对胰岛素的采购和使用的影响.方法:调取HIS系统胰岛素带量采购实施前(2021年7月-12月)与实施后(2022年7月-12月)胰岛素的使用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提供的胰岛素限定日剂量及相关胰岛素的说明书,确定各种胰岛素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分别统计和计算胰岛素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使用金额和用量等的数据.结果:带量采购后半年使用量较带量采购前上涨了 21.20%,而销售金额下降了 47.69%,DDDs值带量采购后上升的有14个品规,增幅较大的(变化幅度≥50%)的是谷赖胰岛素3 mL:300 IU(赛诺菲)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3 mL:300 IU(礼来);带量采购后,我院胰岛素的DDC值全部下降,降幅大于50%的品种有7个,其他品种的降幅也均大于30%,带量采购后序号比≥1的品种占比上升了 11个百分点.结论: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药费的下降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的持续性、依从性,也大大减轻医保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带量采购后甘精胰岛素和德谷胰岛素成为本院胰岛素用量的增长点,而精蛋白人胰岛素用量将有大幅度下降,需在下一年度胰岛素预采购量申报工作中进行调整.新引进的品种因为临床对其疗效、安全性等认知不足,抱有疑虑,造成使用量较少,后期还需药师大力宣传.

    带量采购胰岛素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糖尿病

    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李珂李华
    1603-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34例)与联合组(34例).参照组进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联合组进行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肺部炎症消失、发热消失、痰液颜色恢复、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肾功能异常、头晕头痛、皮疹、精神倦怠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0,P<0.05);两组患者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痰液颜色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联合组均较参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1、3.946、3.794、4.404,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1、10.882、12.395、21.939、6.059,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4,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阿米卡星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损伤,安全性较好,疗效显著.

    重症肺炎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炎症因子不良反应

    生殖医学研究生文献综述能力培养与提升路径研究

    李真嘉若琳管一春王可欣...
    1606-1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导师指导下,如何提高生殖医学研究生对文献资料的搜集能力、文献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以期提升生殖医学研究生文献综述撰写能力.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专业型研究生30人为观察组,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其他系别研究生30人为对照组,生殖医学研究生进行文献综述撰写训练和实践,同时其他系别研究生按照常规导师指导培养,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成效情况分析.结果:两组研究生的文献搜索、科研逻辑思维、参与科研项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0、1.071、1.555,P>0.05).生殖医学研究生在自学能力、发表文章数目、优秀论文篇数以及学习文献综述兴趣等方面与其他系别研究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17、6.190、6.034、15.429,P<0.05).结论:医学科研是医学研究生求学阶段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而高质量的科研活动离不开文献综述的基础.参加导师指导下的一系列文献综述撰写训练,更有利于生殖医学研究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激发其对文献综述浓厚的兴趣,铺垫医学科研之路.

    生殖医学研究生培养文献综述能力

    跨理论模型的教学模式对肝胆外科规培护士标准预防执行率及人文关怀的影响

    陈香玉
    1610-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规培护士中实施跨理论模型教学模式,对其标准预防执行率及人文关怀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进行规培的104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批次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人.常规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跨理论模型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规培护士标准预防执行率、人文关怀[关爱能力评价量表(CAI)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标准预防执行率(94.23%)高于常规组标准预防执行率(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3,P<0.05);干预后,两组规培护士CA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CAI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5,P<0.05);干预后,研究组教学满意度(96.15%)高于常规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1,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规培护士实施跨理论模型的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其标准预防执行率,改善其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跨理论模型肝胆外科规培护士标准预防执行率人文关怀教学满意度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上官梦莉应雅珮张婧
    1613-1615,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情况,分为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研究人员自行拟定一般人口学调查资料表,获取患者临床资料,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估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40例采用消极应对,占比54.79%,33例采取积极应对,占比45.21%;不同应对方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及焦虑情绪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社会支持低下、家庭关怀度低下以及存在焦虑情绪是脑梗死患者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社会支持低下、家庭关怀度低下以及存在焦虑情绪是脑梗死患者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

    急性脑梗死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社会支持

    重庆市万州区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贺良孔令汉郎中凯王恒芹...
    1616-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重庆市万州区2017-2020年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血清抗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人群感染状况,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定畜牧业较发达的乡镇为监测点,调查牛、羊养殖户,屠宰户以及畜牧兽医人员等重点职业人群,并对其进行布病抗体监测,实验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85份血清标本检出布病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约为1.20%,不同监测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7,P>0.05).其中,羊饲养人群检出阳性3人、牛饲养人群7人、牛/羊混合养殖人群2人、畜牧兽医检出1人;不同性别、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9、1.333、P>0.05);不同职业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57,P<0.05),其中畜牧兽医人群最高,羊饲养人群最低.结论:加强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好个人防护,持续开展人群布病抗体监测及预警工作.

    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试管凝集试验

    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的效果研究

    窦帆王小盼
    1619-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在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化疗期间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化疗期间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2.784,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安德森症状量表(MDAS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2.423,P<0.05);随访期间,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5,P<0.05);随访期间,干预组患者生命治疗测定量表(FACT-B)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9、3.344、2.878、3.127、3.446,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可促进其心理、生理状态改善,可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乳腺癌分段式护理个体化康复训练化疗不良反应预后情况

    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结合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备皮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李志萍王柯胡佳静程慧敏...
    1623-1625,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探究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结合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备皮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合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备皮,试验组患者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结合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备皮.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1、5.318、8.257、9.262,P<0.05);试验组患者的肾上腺素指标、去甲肾上腺素指标以及血清皮质醇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5、6.772、10.537,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0,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0,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使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结合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备皮,可以有效优化患者的手术指标,减轻患者术后应激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量化评估策略手术室护理直肠癌葡萄糖氯己定备皮感染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王红杰张伟峰
    1626-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护理满意率,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护理方案下,干预组患者接诊时间、检查时间、救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2.279、2.962;x2=10.672,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2,P<0.05);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1、2.207、2.709、3.221,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5,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术后骨折病灶及运动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创伤性骨折全程无缝隙护理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康复情况

    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情绪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刘梦瑶白华
    1630-1632,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情绪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94例情绪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在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智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0、3.91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1、2.19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以及总智商都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2.563、2.238,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32,P<0.05).结论:对于情绪障碍儿童使用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患儿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参与式护理情绪障碍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