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侯娟普芳丽刘琴
    2005-2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根据治疗后24 h内HT发生情况分为HT组与无HT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前血清MBP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清MBP与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关系.结果 105例患者中15例存在HT,发生率为14.29%;HT组溶栓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无HT组,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无HT组,血清MBP水平高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BP与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溶栓治疗前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血清MBP水平均是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血清MBP预测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95%CI:0.606-0.874),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MBP水平与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急性脑梗死溶栓出血转化髓鞘碱性蛋白相关性

    特发性矮小症发生影响因素及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

    林玉玲李杰玉李曾一刘琳...
    2009-2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特发性矮小症发生影响因素以及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在该类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8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为疾病组,另外收集86例在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特发性矮小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水平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疾病组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性发育状态、骨龄指数是发生特发性矮小症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两者分别诊断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0.871,两者联合诊断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AUC为0.941,两者联合优于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各自单一诊断(Z=3.896、3.500,P<0.05).结论 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中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且两者均是儿童发生特发性矮小症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监测对特发性矮小症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特发性矮小症临床意义

    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齐文勇党友王普育吴召森...
    2012-2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多指切除术治疗的109例患儿纳入研究,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5例).均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的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及麻醉情况.以术前(To)、切皮时(T1)、切皮后10 min(T0)、20 min(T3)、30 min(T4)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术前和术后3、6、12、24 h)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综合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T2~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6、12、24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81.48%(44/5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5%(3/55)]与对照组[9.26%(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稳定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且安全性可靠,患儿家属对其整体满意度较高.

    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小儿多指切除手术血流动力学水平镇痛效果

    不同股神经阻滞方式对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

    高中武刘巍周争旗陈森...
    2016-2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及其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髋部骨折手术中行股神经阻滞时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对生命体征稳定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择期拟接受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102例患者,按1:1随机分组为A组、B组,各51例.A组接受3.75 g·L-1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B组接受3.75 g·L-1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术前(To)、摆放体位时(T1)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以T0、术后24 h(T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应激因子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T,时B组HR、MAP水平及VAS评分低于A组,OAA/S评分高于A组(P<0.05);相比于A组,T2时B组NE、E、Cor水平较低(P<0.05);A组与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股神经阻滞应用于髋部骨折手术中,可增强镇静、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减少应激反应,并能保障安全性.

    股神经阻滞髋部骨折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镇静镇痛应激反应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在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的效果

    罗越岭袁波谭占国
    2020-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夹闭术患者术后接受高氧与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漯河市源汇区人民医院接受IA夹闭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术后对照组接受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脑血管痉挛(CVS)发生情况、预后、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SPV)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CV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可改善IA夹闭术患者术后脑血流及神经功能,并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高压氧尼莫地平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脑血流神经功能

    PET/CT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付玉娟尚毓吴岳宋银森...
    2024-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微小RNA-98-5p(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SPN患者分为良性组(75例)和恶性组(40例),比较两组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lncRNA THRIL与miR-98-5p的相关性.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单独及联合诊断SPN恶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T/CT检查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水平对恶性SPN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血清lncRNA THRIL水平比良性组高,miR-98-5p水平比良性组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lncRNA THRIL与 miR-98-5p 表达呈负相关(r=-0.491,P<0.05),且 lncRNA THRIL 与 miR-98-5p 有靶向结合位点.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联合共诊断出38例恶性SPN患者,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29(P<0.05),联合诊断恶性SPN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最高,分别为90.67%、95.00%、84.44%、97.14%、92.17%.PET/CT、血清 lncRNA THRIL、miR-98-5p 联合诊断恶性 SPN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21(95%CI:0.874-0.968),均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2.235、2.478、2.444,P<0.05).结论 PET/CT 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检测可提高对恶性SPN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孤立性肺结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长链非编码RNATHRIL微小RNA-98-5p诊断价值

    基于临床特征、REDS评分、炎症标志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联合因子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业鹏毛宇径姜毓敏谢佳丰...
    2029-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基于临床特征、急诊可疑脓毒症危险分层(REDS)评分、炎症标志物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验证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28 d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REDS评分及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模型1(含有临床特征、REDS评分)、模型2(含有REDS评分、炎症标志物)、联合模型(含有临床特征、REDS评分、炎症标志物).评价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占比、辅助通气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REDS评分及D-二聚体、CRP、PCT、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入院SOFA评分、入院APACHE Ⅱ评分、REDS评分及D-二聚体、CRP、PCT、HBP水平升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P、PCT、HBP与入院SOFA评分、入院APACHE Ⅱ评分、REDS评分、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联合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大于模型1、模型2(P<0.05).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REDS评分及血清CRP、PCT、HBP水平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对脓毒症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脓毒症急诊可疑脓毒症危险分层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

    3.0 T盆腔MRI联合增强CT成像在结直肠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二君林涛杜灵艳
    2033-2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0T盆腔磁共振(MRI)联合增强CT成像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3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3.0T盆腔MRI及增强CT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0 T盆腔MRI、增强CT成像对结直肠肿瘤单独、联合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分析其对结直肠肿瘤临床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中,阳性72例,经3.0T盆腔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0例,经增强CT成像结果显示,阳性58例,经联合诊断结果显示,阳性71例;3.0T盆腔MRI、增强CT成像联合检查对结直肠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4.44%、准确度为94.93%,高于单独3.0 T盆腔MRI(灵敏度80.56%、准确度88.41%)及增强CT成像(灵敏度76.39%、准确度85.51%),漏诊率为5.56%,低于单独3.0 T盆腔MRI漏诊率(19.44%)及增强CT成像漏诊率(23.61%)(P<0.05);3.0 T盆腔MRI、增强CT成像及联合诊断结直肠肿瘤临床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18、0.772、0.923(P<0.05).结论 3.0 T盆腔MRI联合增强CT成像可用于结直肠肿瘤诊断中,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评估临床分期提供方案,以制定后续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3.0T盆腔磁共振增强CT成像结直肠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

    血清CYFRA21-1、CA125、CA153、CEA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

    田二军王滨姜楠
    2037-2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9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随访3 a,按照术后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7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53、CEA水平,并分析血清CYFRA21-1、CA125、CA153、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53、CEA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CYFRA21-1、CA125、CA153、CEA、四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784、0.722、0.754、0.821、0.888,在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CA125为 59.8%、100.0%,CA153 为 55.7%、100.0%,CEA 为 58.8%、100.0%,四者联合为 70.4%、100.0%.复发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53、CEA 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CYFRA21-1、CA125、CA153、CEA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的AUC分别0.843、0.862、0.825、0.731、0.914,在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CA125 为68.4%、100%,CA153 为 73.7%、74.4%,CEA 为 57.9%、88.5%,四者联合为 78.9%、96.2%.结论 血清CYFRA21-1、CA125、CA153、CEA四者联合对乳腺癌诊断和预测术后复发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C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乳腺癌术后复发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监测结果与分析

    李鹏
    2041-2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监控及监测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结果,确保血液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工作区域25次监测结果,评估核酸检测实验室空气、设备、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 采集的25次环境监测结果中2021年10月标本处理、标本制备区移动车台面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阳性,复检后仍呈阳性,消毒后重新取样,结果为阴性,其余24次环境监测合格率均为1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监测合格率与核酸检测结果的拆分阳性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措施能有效确保检测质量.同时,监测结果中偶发的HBV DNA阳性结果系设备污染,未对检测实验室造成不良影响,但日常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及评估,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和环境、人员等安全.

    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