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顶山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王国琴
    837-839,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1年平顶山市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为该市出台地方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40家各类型卫生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增菌,根据国家标准对结果作出判定。结果 采集平顶山市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水样300份,合格样本280份,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少动鞘氨醇杆菌三种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29%,5。00%,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00cfu/mL为合格,总合格率为69。29%。二级及以上医院、社区医院与口腔诊所合格率分别为89。17%,54。17%,5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渗透净化系统、过滤自来水系统、独立储水罐供应系统合格率分别为90。00%、59。18%、5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级及以上医院口腔治疗用水合格率比社区医院、口腔诊所更高。三种处理方式中,反渗透净化系统优于其他方式。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强化监管,与疾控部门一起定期开展联合检测工作。

    医疗机构口腔治疗用水微生物医院消毒

    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夏俊杰叶健文典凤丽刘文韬...
    840-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序贯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3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独TACE组(单独TACE治疗,n=252)及序贯组(TACE序贯MWA治疗,n=280)。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存活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VEGF、GPC3、TSGF水平;记录治疗不良反应;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对TACE序贯MWA干预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序贯组术后4周时的ORR及术后6个月时的存活率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术后的血清VEGF、GPC3、TSGF水平低于单独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术后肝区疼痛、针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术后4周时,有效亚组术前的血清VEGF、GPC3、TSGF水平低于无效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GPC3、TSGF水平单独诊断TACE序贯MWA治疗PLC无效的预测效能低于联合诊断。结论 血清VEGF、GPC3、TSGF水平可指导TACE序贯MWA治疗PLC的疗效评估。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经皮微波消融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胸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对比血管置换术对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葛琼吴世勇允清玲马珂...
    846-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患者采用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分组,采用人造血管置换术治疗的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4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手术及ICU观察时间分别为(14。37±3。28)d、(63。47±22。03)mL、(148。18± 33。99)min及(8。99±2。15)h,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9。90±3。13)ng/L、(61。89±5。49)ng/L 及(4。27±0。99)mg/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F-36五个项目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提升,且观察组五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比血管置换术可明显改善TAA患者手术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长期推广。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血管置换术炎性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

    心电图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

    郑小刚
    851-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扩张型心肌病诊断的价值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2年6月期间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经临床已经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共152例。152例扩张型心肌病均经DR胸片、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选取了 105例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住院的非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结果对比。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组的PtfV1(mm·s)数值为(0。029± 0。008),左束支传导阻滞为20例(13。16%),QTc间期数值为(432。0±49。2),胸导联R波递减为39例(25。66%),QRS时限数值为(0。108±0。019),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为13例(8。56%),对照组的PtfV1(mm·s)数值为(0。021±0。002),左束支传导阻滞为1例(0。95%),QTc间期数值为(386。8±26。6),胸导联R波递减为8例(7。62%),QRS时限数值为(0。088±0。016),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为2例(1。9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提示扩张型心肌病更易出现Ptfv1、左束支传导阻滞、QTc间期延长胸导联R波递减、QRS时限延长以及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改变,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诊断优势。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改变价值

    血浆混合实验联合血栓弹力图在HBV患者临床输血中的指导价值

    林炜梅书豪王化强
    85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混合实验联合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常规凝血实验(CCT)在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临床输血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HBV患者为研究组,根据1∶1原则,另选取本院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TEG、CCT及血小板计数(PLTs)检查,比较2组TEG指标、CCT指标及PLTs结果[血液凝固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30 min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g);PLTs],分析研究组TEG指标与CCT指标、PLTs相关性,比较研究组TEG指标与TCC指标、PLTs的异常率,对比纠正组与未纠正组血浆输注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R、K、PT、APTT、TT、INR、FDP、Fig高于对照组,Angle、MA、CI、PTA、PLT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T、APTT、INR与K、R呈正相关,与MA呈负相关,PTA与K、R呈负相关,PTA、Fig、PLTs与MA呈正相关,INR与CI呈负相关,PTA、Fig与CI呈正相关,且INR异常率高于R异常率,PLTs异常率高于MA异常率(P<0。05);纠正组血浆输注治疗有效率高于未纠正组(P<0。05)。结论 血浆混合试验联合TEG能更精确反映HBV患者凝血状态,有助于优化输血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血,降低临床输血无效率。

    血浆混合试验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实验输血

    晚期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马朝军
    860-863,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临床特征和短期预后。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HF患者248例,根据是否患有T2DM将其分为无T2DM组(n=133)和T2DM组(n=11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预后。结果 248例HF患者中,合并T2DM115例,未合并T2DM133例。T2DM组较之于无T2DM组,年龄较小,合并慢性肾病的比例较大,有心肌梗死史的较多,HF病程比较长,肌酐、肌钙蛋白T及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稍高于无T2DM组(P>0。05)。与未合并DM的晚期HF患者相比较,合并DM患者的晚期HF患者具有更高的6个月全因再入院率(P<0。05)。以不发生全因死亡或全因再入院为良好结局终点,无T2DM组的良好结局率(42。10%)高于T2DM组(14。7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大、合并症数目多、收缩压高是晚期HF患者6个月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LVEF是晚期HF患者6个月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T2DM会恶化晚期HF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不会增加患者的短期死亡率。

    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晚期特征预后短期

    焦作地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流行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晓杰宋俊霞张丽丽
    864-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焦作地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的流行情况和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焦作地区三所医院妊娠晚期产检产妇487例,采集其肛周或阴道分泌物予以GBS培养,且经B超核对检查,按孕妇是否发生GBS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对比其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情况,将感染组按抗感染情况分为充分组(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不充分组(不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未治疗组,对比其妊娠结局。结果 487例产妇中47例存在GBS感染,感染率为9。65%(47/487);感染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较未感染组缩短,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的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6。38%、8。51%、14。89%)均较未感染组(1。14%、2。05%、3。86%)更高(P<0。05);充分组的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等发生率均低于未治疗组(P<0。05),未治疗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不充分组(P<0。05)。结论 焦作地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率高,且对孕妇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经充分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焦作地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妊娠结局

    开颅血管搭桥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疗效及对神经损伤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王文德王天恩张青德高鹏...
    869-87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颅血管搭桥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eu-rysms,PICAA)疗效及对神经损伤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PICAA者81例,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成联合组(41例)与栓塞组(40例)。栓塞组接受介入栓塞治疗,联合组接受开颅血管搭桥+介入栓塞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预后、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时长]以及术前、术后1 d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免疫功能[CD3+、CD4+、CD4+/CD8+]、血清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栓塞组,且GOS评分高于栓塞组(P<0。05);与栓塞组相比,联合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1 d联合组血清S100β、NSE水平略高于栓塞组,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联合组CD3+、CD4+、CD4+/CD8+略低于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联合组血清MMP-9、ICMA-1、NF-κB水平少于栓塞组(P<0。05)。结论 开颅血管搭桥联合介入栓塞治疗PICAA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保护脑神经,减轻炎症反应。

    开颅血管搭桥介入栓塞PICAA神经损伤

    烟酸对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流状态和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王丽赵梓喆辛玉甫黄丽娜...
    873-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烟酸对脑梗死(ACI)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流状态、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A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支架置入术+术后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3例,给予支架置入术+术后常规治疗+烟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随访90 d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52。47±4。59)cm/s、(52。84±3。48)cm/s、(45。78±4。13)cm/s,均大于对照组的(48。86±4。27)cm/s、(49。62±3。26)cm/s、(41。74±3。97)cm/s,颈总动脉阻力指数、颈内动脉阻力指数、椎动脉阻力指数分别为(0。62±0。04)、(0。60± 0。06)、(0。59±0。07),均小于对照组的(0。68±0。07)、(0。65±0。05)、(0。63±0。08)(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 为(6。69±1。15)分,低于对照组的(7。86±1。47)分,BDNF、NGF 分别为(5。27±0。89)μg/L、(146。82± 12。74)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4。32±0。77)μg/L、(133。76±14。27)µg/L(P<0。05);随访90 d,观察组 mRS 评分为(2。67±0。61)分,低于对照组的(3。17±0。57)分(P<0。05)。结论 术后加用烟酸可提高ACI介入治疗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善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

    烟酸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脑血流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研究

    荆芳芳陈琛赵颖颖
    878-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及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102例患者,按给予药物不同分组,将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51例作为对照组,将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的51例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肠道菌群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分别为(17。12± 2。84)pg/mL、(72。53±7。36)pg/mL 及(21。32±5。24)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DA、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4。97±0。59)nmol/mL,低于对照组,SOD(253。94±10。41)U/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杆菌、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分别为(8。87±0。72)lgCFU/g和(8。64±0。37)lgCFU/g,均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6。23±0。43)lgCFU/g,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获得显著性疗效,对炎症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肠道菌群优化可起到促进性作用,且能减少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