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干预载脂蛋白E及其信号通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李炯侠杨宇婷白杨陈亮亮...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中医药干预载脂蛋白E(Apo E)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Apo E与冠心病具有密切关系,目前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但均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中药可多靶点地调控NF-κB、NLRP3炎症小体、eNOS/NO、LXRα-ABCA1-ApoA-I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调节脂质代谢、稳定斑块、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调节胆固醇逆转运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冠心病载脂蛋白E信号通路中药综述

    甘草中三萜皂苷类成分抗肿瘤及联合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杨必乾何昱洁何慧明邓毅...
    106-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草中三萜皂苷包括甘草酸、甘草次酸、乌拉尔甘草皂苷等,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甘草三萜皂苷在抗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及联合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调控信息通路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肿瘤的治疗上具有药用价值。

    甘草三萜皂苷抗肿瘤机制联合抗肿瘤

    药用植物蒽醌类化合物来源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卢婧郭宇姝师超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药用植物蒽醌类化合物的来源及药理结构。蒽醌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大黄、何首乌、虎杖、茜草、巴戟天、芦荟等药用植物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包括大黄素、茜草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等,主要来源于聚酮途径和莽草酸/邻琥珀酰苯甲酸途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抗抑郁等药理活性。

    蒽醌类化合物药用植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

    基于H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肾宣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孙家豪夏天卫朱家庆李志鹏...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高效液相-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分析温肾宣痹汤有效成分,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温肾宣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Q-TOF-MS/MS分析温肾宣痹汤中化学成分。检索TCMSP V2。0获得温肾宣痹汤的活性成分;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命名;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膝骨关节炎相关靶点;利用VennDiagram得到"中药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温肾宣痹汤的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液质联用综合分析,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分别归属于狗脊、附子、天麻、山萸肉、细辛、白术、木香、甘草。筛选出温肾宣痹汤181个活性成分和134个相应蛋白靶点,与膝骨关节炎的2171个疾病相关靶点相交集的核心靶点为72个。GO富集分析共筛选得到76条生物过程(BP)富集结果、12条细胞组成(CC)富集结果及29条分子功能(MF)富集结果。KEGG富集分析共筛选得到相关通路共27条。结论:温肾宣痹汤可以通过抗炎、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氧化等作用,发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功效。

    膝骨关节炎温肾宣痹汤HPLC-Q-TOF-MS/MS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基于WGCNA筛选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及潜在中药预测

    郑翼欣肖尚平邝美霞邝卫红...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探讨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与胃癌预后相关性,预测潜在治疗的中药。方法:运用WGCNA分别构建TCGA-STAD数据集和GSE84437数据集胃癌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共表达网络,获得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与预后相关基因,对预后相关基因进行生存分析,获得与生存相关的基因,以GSE84433作为验证集。运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生存相关基因在22种免疫细胞中的浸润情况。将预后相关的基因映射到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获得潜在中药,并对筛选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的频数统计。结果:通过WGCNA及差异分析,筛选出98个与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单因素Cox分析共获得22个与预后相关的基因,通过生存分析,发现5个基因与生存显著相关,且与大部分免疫细胞存在相关性,并在GSE84433数据集得到验证。将预后相关基因映射到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获得潜在治疗中药186味,其中姜黄、郁金等10味中药出现频数较高,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胃经、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结论:IL32、IRF8、INFG、SNX10、BATF2等5个胃癌相关自然杀伤细胞基因与胃癌预后相关,姜黄、郁金等中药可能通过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改善胃癌的预后。本研究揭示中药可能通过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善患者生存预后,为后续中药研究提供思路。

    胃癌WGCNA自然杀伤细胞郁金姜黄

    内热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田富宝马良辰陈坤徐玉娟...
    131-13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内热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内热针干预膝骨关节炎的(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限制在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11月30日,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实施质量评价。借助Review Manager 5。4。1软件,根据总有效率、疼痛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Lysholms评分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均为RCT,共涉及病例95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475例、4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9,95%CI(1。13,1。25),P<0。000 01],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MD=-9。05,95%CI(-9。98,-8。12),P<0。000 01],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SMD=-4。18,95%CI(-5。82,-2。54),P<0。000 01],Lysholms评分高于对照组[MD=16。51,95%CI(4。42,28。60),P<0。00001]。结论:内热针无论是单独治疗还是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产生良好疗效。但鉴于本研究的异质性和样本量的限制,未来需要更大的多中心和高质量的RCT来验证内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膝骨关节炎内热针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电针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

    陈兵李涛刘娣郑立江...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电针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MB)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CC)数据库中近5年电针相关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6 930篇,英文文献2 173篇,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该领域主要研究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且合作密切;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中分别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贡献最大;中文文献形成了以梁凤霞、王丹、孙忠人、方剑乔等为代表的核心研究团队,英文文献未形成显著的核心作者群。除去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中文文献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脊髓损伤研究频数最高,英文文献中疼痛、炎症、神经性疼痛研究最多。结论:电针研究持续发展中,以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为主。干预方式以针药结合、电针预处理、经皮穴位电刺激等为热点。脑卒中、脊髓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疾病。电针参数标准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热点和趋势。

    电针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CiteSpaceVOSviewer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子宫腺肌病舌脉证规律

    郑徐曾薇薇张婷婷钟雨青...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的舌象、脉象、证型分布规律与关联。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收集建库至2022年11月研究子宫腺肌病舌象、脉象、证型的临床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建立子宫腺肌病舌脉证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舌脉证依次为紫暗舌、薄苔、白苔、弦涩脉、气滞血瘀证、胖舌;关联性最强的舌脉、脉证、舌证配伍分别为白苔-弦涩脉+薄苔,弦脉-气滞血瘀证,紫暗舌-气滞血瘀证;四阶关联规则结果中,支持度最高的为气滞血瘀证-薄苔+紫暗舌+白苔。结论:临床中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舌象、脉象、证型组合为气滞血瘀证+薄苔+紫暗舌+白苔。

    子宫腺肌病舌象脉象证型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阳化积法"治疗膜性肾病

    纪利梅李靖刘宝利李仁武...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阳化积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门诊治疗的420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首诊处方均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利用熵层次聚类方法分析方剂组方规律,采用Aprior算法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共计收集659份首诊处方,累计收集药物129味,使用频率≥2%的高频药物38味,其中使用频率超过90%的中药为附子、茯苓、麻黄、炙甘草,使用频率在60%~89%的中药为麸炒白术、干姜、大枣、桂枝、防己、赤小豆、黄芪、泽泻、葫芦巴。其主要为温里药、解表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等。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中药组合分别为麻黄、附子,附子、干姜,防己、黄芪,防己、茯苓,附子、防己等。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置信度前3位依次为:麻黄,附子-防己;附子,茯苓-黄芪;黄芪,麻黄-防己。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发现,共得到12大类。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刘宝利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在温阳化积基础上结合解表、补虚、利水渗湿等治法,对于临床治疗膜性肾病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膜性肾病温阳化积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刘宝利

    基于经络理论谈国医大师夏桂成心-肾-子宫轴

    张荧胡荣魁
    158-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夏桂成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从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及子午流注3个方面论述经络与心-肾-子宫轴在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的联系。其认为经络循行路线是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结构基础,经络气血蓄溢在调节心-肾-子宫轴阴阳消长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指导临床采用循经辨治、通固并施、审时论治等方法保障女性各阶段周期节律的健康演变。并论述足少阴经然谷穴治疗不孕、痛经等妇科病证是经络理论在心-肾-子宫轴应用的体现。

    心-肾-子宫轴不孕痛经经络夏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