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叶建农

月刊

1005-6629

ecnuhxjx@163.com

021-6223248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化学教学/Jour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标下化学中考命题趋势探析

    杨玉琴陆海燕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化学中考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坚持核心素养立意.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趋势体现为:考试功能从重"甄别选拔"到"四位一体",命题立意从知识、能力到核心素养,考查载体为真实应用情境,试题呈现从"散点式"到"结构化",考查要求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需做出积极的变革.

    新课标中考命题素养立意真实情境引导教学

    高中化学教材中"国家认同"构成要素及内容建构的比较研究

    舒兴婷桂倩樊敏
    9-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分析框架、建构特点研究框架,对 3 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关"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与内容构建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具体要素分类分布中,3 版教材有大致相同的分布规律;在内容建构上,3 版教材在位置分布、要素功能和呈现方式上也存在大致相同的建构特点.

    国家认同高中化学新教材构成要素内容构建

    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热点分析及启示——基于八种SSCI期刊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李佳刘久成
    14-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itespace对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八种SSCI期刊 2000~2022 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际科学教育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素养的多维度发展;注重科学探究和情境化教学实践;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教育主体内在差异.研究前沿经历了从学生观念到发展科学素养、STEM教育的演进,且始终关注师生的学习和发展.结果启示须关注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基于跨学科学习弥补分科课程不足,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科学教育可视化知识图谱热点前沿

    高中生坐标曲线图像题解题思维特点的个案研究——基于"离子反应"知识的考察

    李一凡石萌孙影许敏...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坐标曲线图像题要求学生理解图像的本质与变化规律,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借助四重表征和数据-框架理论,开展个案研究,构建学生思维模型.借助该模型,利用一道承载"离子反应"相关知识的题目探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水平.通过分析先验知识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发现学生在坐标曲线图像题解题过程中,由于提取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弱,易产生相异构想,且其微观表征能力及宏微结合意识有待提高.以期为高中坐标曲线图像题的教学提供建议与思考.

    坐标曲线图像题模型建构思维进阶

    "可见的学习"视域下初中化学学科实践学习分析框架的建构

    邱惠芬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实践是当前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基于可见的学习理论,建构了"目标(为什么学⇌为什么教)、知识(学什么⇌教什么)、实践(怎么学⇌怎么教)、评价(学到什么程度⇌教到什么程度)"可见的学科实践学习四要素分析框架,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为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为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支架.

    可见的学习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教-学-评"一体化

    基于CER理论提高学科解释能力的教学实践——以"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为例

    姚明站杨砚宁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CER理论模型,以废水中氨氮去除为真实情境,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分析推理获得与论断匹配的证据,形成"证据—推理—论断"的化学学科解释表达范式,提高学生的学科解释能力.

    CER理论模型情境问题学科解释证据推理

    基于化学史与学科逻辑的"化学反应限度"单元教学设计

    郭津含王秀红杨海艳武衍杰...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设计需兼顾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征及知识的整体性.基于化学史,纵向厘清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路径,提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认知逻辑;基于学科逻辑,横向厘清现代化学理论视域下的概念结构体系,提取凸显知识系统与完整的客观逻辑.通过十个学习任务完成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表征与调控,突破或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的迷思问题,发展学生的定量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史学科逻辑定量认识单元教学

    指向"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单元复习教学——以"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为例

    孙换男吕琳袁林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尿素的合成与合理使用"为情境主线,以"感受尿素合成的新方法"到"感知尿素之功"及"感知尿素之过"再到"感悟尿素的环保价值"四个逐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展开"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单元复习,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高中化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复习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基于科学推理与论证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

    徐立堂张贤金郑婷婷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教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从"依据已有事实,初步论证酸与碱的反应→利用建构模型,论证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辨识微粒变化,推理酸与碱的反应"三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从素材收集、实验事实、宏观微观等视角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推理论证.围绕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分析,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通过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个例论证,推理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普遍规律,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科学论证证据推理模型建构教学案例

    模拟古代火法炼铜的实验探究和教学

    方昊成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学生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以古代火法炼铜为情境,通过文献资料与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作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用于实践.在第一次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并作进一步改进,成功完成模拟古代铜的冶炼的第二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学,助力学生自主形成"碳与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网络,提升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模拟火法炼铜实验探究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