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与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

马宏佳

月刊

1008-0546

hxjyx@jschemedu.com

025-83708455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

化学教与学/Journa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查看更多>>《化学教与学》为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江苏省唯一化学教育教学类省级期刊,刊号为ISSN 1008-0546 CN 32-1482/G4。读者对象:中学化学教师、化学教学研究人员、师范生、教育类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层学习策略在"离子反应"教学中的应用

    丁淑媛杨铃梅唐亚文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水的电解"为学习背景,将深层学习策略融入高中化学课堂,开展离子反应的主题教学活动.文章通过"寻找制氢方案""初识水的电解""再识水的电解""深识水的电解"四个教学环节,落实离子反应的概念、表达等核心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学习水的电解反应机理,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离子反应深层学习宏微结合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观念与方法探究

    田惠宇
    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及学生在具体学习实践中的能力养成,培养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透过宏观现象辨别微观变化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对现实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收集、整理证据,建构起科学的知识模型、对物质变化特点的系统认知和研究能力;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尝试、勇于创新.

    高中化学新高考改革教学策略

    数字化赋能背景下素养型微课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以"硫酸与金属的反应"为例

    吴海忠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赋能背景下的素养型微课借助数字技术与手段,以素养型微课为载体,赋予学生更多的机会与方式来实现个体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的感受.本文以"硫酸与金属的反应"为例,设计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形成认知模型,落实素养目标.

    数字化赋能素养型微课硫酸

    基于情境线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

    胡倩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情境线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将情境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学习主线更加清晰,让学生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什么是基于情境线的大单元教学,剖析了教学现状和问题,说明了研究的重要性,其次总结了大单元教学中情境线的创设方法,最后分析三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总结了研究的价值与前景.

    情境线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司法鉴定中检测"酒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唐敏卿美娟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材、司法鉴定相关材料等,从"酒驾"检测原理中化学知识的运用、运用化学知识对假酒进行鉴别、双硫仑反应、"酒驾"的仪器分析检测四个方面设计检测"酒驾"的化学知识和试题,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高中化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高中毕业生未来职业规划.

    司法鉴定饮酒驾驶中学教学化学教学

    基于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高中化学"读思达"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以"乙醇"为例

    颜巧艺
    22-2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读思达"教学法的基础上提炼出"善读、慎思、明辨、深达"四步八字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形成,提升学生化学知识结构化水平,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审辩式思维"读思达"教学法核心素养

    基于真实情境下的主题式教学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张赛男金京一
    26-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真实情境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基本规律相联系,利用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具体问题的驱动性及实验活动的操作性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氧化还原反应整体知识进行建构和应用.

    情境教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与生活

    高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项目式教学——以"碳酸饮料的制备研究"为主题

    梁楠沈静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碳酸饮料的制备研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实际生产生活将项目拆解为"认识碳酸饮料的成分""自制碳酸饮料"及"构建不同物质类别间相互转化的模型"三个子项目,通过创设一系列真实的问题情境,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用途、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贯穿其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对比探究和类比迁移思维、构建物质转化模型,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彰显化学学科价值,使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项目式教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学实践——以"取卤制盐"为主题

    吴刚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四川地区特有的井盐开采和《天工开物》中"蜀省井盐"相关描述为情境,确立"取卤制盐"的跨学科教学主题,结合化学、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知识,依次分析"挖井""取卤"和"制盐"三个探究过程.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网络化,还能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高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化学微项目教学设计——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二氧化碳制甲烷"教学设计为例

    穆丽珀阚玉和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碳中和"为背景,从文献中提取素材,并与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在"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等学科大概念的统领下,进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微项目教学设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和创新精神,为大概念教学提供借鉴课例.

    大概念微项目教学设计碳中和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