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建筑
华中建筑

俞红

月刊

1003-739X

hzjz@chinahournal.net.cn

027-87337236;87337290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9号

华中建筑/Journal Huazhong Archite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大型综合性建筑学术期刊。着重建筑学领域内理论研究上的深度报道和设计、科研、教学实践经验的传播。重国情、民情、民俗,重学科渗透。该刊栏目宽广,古今并蓄,中外兼容,是名播海内外的充分展开争鸣的建筑学术园地。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经济信息网、世界期刊博览中心(深圳)入选期刊以及国外ICONDA、EI、SCI、JST、INSPEC检索系统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道防线战略:美国打造可持续海岸带安全防护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傅巧婷王江波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变暖和海岸带地区灾害风险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美国经历了卡列特娜飓风的悲剧后,开始打造基于多道防线战略的可持续海岸带安全防护体系.该文分析了多道防线战略的产生背景,阐述了其特色,包括其构成体系的纵深化、手段多样化、与土地管理整合的深度化、应用广泛化、落地项目化等.研究表明,多道防线战略对我国海岸带地区有诸多启示,包括防护观念的转变、工程手段与自然生态防护的结合、法规制度的创新、专项规划的调整等.

    防线可持续性安全防护海岸带

    基于BIM技术的福建木结构文物建筑修缮保护研究——以华林寺大殿为例

    季宏莫智伟王琼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州市华林寺大殿为研究对象,该文首先对2016年华林寺大殿的现状勘察病害与修缮措施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次,搭建和添加了更适宜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的BIM与参数.再次,实现了在BIM中呈现华林寺大殿现状病害以及分别生成现状图纸和方案图纸的技术过程.最后,基于相关标准尝试建立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信息模型修缮设计标准框架,可为福建地区建筑遗产保护修缮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交付提供参考.将BIM技术运用到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修缮是一次完美的尝试,为该地区的官式文物建筑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华林寺大殿BIM病害保护修缮施工图纸标准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重庆传统木构民居建筑安全评价研究——以龙兴古镇刘家大院为例

    陈蔚刘婷胡斌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地区传统木构民居类型多样,探索适用于重庆地区传统木构民居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于重庆以及国内其他地区木构传统民居的保护与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重庆地区地域特色和民居建筑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建立适用于重庆地区的传统木构民居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21项风险指标,涵盖自然灾害风险、建筑本体质量灾害风险和人为灾害风险,全面考虑了威胁民居安全的风险因素,并能够反映风险因素的权重差异.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重庆龙兴古镇刘家大院的检测和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该方法准确可行;评价结果能够显示不同指标的风险大小,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修缮建议.

    传统木构民居穿斗式安全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重庆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以长春拖拉机厂弹性改造设计为例

    王春晖吴彤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历史、建筑结构和显隐性文化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设计阶段提出"纤维街区"的弹性改造理念,旨在平衡保护文化遗产和满足现代城市需求的挑战,以确保改造过程中的环保性和社会责任感.改造后,长春拖拉机厂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面貌,还融入了现代功能,成为城市更新的亮点.研究对于未来的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长春拖拉机厂弹性改造

    重庆七星岗地区边界空间设计研究

    台文彬刘塨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界是两类空间发生联系的介质,边界空间的重塑对城市更新的效果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重庆七星岗以繁多而独特的边界空间给人深刻印象,但这些公共空间活力普遍较低,如何进一步保留、发扬山城特色,消除边界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探索七星岗地区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结合现状特征提出两点设计原则:保留积极的边界属性、弱化消极的边界分隔,结合边界效应提出三点设计方法,总结三点设计策略:深化边界空间设计、平衡"隔绝"与"连接"、发扬场地特征,以期促进该地区的社区活化与城市更新.

    边界空间重庆七星岗空间设计

    论杭州与京杭大运河城河相依关系的独特性

    郑杜月宣建华高徐昌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大运河流经的35个城市中,城河关系各有不同,杭州城河相依关系具有其独特性.该文通过对杭州运河历史发展过程的梳理,分析了运河穿城而过的原因,进而论述了运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试图深入认识杭州城河相依的特点.

    杭州京杭大运河城河相依

    物质与社会双维视角下历史街区更新研究

    黄利华焦政徐丹邬尚霖...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多元融合视角有助于深入解析空间特点和发展问题.本研究基于"物质与社会"双维视角的拓展,联合应用形态区划、大数据分析和社会调查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历史街区的形态类型划分,解析各类形态单元的物质形态和空间使用特征,而后结合综合价值的判定,分类提出各形态单元的更新策略.研究结论表明:历史街区的更新不应局限于空间形态解析,应结合空间使用者特征与需求的多维分析,进行不同时序与模式的确定.研究意图为历史街区空间与人群的联动管理提供新思路,研究结论对有效引导历史街区的自有资源和动力具有指导意义.

    空间形态社会形态大数据历史街区更新策略

    "城市更新"语境下历史城区复兴策略——以绩溪历史城区为例

    刘仁义夏楷林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现代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始终处于权衡得失的关键决策下,面对当前城市更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取舍"难题.该文以绩溪历史城区为例,基于绩溪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现状与挑战,探讨在城市更新语境下,提出以有机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理念为核心的历史城区复兴策略,以指导绩溪历史城区复兴项目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凝练实施指导方法,以期为同类型的历史城区复兴提供参考.

    历史城区复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绩溪

    基于治理单元的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时序研究——以砖塔社区所辖区域为例

    李伯炎袁博洋方婷婷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精细化治理与存量更新背景下,城市更新愈发重视居民参与,建立老城更新公众参与机制和落实社区居民诉求逐渐成为老城更新的重要内容,原本街道治理单元下的老城更新模式,逐渐萌发与社区治理单元相结合的更新模式.然而,街道单元侧重关注的历史风貌保护要求与社区单元关注的居民诉求存在差异,引发了物质空间更新过程中层级和内容实施次序的不同.研究以砖塔社区所辖区域为例,设计跟踪砖塔胡同的更新改造过程以及调查砖塔社区的居民诉求,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中不同治理单元下存在的老城更新问题.在人群需求软环境与物质空间硬器物两个层面调适不同层级的空间更新时序,旨在从单元协同治理的老城更新中传承老城传统风貌与应对当代人群建造需求,实现历史风貌保护要求与生活居住改善需求的有效平衡.

    老城更新治理单元居民诉求空间层级更新时序

    韧性视角下苏州古城历史社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大儒巷社区为例

    唐世闯潘星朱建达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古城面临的风险挑战与日俱增,亟需进行更新升级.基于韧性视角下选取苏州古城的大儒巷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梳理,认为韧性视角下古城历史社区在应对外界冲击时应具有稳健性、冗余性和连通性的特征,并根据苏州古城的特点提出与水乡建筑糅合、与水乡空间融合、与水网街巷契合的韧性思路,最后针对现状问题探讨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古城历史社区保护与韧性提升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苏州古城历史社区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韧性视角苏州古城历史社区更新策略大儒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