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林红

半月刊

1002-3275

JCJY@chinajournal.net.cn

0771-5620819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建政路37号

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Elementary Education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研究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教研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及时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交流全国各地教改经验和成果,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相融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少先队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破局之策

    史可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了互动仪式的四个组成要素: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这一理论对于剖析少先队仪式教育的现状并寻求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少先队仪式教育中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当前少先队仪式教育出现队员被动参与仪式,学校组织者监督实施不力,家校合作互动缺乏实效性,校外场景资源存在局限性等问题。基于此,可依托强化手段激发队员的参与意识,规范少先队仪式教育标志礼仪的使用,家校协作共同推进少先队仪式教育,有效设置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场景。

    少先队仪式教育互动仪式链

    跨学科背景下红色研学活动设计

    刘兆恩焦亚林杨李阳刘海军...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沂蒙山作为我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红色研学资源十分丰富。文章以沂蒙山地区的红色资源为例,论述如何深挖沂蒙红色革命精神,针对沂蒙红色资源展开跨学科研学活动设计,将研学活动设计过程分为"走向沂蒙""走进沂蒙""走出沂蒙"三部分,对不同部分进行了详细规划。在开展研学活动时,要深挖红色研学资源,实现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立足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多元兴趣及技能;注重研学总结,对研学知识进行总结升华;打破固化思维,寻求多方参与和指导。

    跨学科红色研学活动沂蒙山地区

    基于教研共同体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

    乔丹缪海飞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的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在职培训,存在单调低效、流于形式等问题,亟待转型。文章在高中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的教研实践中,以教研共同体为抓手,依据学科内容特质和教师专业背景,凸显教研共同体在教师个人备课、集体教研和教学反思中的关键作用,以根植教师教学实践、围绕大概念统整教材、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巧妙观察师生课堂、促成教师身份认同、运用教师异质优势为实施策略,为高中历史教研提供案例研讨与实践反思。

    教研共同体高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研究

    郑光英蒋登宇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在家园共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对467名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24名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半结构化访谈对象,对幼儿园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教师在家园沟通中主要存在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沟通不够主动及时,缺乏与家长换位思考的能力,同理心不足等问题。新手教师在家园沟通中主要存在专业知识和情绪管理能力不足,以及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等问题。熟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主要挑战在于不知道如何与部分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文章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能力不同专业发展阶段

    数智化时代:基础教育学生学习评价的转型与发展

    潘小彦
    22-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培养符合数智化时代要求的人才,需要积极推动传统的基础教育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型与发展。但在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进程中仍存在评价目的以结果导向为主、评价内容以智育为主、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的问题。为推动基础教育学生学习评价转型,可从三个方面着手:评价功能从结果评价转向增值评价,评价内容从"单育"评价转向"五育"并举,评价主体从教师主体转向学习主体。

    学生学习评价基础教育教育评价数智化时代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的数学大概念研究

    常宁徐金润胡典顺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有关数学大概念的75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数学大概念研究文献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核心期刊发文量不多;研究者及研究机构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影响了数学大概念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者们多从大概念属性窥探数学大概念,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研究、单元教学研究、核心素养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发挥数学大概念研究者各自的优势开展协同研究,丰富数学大概念的研究方法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探寻数学大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促进理论创新。

    数学大概念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进展

    句法象似性三大原则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许林清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面。基于象似性理论,从句法象似性的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三大原则出发,结合相关例句,详细探讨句法象似性三大原则在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教师充分解释某些语法现象,帮助学生基于句法象似性原则理解和分析语法规则,促进其对英语语法规则的内化和运用,学会从语言的理据性出发思考和探究英语语法问题。

    句法象似性语言象似性英语语法

    区域差异背景下高中地理考查内容的公平性问题及应对策略

    郑守德
    39-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的考查内容对于培养地理人才、评价教学质量、指导日常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区域质量检测命题为例,分析区域环境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命题教师个体等因素对考查内容公平性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地理考查内容公平性的三条有效路径,即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制订考查内容,提升命题者公平性素养,设计考查内容公平性评价量表。

    区域差异高中地理考试公平考查内容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丘剑锋蒋红艳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明确的任务导向性、注重实践与创新,逐渐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热点,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构建有效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强化任务导向,提升写作能力;优化评价方式,巩固写作效果"等策略,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小说单元项目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周婷婷伍雪辉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阅读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情境中,深入阅读、探究、实践和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掌握知识技能。在小学语文小说单元阅读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行动力的重要途径。在小说单元项目化阅读教学中,可从主题制订、目标优化、任务设计、成果展评等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小说单元项目化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