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
教师

古华

旬刊

1674-120X

Teacher1910@126.com

0731-84880481

410005

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开发区建设三横路2号

教师/Journal Teache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研究

    曾秀敏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在融合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探究了一系列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路径,包括"依据学情特点和教材内容,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深入分析初中英语教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基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作业""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水平,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评价体系"以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教学英语教学

    深度学习指向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研究

    贾海宁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对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行了概述,接着,分析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教学评价面临的挑战等。基于此,文章提出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展示如何通过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互动与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跨学科教学实施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策略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深度学习高中英语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思言"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江竹青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读思言"教学,要求教师围绕素养导向优化并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思考与发言活动。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师生交互的有效性,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概述"读思言"教学模式,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读思言"教学的意义,针对高中英语"读思言"教学现存的问题,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思言"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高中英语"读思言"教学

    基于PBL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刘培强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基于问题式学习(PBL)方法改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以应对当前教育环境中理科教学普遍面临的挑战,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首先,文章确定了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三大应用原则,即问题驱动、学生主体、合作探究,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作者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教师引导转化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以及成果呈现综合应用等具体实践,详细分析了上述原则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向心力"教学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PBL教学模式有效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文章表明,P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互动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PBL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以生为本问题驱动

    基于驱动式教学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魏永丽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创新,确保各环节教学与学生真实需求相契合,从而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站在促进高中生成长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分析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成长情况,积极使用驱动式教学给学生带来新颖体验,使得学生形成主体意识,能够在任务引领与驱动中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从而同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与学的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从驱动式教学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入手,分析驱动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提出科学的教学策略,力求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驱动式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曹文勇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信息素养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举足轻重。信息技术可在兼顾学生多重素养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分析深度学习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并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并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度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学音乐教学中提升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策略研究

    林晓燕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鉴赏能力作为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一环,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文化修养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意义显著。文章列举了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提升的现存问题,包括对音乐鉴赏课程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与模式单一且固化、缺少专业教师队伍且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同时,文章在充分考量中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设计课堂导入活动、创设多样情境、依托信息技术、加强演奏体验、优化教学评价等五个维度提出提升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培育音乐鉴赏能力卓越的学生。

    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提升策略

    美育视域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衔接策略研究

    郑惠玲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与初中音乐存在育人方向、教材内容上的不同,这也是许多小学生在步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音乐课堂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衔接策略,可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帮助其顺利从小学过渡至初中。为此,文章基于美育视域,分析中小学音乐教学衔接实施意义,同时围绕学生特点、教学观念、教学活动等,整理中小学音乐教学衔接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以突破困境为目的,制订更新教学理念、创设学习条件、注重衔接细节等有效策略,以期为实现中小学音乐教学衔接目标提供助力。

    美育中小学音乐教学衔接思考与实践

    听障儿童社会交往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周翠娇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障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是特殊教育工作的一大方向。听障儿童对社会交往认知不足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文章阐述了开展听障儿童社会交往情感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听障儿童社会交往情感教育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听障儿童社会交往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根据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当前教育环境,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多个层面合作,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听障儿童增强对社会交往教育的理解,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他们社会交往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从而自然地融入社会。

    听障儿童社会交往情感教育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邱文华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身心、道德、认知、社会性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引导幼儿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必要劳动的能力,使幼儿"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和特点,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以课程开设为蓝图、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丰富教育途径为关键、以多样化活动为特色等路径,合理规划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完善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强化劳动育人功能,不断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整体效果,为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