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论坛
经济论坛

穆兴增

月刊

1003-3580

jjltzz@126.com

0311-83014868,83014818

050051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经济论坛/Journal Economic Tribun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半月刊。抓住市场经济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层次探讨经济发展中的新趋势、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周明生赵杉杉毛晓蒙
    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应用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创造了基础.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分维度来看,人工智能对科技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基础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影响不明显.(2)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地区、高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影响更为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要素配置、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是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机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抑制要素错配、激励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要素配置技术创新绿色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

    张路沈若彤
    1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使用效率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在现阶段是否仍然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强劲推动力,已成为政府债务治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试图从长期效应角度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增长效应衰退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于GDP的增长总体呈现正向效应,但这一增长效应正逐渐减弱.机制分析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下降、企业研发创新水平下降和城投债资金用于"借新还旧"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效应逐渐衰退的潜在机制.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文章在深入探讨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地方政府债务经济增长倒"U"型局部投影法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群人口发展格局研究

    杨艳飞张玮
    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城市群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区和先行区.首先对城市群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范围、内涵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群人口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主要城市群人口发展形势进行研判.研究发现:在人口规模方面,我国主要城市群常住人口规模悬殊,东部城市群人口规模整体大于中西部城市群.在人口素质方面,城市群人口受教育程度整体提升,但不同城市群差别大,且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女性.在人口结构方面,城市群老龄化进程加快,城市群之间老龄化程度有别.在空间分布方面,城市群内部城市人口空间格局不均衡,其中京津冀城市群不均衡程度最高.最后从人口规模、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提出促进城市群经济人口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群人口高质量发展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及有效路径研究——基于河北典型民族地区的考察

    翟燕霞沈和江张全喜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且旅游是满足人民生活美好追求、促进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研究遵循"以历史为镜—话河北模式—谋未来之路"的逻辑,系统梳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成果.文章选取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等9个典型民族地区作为案例,从宏观层面系统分析河北省各民族地区旅游促"三交"的现状和做法,并总结河北省旅游促"三交"发展模式,识别河北省旅游促"三交"存在的问题,构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最后从深挖资源内涵、凸显产业融合、发挥科技效应、构建传播矩阵、培养复合人才提炼了旅游促"三交"的有效路径.

    旅游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河北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对策研究

    杨艳军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保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分类保护、活化利用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对重塑河北省文化品位,增强燕赵文化生命力与创造力,推动河北省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文章在参考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提出强化顶层规划、增加高品质文化创意产品供给等策略措施,以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宣传品牌

    数据要素市场:生成逻辑、发展困境与改革路径

    王凯军黄涛杜云晗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关键在于突破阻碍数据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其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不断释放价值,以助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革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数据不仅代表一种新兴的生产力,还是数字生产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中的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空间,是一个"大生产"的概念.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构建起分析数据要素市场生成与发展的系统性框架,在揭示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映射现实发展所面临的要素困境、产权困境和治理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纾困之策.

    数据要素市场新质生产力数据产权交易机制数据治理

    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马永军宋鹏飞刘微
    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变革的历史关键点,企业应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合理利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为基础,发展颠覆性和关键性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以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文章采用平衡趋势检验、多时点PSM-DID模型、安慰剂检验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方法,回归结论依然稳健;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在高科技行业、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政府数据开放可以通过提升数字化转型和降低融资约束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挥促进作用.

    政府数据开放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

    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路径——基于NCA与fsQCA的混合分析

    徐珣李科平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就业水平提升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信息化、互联网、数字交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案例,采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就业水平的影响及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信息化基础'驱动型""'信息化基础-数字交易影响'推动型""'信息化基础和影响-数字交易基础和影响'引领型"等三条组态路径有效赋能劳动力就业水平.据此,各省份应当因地制宜,从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充分认识各变量之间的协同互动作用,处理好变量之间的关系,协同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就业,优化各要素组合配置,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升.

    数字经济就业水平就业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性、形势与要素变化

    张永江袁俊丽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区域性、综合性、联动性、发展性、群众性等特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全方位、立体化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临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消费需求不断激发、多元投入格局逐步形成等新形势.新时代以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劳动主体、目标需求、产业形态、市场行为和动力机制等要素呈现新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结构和质量呈现一系列新趋势.在综合分析发展要素变化的基础上,文章建议结合我国城乡发展、区域空间、资源禀赋等区域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农村经济社会趋势特征要素变化高质量发展

    职业化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基于2020CRRS数据的研究

    龙云王一博
    11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是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中7省1565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职业化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职业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职业化水平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正向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未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之后绿色生产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建议提升农户整体职业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参与绿色生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提高农户对绿色生产行为的采纳程度.

    职业化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绿色生产行为